【於慶中/綜合報導】全球暖化引發的極端氣候近年在全球各地造成難以估計的氣象災害,對大海而言,海溫的持續上升也正摧毀著海洋生態系,特別是古老而脆弱、擁有極大生物多樣性的珊瑚。

科學家近年已持續觀察到各海中珊瑚群聚的「白化」(bleaching)現象日趨惡劣,去年(2024年)就曾示警,全球最大由生物組成的單一結構澳洲大堡礁(Great Barrier Reef)正在快速白化,而根據最新的調查顯示,狀況不但未曾改善,還蔓延到原本健康的西澳一處名列《世界遺產名錄》(World Heritage List)的美麗海洋公園。

《The Guardian》報導,科學家表示,西澳珊瑚礁積累了有史以來最高的熱應力,對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兩處珊瑚礁造成的廣泛破壞「令人心碎」,包括西澳海岸的寧格魯珊瑚礁(Ningaloo)和東部的大堡礁,現在正同時遭受白化症襲擊,讓人「深感痛心」。東西海岸的科學家團隊一直在監測和追蹤數千公里海洋棲息地的熱應力和白化現象,歸納為全球暖化所引起的。

在大堡礁,從湯斯維爾(Townsville)到約克角(Cape York)頂端,長達1000公里的範圍都發現了白化現象。而在西澳的寧格魯礁,一股持續的海洋熱浪襲擊了該州廣闊海岸線上的珊瑚礁,海水中累積了有史以來最高的熱應力。

澳洲海洋保護協會(Australian Marine Conservation Society)執行長甘布林(Paul Gamblin)表示,這2座世界著名的珊瑚礁同時遭受大面積破壞,歷史將「記錄下這一令人深感痛心的時刻」。

科廷大學(Curtin University)副教授兼珊瑚學者理查茲博士(Dr Zoe Richards)本月初花了10天監測寧格魯珊瑚礁和鄰近地區珊瑚的健康狀況,「在以水清澈而聞名、深受遊客歡迎的淺水區,多達90%的珊瑚已經白化,並有珊瑚死亡的跡象」,「即使是數百年歷史的緩慢生長的珊瑚也正在白化」。

西澳政府正在協調對該處的珊瑚礁進行監測,並表示鄰近的包括金伯利礁(Kimberley)、艾許莫爾礁(Ashmore Reef)、羅利淺灘(Rowley Shoals)、巴羅島(Barrow Island)、丹皮爾群島(Dampier Archipelag)、皮爾巴拉近海(inshore Pilbara)和埃克斯茅斯灣(Exmouth Gulf)也都出現了珊瑚礁白化現象。

理查茲表示:「這不是寧格魯獨有的現象,整個西北大陸架都存在這種情況。西澳從未遭遇過如此規模的影響。我以前從未聽說過這種情況。氣候變遷肯定已經影響到了西澳的珊瑚礁」。

海溫飆升澳洲大堡礁珊瑚大規模白化 氣候危機已迫在眉睫

【於慶中/綜合報導】全球最大由生物組成的單一結構澳洲的大堡礁(Great Barrier Reef),是一片在…

珊瑚白化是因為海洋溫度升高所引起的一連串死亡過程。珊瑚在環境壓力下,會排出微小的海藻,也就是蟲黃藻(zooxanthellae),這些藻類會生活在珊瑚的組織中,並賦予珊瑚大部分顏色和能量。但海溫升高不利於蟲黃藻的生存,隨著蟲黃藻的消失,珊瑚就會挨餓,其骨白色的鈣骨架就變得明顯可見。如果高溫持續時間不長,白化的珊瑚還有機會可以恢復,否則就會開始死亡。在最嚴重的情況下,甚至還來不及出現白化,珊瑚幾乎是立即死亡。當珊瑚白化後,骨白色的外觀會因為被各種藻類淹沒,而變成骯髒棕色。

澳州聯邦政府的大堡礁海洋公園管理局(Great Barrier Reef Marine Park)協調了對北部珊瑚礁的監測,發現大多數珊瑚礁的白化程度從低到高不等。水下檢查發現,在受調查的30座珊瑚礁中,有24座已出現了白化現象。其中北部地區的珊瑚礁白化現象較為嚴重,南部的珊瑚礁狀況較為緩和。

全球海溫創歷史新高 氣象專家示警:恐引發威脅人類生存連鎖反應

【於慶中/綜合報導】全球海洋表面平均溫度已升至史上新高,恐將對極端氣候、生態系消長帶來難以恢復的影響,而專家悲…

去年夏天(2024年北半球的冬天),澳洲的珊瑚礁經歷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白化現象,也是8年來第5次大規模白化,波及了整個海洋公園。南十字星大學(Southern Cross University)的珊瑚科學家豪威爾斯博士(Dr Emily Howells)自二月以來一直在澳洲博物館的蜥蜴島(Lizard island)研究站工作,她表示,這已經是該島連續第6個夏天出現珊瑚白化現象。

豪威爾斯指出,今年珊瑚的死亡率較低,「但這是因為去年夏天許多敏感珊瑚已經都死亡了」,「海中的珊瑚群落沒有足夠的時間與機會恢復。這令人心碎。人類給珊瑚帶來的挑戰越來越大。解決辦法是採取更強有力的行動應對氣候變化。我們等待的時間越長,情況就只會越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