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我們
  • 隱私權
  • 服務條款
  • 聯絡我們
  • 講客電臺
  • 國客兒
  • 客傳會
訂閱我們
2023年10月3日星期二
客新聞 HakkaNews
202305-hakkaskypic100
  • 藝術季
  • 熱門
  • 焦點
  • 要聞
  • 生活
  • 話題
  • 專欄
  • 專題
  • 國際
    • 土耳其強震
    • 烏克蘭
  • 新聞學客語
  • 寫客文
  • 客人誌
    • 客童話
  • 客庄
  • 專業客
  • 闢謠客
  • 3C
  • 美食
  • 客影
  • 藝所
  • 饒平
  • 詔安
  • 1786平民戰士
  • 向原民學習
沒有結果
看所有最近的文章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
  • 服務條款
  • 聯絡我們
  • 講客電臺
  • 國客兒
  • 客傳會
沒有結果
看所有最近的文章
客新聞 HakkaNews
沒有結果
看所有最近的文章
  • 藝術季
  • 熱門
  • 焦點
  • 要聞
  • 生活
  • 話題
  • 專欄
  • 專題
  • 國際
  • 新聞學客語
  • 寫客文
  • 客人誌
  • 客庄
  • 專業客
  • 闢謠客
  • 3C
  • 美食
  • 客影
  • 藝所
  • 饒平
  • 詔安
  • 1786平民戰士
  • 向原民學習
首頁 寫客文

【寫客文】客家人食馬祖菜

客新聞 by 客新聞
2023 年 5 月 27 日
in 寫客文, 焦點
閱讀時間: 1 分鐘
A A
【寫客文】客家人食馬祖菜
分享到臉書分享到Twitter分享到Line

文/鍾孝昇,國小教師、中壢客家人,這下戴中壢(四縣腔)

桃園係台灣第一大客家庄,客家人口超過九十萬,係臺灣客家人口盡多个城市。除忒客家人,桃園乜係族群个大熔爐,原住民、新住民…等等。毋過,你定著毋知亻恩桃園乜係全國馬祖人最多个縣市,比馬祖本島還較多四倍。故所,在桃園乜做得食著正正个馬祖美食。

該日閩東話(馬祖話)專業講師,乜係大成國小劉玉蓮主任渡等𠊎這個客家人,去到八德一間馬祖餐廳安到「閩東小館」食馬祖好料个時節,乜比較了馬祖菜摎客家菜無共樣个地方。

老屋在北竿橋仔村个劉主任表示,1970年代過後,因為漁業資源緊來緊少,加勝台灣經濟發展起來,緊來緊多馬祖人到臺灣絡食。佢兜正到這位該央時,苦煎煎仔無法度在大城市安身立命,故所就在新北摎桃園附近个工廠食頭路,像八德个聯福製衣廠、廣豐紡織廠、金蘭豆油工廠就有當多馬祖人。下後,親朋好友相互相牽線,八德就變做馬祖人來台灣主要跍身个所在。

來到這間餐廳,頭家堵好係劉玉蓮主任个學生仔厥爸,對南竿介壽村來个陳先生開个。陳先生初中畢業後,就對馬祖來到台灣讀書、做兵、食頭路,頭擺識做過工程,因爭腳著傷決定換頭路。佢發現該央時桃園吂有人賣馬祖菜,佢想去想轉就決定開這間賣馬祖菜个餐廳。

頭家出个頭齣菜係店項个招牌菜——「烰糟嫲鰻仔」,這齣菜係用基隆个鰻仔,摎馬祖糟嫲个手路菜。頭家講頭擺馬祖人大體係打魚仔來絡食,寒天東北季風帶來冷咻咻个天時,為著愛分身體較燒暖兜仔,佢兜用紅麴摎糯米做酒,紅麴發過後拿來濾,摎酒撚出來,伸个就係糟嫲。糟嫲有自然个紅色,還過特別个酒香摎一息息仔个酸味,係馬祖菜个調味聖品。

當萋又還有兜仔酒香个烰糟嫲鰻仔,分𠊎想起客家菜个糟嫲。在頭擺無冰箱个年代,客家人會摎紅麴合糯米飯放分佢發做糟嫲,過摎三層肉、雞肉、鴨肉浸到放糟嫲个醃缸肚,恁仔毋單淨做得摎肉放當久,肉蒸出來還有當特別个味緒。雖然做个方法無共樣,毋過糟嫲都係客家先民摎馬祖鄉親,為了適應艱苦个生活環境,所發展出來个配料。

