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真一

小兒血液及癌瘤學醫師,服務於美國聖路易大學醫院及Glennon樞機主教兒童醫院,2006年退休擔任名譽教授。關懷台灣歷史及客家文化,曾獲客家委員會「客家貢獻獎」。

看到 《客新聞》上有關客委會主委古秀妃的報導:〈語言是小孩成長的養分 在家講客語好處多〉。講客語不但對「細人仔」未來的成長發展很有幫助」,對成年人,甚至退休的老年人,都一樣有不少好處。

以前就對這題材常去探討,假如有興趣請看拙作〈從歷史文化看台灣人些尤其客家人的健康〉有較詳細的報導。這裡只想簡單地提供一些,雙語/多語研究的數據,可證實古主委的「講客語好處多」的説法。從科學或學術性的研究,雙語/多語在生物學、醫學上、社會學上及經濟上有很多好處。從這些研究可瞭解或證實,多使用客家話,就是多語者,的確好處多多!

語言是小孩成長的養分 在家講客語好處多

【客庄中心/綜合報導】「學客語是有好處的,語言的養分,對細人仔未來的成長發展很有幫助。阿公、阿婆、阿爸、阿姆,…

雙/多語者執行能力較好

上Google搜尋,用「為何雙語是聰明(Why it’s smart to be bilingual)」,不管是用中文或英文尋找,都有很多的文章及參考文獻,有的還加上一句副標題「腦的最好的真食物可能是學習新語言(The brain’s real super-food may be leaning new languages)」。這「語言是腦的真食物」跟古主委的「養分」,更是不謀而和。Google上就有很多文章列出,學多語言,好處更多。

其實道理很簡單,雙語者只要一開口或思考,要從兩套字/辭彙庫,把不一樣的語言分開,換來換去機會多,就是最經常性地刺激腦及加强訓練腦功能,更能使腦的控制能力增強。不少研究就有不同的測量腦的執行能力,譬如一些容易搞混亂的控制試驗,雙語組執行的能力比單語者好。後來更發現,不只語言,其他視覺、空間或數目等方面,凡是容易混亂情況的控制試驗,雙語者的執行能力都比單語組較好。

這樣雙語使用者,可能可説因此變比較聰明,研究還發現越早開始學習雙語,越可促進腦的發展。以後的生涯,職業或處理事務上,尤其面對分心困擾,要決定一事或從不同事項選擇時,雙語者較能專注,這種執行能力,越早開始雙語者,對以後的執行能力越好,有些研究還認爲多語比雙語更好些。

有些研究還發現,多用不同的語言的可能好處,較少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這種ADHD一般因腦執行能力有障礙。雙語及多語者比單語族群較少,另一健康上的好處。

雙語/多語可減緩阿茲海默失智症

不必說大道理,大家很容易瞭解,心智上有不斷的刺激者,較少失智症。腦若不多用,或説少刺激,腦功能會漸漸地,較快地消減。必須多「逼」腦多使用,就是要多受刺激,雙語/多語可能就是最好的方法。因爲跟人講話(會話),甚至雙語/多語者,可能還是以雙語/多語來思考,這樣就「逼」腦,必須經常地且不停地,在加强使用的狀態中。

研究還發現,雙語長大的小孩,以後對認知的執行功能比單語組好。提早上面討論的雙語/多語者,可經常性地,刺激腦及加强訓練腦功能。從小就開始使用雙語/多語長大的,可能就會有些優勢,而且越小開始可能越好。

阿茲海默症(Alzheimer disease)是很平常的失智症,越老越多。開始時,容易忘記及新近記憶喪失。因爲年紀大了,腦會漸漸萎縮,不正常的蛋白質增加。研究發現阿茲海默症者,較缺乏心智的刺激。失智症者一般受較少教育,工作性質簡單且沒挑戰性。若再加上,社交上及休閒的活動減少,心智上減少刺激以及刺激的變化性,使阿茲海默症更容易發生。不過必須說明白,身體的勞動或運動,對失智症也很重要,因爲可促進血液循環,血液循環到腦部是很重要的關鍵。

歐洲的不少國家使用多數語文,在加拿大東部則有些地方是英、法雙語區。在歐洲及加拿大的研究,他們發現,使用雙語者,比單語者,較少失智症。就是調查已有失智症者,雙語者平均比單語者約慢4-5年才發生失智症。加拿大單語跟雙語者的比較,看出雙語保護他們,減少或延緩阿茲海默失智症的發生。歐洲的研究還發現多語者,比雙語有更多的好處。

