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台源、范修語/台北報導】花蓮光復一座紅瓦白牆、東西風格融合的建築,佇立在193縣道上,不仔細看可能不會發現,這是全台少見的「監獄咖啡館」。2023年底開幕的「自強咖啡工坊」,無論是甜點製作、沖煮咖啡,全部由監獄內的「同學」一手包辦,手沖咖啡更是選用自種咖啡豆,風味媲美精品咖啡店,且價格實惠、空間幽靜,甚至有一週造訪3次的常客從花蓮市開1小時的車過來,就是為了要品嘗這杯純粹、回甘的好滋味。
走進自強咖啡工坊,溫暖明亮、木質色調的裝潢、寬敞的座椅空間,並沒有刻板印象中監獄的肅殺之氣,架上擺著「同學們」製作的木、石作品,更為空間增添了一些藝術氣息。
負責咖啡工坊的小皓、小鈞(皆為化名)熱情的介紹飲料與甜點,包括蜂蜜蛋糕、土雞蛋布丁都是客人必點的品項;飲料品項則有冷熱黑咖啡、拿鐵,以及外役監於林蔭下自己種植的精品手沖咖啡。




咖啡工坊除了自種咖啡豆,製作甜點的雞蛋、蜂蜜也是外役監同學們親自養殖;甜點製作區域隔著一道半透明的玻璃窗,空間整潔且開闊。
除了小皓與小鈞的介紹,常客葉小姐一行人,熱心的推薦必點限量的經典茶葉蛋與雪花糕,只可惜剛好都已經完售。葉小姐表示,他們一行人分別住在花蓮市、鳳林、吉安與光復。從最遠的花蓮市開車到光復要1個小時,但他們每週仍會來3次,為的就是品嘗喝這裡的咖啡。
「他們(受刑人)的年齡幾乎比我們孩子還要小,出去之後可能會面對閒言閒語,但就是要承擔,也不要跟以前壞朋友來往。」同行的莊小姐直言,平常來到店內,大家都會鼓勵受刑人,他們認為受刑人當初犯錯的因素很多,但希望能藉由這個機會讓他們改過向上。
從煮咖啡到作甜點 學習一技之長
位在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中間的花蓮自強外役監,座落在馬太鞍山大和溪畔,占地面積約67公頃,其中約40多公頃是作業區,目前收容約106位受刑人。



外役監主要目的希望受刑人有機會逐步適應社會生活,並透過環境改善受刑人心境。受刑人若要申請至外役監服刑,必須符合法務部矯正署相關遴選規定,不得是毒品、妨害性自主罪或是本刑十年以上的重罪等。
同意受訪的小皓與小鈞,分別因為涉犯殺人未遂與詐欺案件入獄服刑,目前都已執行超過一半刑期,正在提報假釋。
今年28歲的小皓坦言,一般監獄都在小空間作業,在外役監有機會學習更多的一技之長,尤其他被分配到咖啡工坊,性質與外面的服務業類似,和社會接軌,比較不容易因為服刑而脫節。
「剛開始都不懂,但監方請專業的咖啡師傅教學,從咖啡的基本知識到如何沖煮,現在都已經上手。」與小皓年齡相近、今年27歲的小鈞坦言,出去之後他希望能利用所學,從事咖啡相關工作,目前也利用空檔充實更多知識。



自強咖啡工坊並非以營利為目的,營業時間只有平日的上午9點到傍晚4點30分,也不會主動對外廣告或宣傳。
擔任店長的小皓分享,政府去年底提供花蓮旅遊補助,希望振興地震後的觀光,當時甚至有遊覽車造訪,最高紀錄一天賣破百杯咖啡,店內3個人都忙不過來。儘管採訪當天天公不作美,還是有不少旅客在店內品嘗咖啡與美食。
花自強蔬果鋪 有機自種不灑農藥
不只咖啡工坊、甜點與木石,自強外役監作業科每年都會依照季節,規劃未來種植的蔬果作物,收成後直接在外役監門口的蔬果鋪販售,提供往來民眾與附近居民選購。



「他們的東西真的很棒。」家住附近的穆小姐提著大包小包「戰利品」一邊分享,這裡蔬菜品質好又沒放農藥,牧草土雞蛋的蛋黃顏色飽滿漂亮,蛋香味比較強,偶爾還有限量的黑羽雞、鹹豬肉跟蜂蜜。
穆小姐一邊受訪一邊筆記買了哪些菜。原來是跟親朋好友一起團購,他說在地人都知道來這裡買菜,且最重要的是「颱風天不會哄抬菜價」,對當地居民很友善,常常一下子就被掃光,「真的很棒。」他再次強調。
監方表示,自強外役監依照季節選種合適蔬菜水果,如冬季便種植芥菜、大白菜、南瓜等,皆不灑農藥、採有機無毒施作,希望讓同學們習得一技之長同時,也參考北農批發價,以合適價格回饋民眾。
下次來到花蓮,不妨用一杯咖啡的時間,品嘗用料扎實的手作甜點,再帶一些無毒有機蔬果,給同學們一個復歸社會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