就像頭擺客家人會捉田肚个鰗鰍仔、𧊅仔來食共樣,戴在北方小島上个馬祖人,乜會拈海脣个各種螺貝、挷海草來做食材,像佛手、藤壺、岩蚵這兜,煮一齣齣好食个海產料理。摎客家鄉親共樣,馬祖人在面對無恁該拿著生活物資个環境,乜做得運用智慧,利用大自然个資源。

頭家个店肚,還有一品招牌菜「馬祖漢堡」,當受人客个歡迎。「馬祖漢堡」就係「繼光餅」,係閩東、閩南地區都有个點心。相傳繼光餅係來自抗倭名將戚繼光,這兜餅仔中央有空,方便阿兵哥串起來帶等食,故所後來就摎喊做繼光餅。頭家个「馬祖漢堡」係摎繼光餅準麵包,夾等蚵仔炒蔥卵,做得講係結合傳統摎現代个創新料理。

摎馬祖菜共樣,客家菜乜共樣有偎山食山个想法。頭擺客家人戴在生活條件毋好个山區,加上做粗事,故所客家飲食文化正有「鹹、香、肥」个特色。毋過,這滿環境改善了,還有對健康意識个覺醒,故所當多廚師在保留傳統該下,乜想摎客家菜變化各種改良摎創新,還過漸漸用自然、健康、精緻个做法來煮食,分無共樣族群个朋友,都做得感受客家人个生活智慧摎熱情。

陳先生表示,對佢來講,用美食分大家摎馬祖記在心肝肚,係較簡單个事情。用心料理每一品馬祖菜,分大家食過一擺後,還會尋這馬祖个味緒,就算佢今這下毋在馬祖生活,也做得𢯭手故鄉文化个保存。

閩東、閩南、客家各族群,在無共樣个時期,渡烏水溝來到台灣,毋單淨摎自家家鄉个文化帶到這位,乜互相影響,摎原住民、新住民融合,發展出多樣化个台灣文化。𠊎戴个桃園堵好在這隻文化熔爐个中心,歡迎大家來到這位,食各地个美食,體會族群和諧在桃園靚靚个風景。

後記:這篇文章在今年初就寫好了,毋過,沒想到開業既今有30年个「閩東小館」,嗄在4 月23日摎店面收起來,原來頭家陳先生乜有七十零歲了,做恁多年了,今這下想愛在退休過後,好好來享受生活。雖然試著有兜仔打爽,無辦法再過食著正正个馬祖料理,𠊎在這還係愛祝福陳先生,有圓滿、精彩个退休生活。

當萋又還有兜仔酒香味个烰糟嫲鰻仔,係用基隆个鰻仔,攞馬祖糟嫲去烰个手路菜。鍾孝昇提供
「馬祖漢堡」係摎繼光餅做麵包,夾等蚵仔炒葱卵當內餡个創新料理。鍾孝昇提供
馬祖人會拈海脣个各種螺貝、挷海草來做食材,煮一齣齣好食个海產料理。鍾孝昇提供
在閩東話馬祖話專業講師,大成國小劉玉蓮主任(左二)个帶領下,拜訪既經收起來个馬祖餐廳「閩東小館」。鍾孝昇提供

華語

桃園是台灣第一大客家庄,客家人口超過九十萬人,是臺灣客家人口最多的城市。不過,除了客家人,桃園也是許多族群的大熔爐,原住民、新住民…到處都可以看到鄉親住在這。不過,你一定不知道我們桃園也是全國馬祖人數最多的縣市,比馬祖本島還要多出四倍。因此,在桃園也可以吃到道地的馬祖美食。

那天閩東語(馬祖語)專業講師,大成國小劉玉蓮主任帶著我這個客家人,去到八德區的一家馬祖餐廳「閩東小館」,在品嘗馬祖美食的同時,也比較了馬祖菜與客家菜不一樣的地方。

老家在北竿橋仔村的劉主任表示,1970年代後,因為漁業資源日漸稀少,加上台灣經濟發展起來,愈來愈多馬祖人來臺灣討生活。他們初到此地時,經濟拮据沒地方可去,所以就在桃園一帶的工廠工作,像八德的聯福製衣廠、廣豐紡織廠、金蘭醬油工廠就有許多馬祖人。之後,親友們相互牽線來這裡,八德就成為馬祖人來台灣主要的居住地。

來到這家餐廳,老闆是劉主任學生的爸爸,來自南竿介壽村的陳先生開的。陳先生國中畢業後,就從馬祖來到台灣求學、當兵、工作,也曾從事工程的工作,因為腳受了傷決定改行,他發現當時桃園還沒有人賣馬祖菜,想來想去就決定開了這家以馬祖菜為特色的餐廳。

