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中心/綜合報導】根據《美國醫學會小兒科學期刊》(JAMA Pediatrics)21日最新發表研究顯示,美國聯邦最高法院2022年推翻墮胎權為《憲法》保護的權利後,接下來幾個月美國嬰兒死亡率走升,主要原因與先天缺陷嬰兒出生人數增加有關。這項研究發現凸顯出全美多地在限制墮胎後的影響。
2022年6月,美國聯邦最高法院裁決「道布斯訴傑克森女性衛生組織案」(Dobbs v. Jackson Women’s Health Organization),推翻1973年確認《憲法》保障女性墮胎權的「羅訴韋德案」(Roe v. Wade)。隨後,美國各州的墮胎法迅速改觀,目前有21個州禁止妊娠終止或是將墮胎限制在孕期18週或更短的時間之內。
俄亥俄州立大學(Ohio State University)流行病學教授、研究人員蓋洛(Maria Gallo)和辛赫(Parvati Singh),分析全美生產結果資料庫、研究歷史趨勢,再將結果與推翻墮胎權過後18個月的數據進行比較。「我們發現,『道布斯案』裁決過後的幾個月,美國嬰兒死亡率比我們預期的要高。」
在2022年10月、2023年3月和2023年4月,嬰兒死亡率比一般要高出約7%。這3個月當中,每個月的嬰兒死亡案例平均多了247件。增加的死亡案例中,大部分與先天性異常有關,包括心臟缺陷、神經管缺損、染色體異常等種種器官系統畸形。蓋洛進一步說,「在『道布斯案』之前,民眾可尋求墮胎,而非繼續妊娠並經歷嬰兒死亡這一步。」
蓋洛和辛赫將進一步研究嬰兒死亡率上升是全美皆然或是主要集中在限縮墮胎的州。辛赫說:「有必要考量更全面的損失,包括因墮胎遭拒或被迫生下有致命基因異常胎兒,對心理健康產生的各項影響。」
直到2022年墮胎權被推翻前,「羅訴韋德案」都一直被視為美國《憲法》保障女性享有一定程度墮胎自主權的關鍵起點。「羅訴韋德案」的原告是德州的諾瑪.麥考維(Norma McCorvey),他在1969年因故懷孕並尋求墮胎。但當時的德州除了特殊醫療原因,嚴禁人工流產手術。他因此偽稱自己遭集體性侵懷孕並申請墮胎。手術申請因為證據不足被駁回,他改向德州政府提起訴訟。訴訟中,麥考維以保護個人隱私為由,以「珍.羅」(Jane Roe)的化名,向代表德州法律的檢察官亨利.韋德(Henry Wade)提告,也是全案被簡稱為「羅訴韋德案」(Roe v. Wade)的由來。
本案再上訴到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後,於1973年1月22日判決。當時的9名男性大法官,以7:2的結果,判決德州禁止墮胎的法律違憲。當時最高法院的多數意見,認為女性決定是否終止妊娠的決定,屬個人受聯邦《憲法》保障的「隱私權範圍」,確認《憲法》承認了女性透過墮胎終止懷孕的權利。
2022年,美國聯邦最高法院針對「多布斯訴傑克森女性健康組織案」作出判決。該案主要爭點是密西西比州對15週胎齡後人工流產的禁令是否違憲。最終,美國最高法院多數意見駁回1973年的「羅訴韋德案」,認為美國《憲法》並未承認人工流產的權利,規範人工流產的權力應交還人民及民意代表,由各州決定。此判決引起軒然大波,開啟自由派與保守派的兩方論戰,也重新燃起美國輿論對最高法院大法官「代表性」的爭論。墮胎至今仍是全世界一項極其爭議和敏感的議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