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來美(資深媒體人)
苗栗縣前立委劉國昭昨天辭世,享壽84歲。他是已故立法院長劉闊才的次子,劉闊才大力栽培他繼承衣缽,但他對政治似乎沒有父親熱衷,1981年選省議員高票落敗,8年後才當選立委。1997年第13屆苗栗縣長選舉,地方在野出現強烈反何(何智輝)聲浪,力拱他參選,但他婉拒,從政謙和。
京都帝大畢業的劉闊才,1947年「二二八事件」為維護地方治安,被推為苗栗壯丁團團長,卻遭控擁槍自重,與鍾建英、鄒德龍……等多位菁英被捕,後經母親劉羅雙妹花了500萬「保命錢」,新竹縣防衛司令劉定國也出面作證,始獲釋。
首屆苗栗縣長選舉他支持劉定國與黃運金對壘,第一輪投票黃運金贏,但未過半數;第二輪投票劉定國贏,被檢舉還具軍人身份,上任3天被判當選無效下臺,重選由賴順生當選縣長,劉闊才、黃運金分成為劉黃兩派掌門人。
1954年劉定國當選第二屆苗栗縣長,在北投萬里紅酒家協調主任秘書人選時,劉闊才建議鍾建英,劉定國堅持用外省籍的梁勁光,結果不歡而散,劉派分裂。

第四屆苗栗縣長選舉劉闊才爭取國民黨提名,縣黨部主委皮天澤報到黨中央,結果卻是徵召林為恭。一說劉闊才有「二二八事件」前科,名單給老蔣總統劃掉了。二說林為恭是土銀副總,總經理陳勉修是副總統陳誠(辭修)的弟弟。三說中央為控制地方建立派系輪政。
劉闊才很鬱卒,但不久老蔣召見他,聘他為省府委員、臺灣合會董事長,1969年提名他增補選立委,以全國最高票當選;1972年再更上層樓當選立法院副院長。他的長子劉國鎮、三子劉國康分在美國行醫、創業,只有次子劉國昭留在臺灣,是日本明治大學碩士,他亦有意栽培接棒。
1981年底的第九屆苗栗縣長、第七屆省議員選舉,劉國昭出馬競選省議員,在國民黨縣長提名時劉闊才大力支持謝金汀,希望能與兒子搭配競選,結果謝金汀獲提名。省議員應選3席,有6人登記,但以議長林火順、省議員林佾廷、傅文政與劉國昭較被看好,國民黨也只提名林佾廷,讓劉國昭、林火順報備參選。
臺大政治系畢業的江聰仁,不滿山線國民黨連續多屆未提名省議員,憤而脫黨參選縣長,挑戰台大法律系畢業的謝金汀;爭取連任的「黨外」省議員傅文政,趁機與江聰仁搭配,以拉抬聲勢,形成謝江對峙局面,結果謝金汀以95063票當選縣長,江聰仁以80666票落敗。
省議員選舉林佾廷以65177票蟬聯,傅文政48622票、林火順47545票亦當選,劉國昭47388票,以157票之差落敗。因傅文政、林火順、劉國昭3人票數接近,三方人馬都到國民黨縣黨部、選委會,以防有人作票,場面一度劍拔弩張。

那次選舉外傳許多劉派幹部拿了劉闊才父子資源,卻暗助小劉派的林火順,1982年初的鄉鎮市長、縣議員選舉,大劉派決定斬小劉派「腳筋」報復,結果有多位小劉派要角落馬。以苗栗市長選舉來說,黃派有邱源忠、張瑞源、徐賢德、何信香4人出馬,劉派只有胡盛光一人,結果邱源忠當選,有不少劉派票源投給邱源忠。
劉國昭省議員落敗後,陪著縣長謝金汀當了8年的縣體育會理事長,在地方默默經營,直到1989年的縣長、立委與省議員選舉,才登記參選立委,對手還有何智輝,陳文輝與徐成焜,4人爭2席,結果他以86092票超高票當選,何智輝得49422票也當選。
1989年2月24日劉闊才當選立法院長,那年底劉國昭當選立委,有子繼承衣缽,在《第一屆中央民意代表自願退職方案》公布前,於1990年2月12日率先退職,樹立典範。第二、三屆立委劉國昭轉任不分區,後淡出政壇,專心電信事業。
1997年的苗栗縣長選舉,地方出現擁何(何智輝)與反何聲浪,反何勢力一度想推劉國昭或葉菊蘭出馬,挑戰現任何智輝,但兩人都無意願,最後由傅學鵬出馬,以153528票當選,何智輝得99109票,那年民進黨支持者多數票投傅學鵬,採策略性投票。
劉闊才在政壇曾叱吒風雲,劉國昭則相對謙和,隨著他的辭世,苗栗劉家政治也走入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