老闆上的第一道菜,是店裡的招牌菜——「炸紅糟鰻魚」,這道菜是使用基隆的鰻魚,調和馬祖紅糟,所做的獨門料理。陳老闆表示馬祖人早期多半捕魚維生,冬季東北季風帶來冷冰冰的天氣,為了要讓身體暖和,他們用紅麴與糯米釀酒,紅麴發酵過後過濾,榨去酒液,所剩下的就是酒糟。紅糟有天然紅色光澤,跟獨特的酒香和微酸,是馬祖料理的調味聖品。

既新鮮,又略帶有酒香的炸紅糟鰻魚,不禁讓我聯想起客家料理中的糟嫲。在過去沒有冰箱的年代,客家人會將紅麴混合米飯發酵做紅糟,再將三層肉、雞肉、鴨肉放在紅糟缸裏醃漬,這樣既可讓肉品放得久,蒸煮後還具有獨特的香味。雖然製作的方法不同,不過紅糟都是客家先民與馬祖鄉親,為因應艱難的生活環境,所發展出來的佐料。

就像以前客家人會捉田裡的泥鰍、青蛙來吃,當做肉類的補充品。居住在北方小島上的馬祖人,也會採集海邊的各種螺貝、海草來當做食材,像是佛手、藤壺、岩蚵等等,做成一道道好吃的海味料理。與客家鄉親一樣,馬祖人在面對生活物資取得不易的環境,也能夠運用智慧,利用大自然的資源。

老闆的店裡,有一道招牌菜「馬祖漢堡」,非常受到顧客的歡迎。「馬祖漢堡」就是繼光餅,是閩東、閩南地區都有的小吃。相傳繼光餅源自抗倭名將戚繼光,這些餅中有圓孔,方便阿兵哥串起來帶著吃,於是就稱它為繼光餅。陳老闆的「馬祖漢堡」用繼光餅當做麵包,夾著蚵仔炒葱花蛋,可說是結合傳統與現代的創新料理。

和馬祖菜一樣,客家菜也有相同靠山吃山的想法。客家人過去居住在生活條件不佳的山區,加上從事勞力的工作,使得客家飲食文化有所謂「鹹、香、肥」的特徵。不過,現在環境改善了,以及對健康意識的覺醒,因此許多廚師在保留傳統的同時,也嘗試將客家菜進行各種改良與創新,並逐漸用自然、健康、精緻的方作法來料理,讓不同族群的朋友,都能感受客家人的生活智慧與熱情。

陳先生表示,對他來説,用美食讓大家將馬祖記在心裡,是比較容易的事情。用心料理每一道馬祖菜,讓大家吃過一次後,還會尋思品味這馬祖的味道,就算他現在不在馬祖生活,也能協助把家鄉的文化保存下去。

閩東、閩南、客家各族群,在不同的時期,渡過黑水溝來到台灣,不僅各自將家鄉的文化帶到這裡,彼此之間也互相影響,與原住民、新住民融合並發展出多樣化的台灣文化。我居處的桃園,正好站在這個文化融爐的正中心,歡迎大家來到這裡,享用各地的美食,也體會族群和諧在桃園美麗的風景。

後記:這篇文章在今年初就寫好了,不過,沒想到開業已有30年的「閩東小館」,卻在4月23日歇業了。原來老闆陳先生已有七十多歲,做了那麼多年,如今想要在退休後,好好享受生活。雖然感到有些可惜,沒辦法再吃到道地的馬祖料理,我在這還是要祝福陳先生,有圓滿、精彩的退休生活。

關鍵字: 寫客文桃園馬祖
捐助客傳會
上一篇

【錯誤】醫院很多醫生護理人員確診新冠快無法排班?無根據的錯假資訊

下一篇

全球逾半大型湖泊正在乾枯萎縮 一年損失21.5兆公升淡水資源

您可能也感興趣的新聞:

【寫客文】深山小敘
寫客文

【寫客文】深山小敘

2023 年 10 月 1 日
中秋連假桃園景點估計擁車潮 警方:籲善用替代道路
生活

中秋連假桃園景點估計擁車潮 警方:籲善用替代道路

2023 年 9 月 26 日
客人誌/自然而然劇團連結波蘭與臺灣 團長鄒雅荃:「整隻腳」踏回新竹落地生根
客人誌

客人誌/自然而然劇團連結波蘭與臺灣 團長鄒雅荃:「整隻腳」踏回新竹落地生根

2023 年 9 月 20 日
下一篇
全球逾半大型湖泊正在乾枯萎縮 一年損失21.5兆公升淡水資源

全球逾半大型湖泊正在乾枯萎縮 一年損失21.5兆公升淡水資源

龍潭百年龍舟今開光 6/22大陂塘熱血登場力拚「龍王桂冠」榮譽

龍潭百年龍舟今開光 6/22大陂塘熱血登場力拚「龍王桂冠」榮譽

#不要怕說出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7em3WVwQa8
捐助客傳會 捐助客傳會 捐助客傳會

