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身為第一位來自台灣的得獎者,我感到既驕傲又無比感激。」導演李安18日在有日本藝術諾貝爾獎之稱的「高松宮殿下紀念世界文化獎」、於東京舉行的第35屆記者會上如此表示。

日本美術協會主辦的「高松宮殿下紀念世界文化獎」活動,18日在東京大倉酒店舉辦記者會,19日將舉辦頒獎典禮。

日本美術協會會長日枝久指出,本屆首度有來自台灣、哥倫比亞的藝術家獲獎。李安以電影《斷背山》、《少年Pi的奇幻漂流》,兩度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被選為本屆高松宮殿下紀念世界文化獎戲劇與影像領域的得獎人。

李安表示,日本電影對全世界、尤其是對包括他在內的亞洲電影製作者而言,一直有著深遠的文化影響,作為第一位來自台灣的得獎者,他感到既驕傲又無比感激。

導演李安18日在第35屆高松宮殿下紀念世界文化獎記者會上表示,身為第一位來自台灣的得獎者,他感到既驕傲又無比感激。中央社

西方不理解悲傷

談到日本電影、東方電影,李安表示,他在美國學習電影的過程發現,西方不理解「悲傷」。中文的「慈悲」,悲(sadness)是最接近慈(kindness)的感情。「這是一種東方的感情,我們沒有將悲傷排斥在外,而是去擁抱它,接受生活本身內在的悲傷。接納它、滋養它,因此生出了善良。」

李安認為,日本人可能最能表達這種情感,特別是他們的微妙的悲傷。

「在世界電影中留下我們的足跡、建立我們的語言是非常重要的。」李安表示,他在美國學習基本電影技術,感受到全球電影語言的統一性是由西方,特別是美國電影所建立的。隨著電影發展數十年,「我覺得現在的電影有點無聊。人們比較沒有興趣去電影院看電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感到厭倦了。電影的結構、邏輯、因果關係,也就是所謂的電影語言,思維已經被固定化了。」

李安認為,是時候「用我們的邏輯、我們的表達方式來做些改變了。我們的非線性敘事、接受悲傷的方式、如何擁抱、珍視並反思悲傷,並與他人分享這種情感,這些都是我們應該向世界展示的。」李安認為,不應該僅僅跟隨既有的內容和表達方式,而是要珍視自己的文化遺產,並在電影中表達出來。

歸屬感的矛盾

出身台灣出身、在美國讀大學、定居的李安,接受各種不同文化薰陶對他的影響。「我內心永遠有一個矛盾,對於我的歸屬感。這個我壓抑很久,需要表達。不管我拍中文片、英文片、拍印度片,其實都在裡面,就是我的認同跟歸屬。」李安表示,人生需要自由,不受束縛、自由自在地生活,但另一方面需要歸屬一個群體,永遠在這當中掙扎,所謂的理性與感性,「所以我的電影有很多就是歸屬感和缺乏安全感。」

李安表示,因為父母從大陸到(台灣),「所以在台灣,我是外省人。當我比較懂事以後,我才發現說,其實世界的真相,很多大人不告訴我們。我到了美國之後,才用我的方法慢慢地知道。所以我空虛過好久的時間,我必須要自己去找認同。這種認同,追根究底還是一種文化,是最虛也是最實的東西。電影,反而讓我有這種歸屬感。」

所以李安一直在變化,李安覺得文化的根源、中原文化的根源,好像一場春秋大夢。「可能過去大人騙我們,從來不知道真相,現在也找不到立足點,」所以這種漂泊感一直存在他的電影裡,不管拍什麼東西,不去想它,它自然就會有。「我在台灣長大,有中原的影響,有台灣的影響,我就是這樣子。我們看美國片,也看日本片。我也經歷過這麼多,我會有這麼多的形式、這麼多的內容,也是生存跟表達的一種方式。因為我沒有一個固定的東西。」他停頓了一下接著說,「這可能也就是台灣的本性。」

李安說,他蒐集人們的人生經驗與創意想法,與他內心深處的情感融合,並引誘無數藝術家與技藝精湛的匠人來貢獻他們的才華,將這些情感與共同努力的痕跡凝聚成電影。」然而,電影被投影到銀幕上,才開始有真正的生命,觀眾以自己的方式去接收,創造出屬於其自身的故事,變成一個大於總和的東西。

最近處於拍片低潮

李安表示,最近拍片比較辛苦,處於低潮期,得這個獎、感覺受鼓舞。個人的作品獲得認可,李安說,這令他感到謙卑,自己只是這場偉大活動的僕人,他只能說,能夠成為這種集體創作的一部分,是一種榮幸。

「對我而言,電影院就像一座聖殿,而電影是一種儀式。透過儀式,我們映照出人生,並希望觸及真相。」李安說,他認為自己的職業,是一所學無止境的學校,他學習電影、學習關於自己、關於這個世界,這種學習永無止境。

本屆的得獎人由國際顧問團推薦人選,成員包括前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義大利前總理蘭貝托迪尼(Lamberto Dini)、前德國歌德學院主席雷曼(Klaus-Dieter Lehmann)等。

本屆得獎人由國際顧問團推薦人選,成員包括前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前排右1),向李安賀喜。中央社

除了李安之外,其他4位得獎人包括繪畫領域的法國藝術家蘇菲卡爾(Sophie Calle)、雕塑領域的哥倫比亞藝術家朵莉絲薩爾塞多(Doris Salcedo)、建築領域的日本建築家坂茂、音樂領域的葡萄牙/瑞士鋼琴家瑪利亞.若昂.皮雷斯(Maria João Pires)。

希拉蕊在記者會上說:「在聆聽今年得獎人的發言時,我再次深感他們的重要性。他們反映出普世經驗,讓我們有機會更加深入地思考、更深刻地感受,在這個充滿動盪和重大變革的時代,身為人類的意義。」

希拉蕊表示,「高松宮殿下紀念世界文化獎已舉辦35屆,現在的意義可能比以往都更加重要。我不僅要祝賀所有得獎人,還要感謝他們幫助我們對人性看得更加透徹、感受得更加深刻,並且願意承擔風險去保護和滋養普遍人性」。

日本美術協會成立於1887年,是日本歷史最悠久的文化財團,1988年,為紀念協會成立100週年,創立了「高松宮殿下紀念世界文化獎」,表揚在繪畫、雕塑、建築、音樂、戲劇與影像等5個領域活躍的世界級藝術家,頒予獎牌及1500萬日圓獎金(約新台幣321萬元)。

李安與其他4位得獎人:繪畫領域的法國藝術家蘇菲卡爾(Sophie Calle)、雕塑領域的哥倫比亞藝術家朵莉絲薩爾塞多(Doris Salcedo)、建築領域的日本建築家坂茂、音樂領域的葡萄牙/瑞士鋼琴家瑪利亞.若昂.皮雷斯(Maria João Pires)。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