上面提過,越小開始接觸不同語言,好處較多,就是以後上學,或成人後再多學新語言,也一樣可減少失智的問題。常去參加老人醫學研討會,對心智的刺激,最常聽到的是,多做文字或數字的「解謎(puzzle)」遊戲,多勞動及運動,參與多些社交活動及學新語言,就是老來才去學,猶未為晚,仍大有益處。雙語/多語者,可以經常保持語文的不混亂,就是對腦不斷刺激。雙語/多語能保護我們,減少或延緩,甚至可能可説預防失智症。

雙語者在經濟、性格、社交上的好處

更多的研究發現,從小雙/多語環境長大者,不但心智發展上有優勢,以後就職後,經濟上也有好處。瑞士的研究,雙語/多語者的個人薪水較多。美國的另一研究,也發現,在同樣社會經濟教育情況下,很多年前的研究,就發現雙語者,比單語者多約美金3000的年薪。

研究還發現一重要的觀察,會雙/多語者性格上較開放,較有同理心及較少情緒化等好處。雙語/多語者,更容易接受不同的文化。另外一項大好處,雙語者,更容易學另一新語言。這點是很重要的好處,就以台灣為例,若早早是雙語者,譬如學會華語及任何本土的福老、客家、原住民語言的小孩,以後學英語、日語或其他語言,比單語長大者可能較容易,這對每個人的教育及以後的事業,想會有重要的影響。

歐洲不少的研究,發現多語者比雙語者又好些。在多語言地區,多學一種語言,當然社交上更廣泛,研究早有定論,社交多是減緩失智症的重要因素。

多國家語言 瑞士多項第一

瑞士的國家語言有四種,母語本是德語者最多(約三分之二),法語次之(約20%),還有義大利語(約5%)以及只約0.5%的羅曼什語(Romansh)。可是全國公投時,其他99.5%瑞士人,贊同通過成這0.5%人口的語言,為第4種國家語言,瑞士人大部分是雙語/多語者,證實上面所說,他們較有同理心及心胸較寬大開放。

國家讓不同語言成為國家語言有好處,因為一旦規定為國家語言,弱勢語言不會受歧視,不同語族更會互相學習。如上討論,雙語/多語者要再學另一種新語言時,容易得多。去過瑞士的人大概都知道,會英語的瑞士人很多,雖英語非國家語言,對本是雙語/多語的瑞士人而言,可能學英語較簡單得多。

瑞士位於地瘠的山區小國家,可是在目前的世界上,不管科學、環境、經濟、生活品質等,都是名列世界前茅,超過世界各大國。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ion),除產石油而名列前茅的幾個小國家外,大概可說世界第一。科學類諾貝爾獎,已超過26名得獎人。人均來算,諾貝爾獎可說遙遙領先的世界的第一名。為什麼?可能原因之一,瑞士是多國家語言國 !

有關瑞士的資料,只要上維基百科上,不難找到。看過從各種研究估計,甚至有研究及論文發表,瑞士多國家語言的政策,使瑞士的國內粗生產力(GDP)增加10%。瑞士富足進步及和諧,多國家語言政策是其中原因之一。

雙語/多語者的好處

從國外的研究,雙語/多語者,有下列的好處。

1. 使用雙語或多語的群體比單語者,就是成年甚至退休後,才學習新語言者,可減少或延緩失智症。

2. 從小學習多語者,以後的執行能力可能較好。

3. 多學一種語言,社交上更廣泛更有好處。

4. 雙語/多語者,學習另一語言比單語者容易。

5. 多學會一種本地或國外語言,較容易瞭解那地區/國家的歷史文化,增廣知識及更多好處。

想台灣一樣會有類似上面提到,懂多語言有好處的研究。因爲沒有台灣期刊可找,找外國用英文發表的期刊,找到一早期台灣的研究報告。那研究發現,懂三種語言(台、日、華)組比雙語(台、華)組,失智症延後約兩年才發生,而且精神狀態(mental state),三語組稍高分,增加使用第三種語言(日文),對減緩失智症有益。

朱真一/蛇年開始:儕儕講客 講客有福

文/朱真一 小兒血液及癌瘤學醫師,服務於美國聖路易大學醫院及Glennon樞機主教兒童醫院,2006年退休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