☑ 訂閱並追蹤我們的臉書

加入客新聞好友 加入客新聞好友 加入客新聞好友

♨ 熱門新聞

  • 面帕粄讓他返鄉成家立業 昌隆粄條老闆戴明哲:還拐到1位好女孩

    面帕粄讓他返鄉成家立業 昌隆粄條老闆戴明哲:還拐到1位好女孩

    100 分享數
    分享 40 Tweet 25
  • 韓國差0.01秒飲恨! 亞運男子滑輪溜冰 台灣隊黃玉霖終點突伸腿奪冠

    29 分享數
    分享 12 Tweet 7
  • 客家電視推駐村實境節目 洪都拉斯、温貞菱挑戰融入獅潭生活

    65 分享數
    分享 26 Tweet 16
  • 科學家仿《侏儸紀公園》抽取標本內遺傳物質 可望復活已滅絕食肉動物

    18 分享數
    分享 7 Tweet 5
  • 【寫客文】市場个風景

    9 分享數
    分享 4 Tweet 2
  • 鐵道迷必看!開箱鐵道博物館 藍皮列車重現臺北火車頭記憶

    35 分享數
    分享 14 Tweet 9
  • 【寫客文】深山小敘

    8 分享數
    分享 3 Tweet 2
  • 實測/11萬買特斯拉 EAP 值得嗎?這五種人別猶豫 刷下去!

    1009 分享數
    分享 404 Tweet 252
  • 苗栗推客語日曆 收錄客語漢字、拼音、例句免費下載

    5 分享數
    分享 2 Tweet 1
  • 流感季節報到! 三款公費疫苗今齊開打 接種QA看這裡

    4 分享數
    分享 2 Tweet 1
1786平民戰士 1786平民戰士 1786平民戰士

新聞學客語

台東TPASS通勤月票上線 首發車贈紀念水壺
新聞學客語

台東TPASS通勤月票上線 首發車贈紀念水壺

2023 年 10 月 2 日
南管音樂保存者蔡青源辭世 文化部將頒贈旌揚狀
新聞學客語

南管音樂保存者蔡青源辭世 文化部將頒贈旌揚狀

2023 年 10 月 2 日
颱風小犬海警最快深夜發布 中心登陸機會增
新聞學客語

颱風小犬海警最快深夜發布 中心登陸機會增

2023 年 10 月 2 日
流感季節報到! 三款公費疫苗今齊開打 接種QA看這裡
新聞學客語

流感季節報到! 三款公費疫苗今齊開打 接種QA看這裡

2023 年 10 月 2 日
不同世代交織的音樂饗宴 羅文裕讓這首歌唱出客家傳承
新聞學客語

不同世代交織的音樂饗宴 羅文裕讓這首歌唱出客家傳承

2023 年 10 月 2 日
臺九線客庄返鄉移居青年手冊 集客庄青年經驗共寫指引妙方
新聞學客語

臺九線客庄返鄉移居青年手冊 集客庄青年經驗共寫指引妙方

2023 年 10 月 2 日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
關於我們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
講客廣播電臺
客新聞
我們的團隊
旗下媒體與產品
講客廣播電臺
客新聞
​國立客家兒童合唱團
靛花
客聲獎
講客進鄉團
聯絡我們
地址:320 桃園市中壢區青峰路一段49號10樓
電話:0800-011369
信箱:pr@hpcf.tw
贊助我們
贊助頁面
訂閱及下載
Copyright © 2022-2023 客新聞 HakkaNews - 屬於 財團法人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結果
看所有最近的文章
  • 客新聞O
  • 1786平民戰士
  • 熱門
  • 即時
  • 焦點
  • 要聞
  • 生活
  • 客童話
  • 話題
  • 客庄
  • 專題
  • 藝所
  • 美食
  • 一等慶
  • 客影
  • 客人誌
  • 客傳會
  • 隱私權政策
  • 服務條款
  • 關於客新聞 | HakkaNews

Copyright © 2022 客新聞 HakkaNews - 屬於 財團法人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