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今年是二二八事件75週年,在二二八「被消失」的台籍菁英中有許多客家人,他們被國軍殘暴槍決,在後續的清鄉、白色恐怖統治下,客家菁英接連入獄、被槍殺,讓他們的遺孀及家族留下了無法抹滅的傷痛,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推出「二二八.客家」系列報導,告訴您客家菁英殉難的故事。

【莊勝鴻 / 台北報導】二二八事件及白色恐怖年代有許多客家社會菁英喪命,知名的客家菁英包括花蓮鳳林張七郎父子三人、以及桃園中壢吳鴻麒,而後續的白色恐怖清鄉行動中,知名的包括基隆中學事件、義民中學事件等都有為數不少的客家人喪命。學者指出,這些事件客家犧牲的菁英無數,「客家人在台灣民主運動史上從未缺席。」

客家菁英張七郎(左)、吳鴻麒(右)都在二二八事件犧牲。圖/翻攝畫面

 

對客家在二二八及白色恐怖時期受難狀況頗有研究的台灣大學法學院前副院長邱榮舉指出,客家人在台灣四百年史上有幾次重大的貢獻,像是1895乙未保台戰爭,客家先烈苗栗銅鑼吳湯興、新竹北埔姜紹祖、苗栗頭份徐驤等人都在抵抗日本入侵做出極大的犧牲。邱榮舉說,二二八及白色恐怖政治案件中,客家人的犧牲更不計其數,例如基隆中學事件的鐘浩東、中壢義民中學事件等,客家人挺身反抗導致被濫抓、亂判槍決,涵蓋的區域包括桃竹苗、六堆、花東地區的客家莊,「客家人為了台灣民主盡心盡力。」

1951年的義民中學事件中,邱榮舉的父親邱慶麟也遭濫抓入獄,他父親當年僅22歲任教於中壢內壢國小,情治單位為了抓另一位邱姓的客家老師而誤抓了他父親,「我爸爸在冤獄中被折磨一個月後才被釋放,雖然是錯抓,但我爸爸被釋放後仍受到監控,那事件後我父親任教的路處處受阻,影響很大。」

邱榮舉說,小時候他並不知道父親的事,「我念武陵中學時才輾轉從鄰居口中知道爸爸的事,我也從那時知道我們家一直被政治監控。」雖然2007年,當時的總統陳水扁頒發了邱慶麟的「回復名譽證書」,卻無法彌補邱家人長期受到的傷害與損失。

台大法學院前副院長邱榮舉教授長期投入客家運動,其父也是白色恐怖受害者,講述到對家族的影響時,情緒仍相當激動。圖/莊勝鴻攝

 

白色恐怖對客庄的影響與傷害,隨著受害者在近年陸續回復名譽而停止了嗎?「傷害與扭曲一直持續,並沒有停止。」曾在苗栗縣獅潭鄉幫部分白色恐怖受害者奔走的文史工作者張秀雲這麼說。

張秀雲會接觸獅潭鄉的白色恐怖受害者遺族,是因偶然的機會,「我去訪問的時候,他們都不敢說,突然有一個人說他老公晚上都會一直哭。」她追查後才知,原來客庄的鄉間有些受害家族默默承受歷史的苦難,「到現在都沒辦法走出來。」

張秀雲說,她做田野調查時,還原當時被抓的客家人資料,才知道他們都是當時的客家菁英,例如當年才26歲、在鄉公所任職的林彩滿,有一天突然被抓上吉普車,「一年後政府來通知要槍斃,結果槍斃後大家都不敢領屍體,也沒人去領,家產也被充公。」

傷害與扭曲一直延續   鄉間認知反轉有限

她說,這些事件發生後,客庄的鄉親並不清楚發生了什麼事情,只知道政府說這些人有罪,於是鄉親們就一直以認為這些人是罪犯,即使後來平反得到補償了,但在看在客庄鄉親的眼裡,只覺得:「當好喔(很好喔),有領到錢喔!」她感嘆:「大家對這事件的認知與扭曲,現在都無法反轉回來。」

文史工作者張秀雲認為白色恐怖造成的扭曲,至今都還一直持續。圖/翻攝張秀雲臉書

 

張秀雲說,現在政府做了辦了很多二二八的紀念活動,「鄉下是個封閉的地方,他們看了電視的追思紀念會,或是有人騎腳踏車紀念,知道媒體有報二二八,但還是用異樣的眼光看這些受害者遺族,認為他們有罪還可領錢,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她建議,政府應更深化、走進每個庄頭替受到冤屈的人舉辦紀念會,「回到事件發生的地方,持續性地告訴鄉親這些人的冤屈,才能真正替這些人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