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中央氣象署太空天氣辦公室發布「地球磁場擾動特報」,1日晚間8時起持續51小時,高頻無線電通訊將受干擾,衛星定位準確率下降達數小時,低頻無線電通訊中斷。

相關影響還有:電力系統部分有機會導致大規模電壓控制系統與保護系統的問題,造成電力輸送網系統誤判;太空飛行器操控,可能導致表面導電及追蹤問題,飛行器姿態需要修正等影響。

中央氣象署預估,此次地磁暴的影響相當廣泛。氣象署提供
中央氣象署預估,此次地磁暴的影響相當廣泛。氣象署提供
衛星定位受影響,極光大爆發。翻攝自X/perthobs
衛星定位受影響,極光大爆發。翻攝自X/perthobs

太空天氣辦公室指出,預期行星際環境條件變化劇增,地磁擾動增強且達G4等級,發生時間自1日晚間8時起預計持續51小時;極光活動最低可發生在磁緯45度地區。

氣象署說明,太陽表面活躍區於5月31日發生顯著的日冕物質拋射事件(CME),預期於1日夜間通過近地太空環境,造成行星際空間中的太陽風風速及密度明顯增加。

中央氣象署太空天氣作業辦公室發布太空天氣特報,預警一波強烈地磁暴即將來襲。氣象署提供
中央氣象署太空天氣作業辦公室發布太空天氣特報,預警一波強烈地磁暴即將來襲。氣象署提供

依據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模式資料分析,預估地磁擾動指數(Kp)將明顯增強並持續影響約51小時,最大規模可能短暫達到強烈磁暴(G4)等級。

但同樣受到地磁風暴警報影響,極光活動最低可發生在磁緯45度的地區。

澳洲南部某些地區近日已出現南極光,色彩繽紛光芒照亮天空。今天起至明日,美國境內27個州也可能看得見北極光。

澳洲廣播公司新聞網(ABC News)報導,隨著地磁風暴加劇,臉書社團「天氣迷(Weather Obsessed)」最近湧進大量南極光(aurora australis)照片。該社團是一個讓網友分享澳洲與世界各地照片和即時天候的地方。極光是地磁風暴導致,而地磁風暴則是由日冕物質拋射(CME)現象引發。

澳洲太空天氣預報中心(ASWFC)預報員賈克林(Andrew Jackling)解釋,「日冕物質拋射」,是指太陽物質向太空噴發,來自太陽的帶電粒子被噴射到地球、引發地磁風暴,從而擾亂地球磁場,這種擾亂,會導致大氣中的氧原子及氮原子發出色彩繽紛的亮光。

氣象署指出,極光的顏色來自氣體的發光現象。在高空中因為氣體不是均勻地混合在一起,會隨高度擴散而分層,因此會在各地看到不同顏色的極光十,會有著隨高度分層的現象。常見的極光顏色:深紫色:氮分子(N2+);紅色、綠色:氧原子(O+);藍、青色:氮原子(N+);粉紅色 :氫原子(H+)。

衛星定位受影響,極光大爆發。翻攝自X/perthobs
衛星定位受影響,極光大爆發。翻攝自X/perthobs

這種現象若是出現於南半球就稱南極光,出現在北半球則稱為北極光(aurora borealis)。

近日不只南半球看得到極光,富比世雜誌(Forbes Magazine)報導,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預測會出現大規模地磁風暴,在6月1日至2日期間,全美27個州可能看得到北極光。

根據NOAA,華盛頓州北部、愛達荷州北部、蒙大拿州、懷俄明州東北部、北達科他州、南達科他州、明尼蘇達州、威斯康辛州、密西根州和緬因州等許多州,都可能在北方天空看到極光。

中央氣象署太空天氣作業辦公室發布太空天氣特報,預警一波強烈地磁暴即將來襲。氣象署提供
中央氣象署太空天氣作業辦公室發布太空天氣特報,預警一波強烈地磁暴即將來襲。氣象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