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庄中心/綜合報導】新竹縣政府攜手新埔鎮公所舉辦首屆「新竹縣粄食嘉年華」9日登場,吸引千人聚集新埔鎮藝文廣場健走出發,跟著「新埔鎮粄食地圖」走訪老街,一起大啖粄條美食。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古秀妃也共下同鄉親一起吃粄條。古秀妃指出,南北部吃粄條及面帕粄的習性和名稱都不同,但這都是源自於大家小時候吃的記憶、文化傳承,希望全台客家鄉親持續把這份「吃的記憶」留下來。
新竹縣政府串聯新埔鎮內知名粄食店家共同舉辦首屆「新竹縣粄食嘉年華」,展示特色粄條美食,也提供特價粄條製作示範、市集等活動,讓民眾了解粄條製作過程和食安知識,認識新埔客庄粄條節的米食文化。新埔鎮長陳英樓說,這次特別規劃「千人健走食粄條」,路線長度約3.5公里,邀請大家一起走訪潘屋、日本公園、舊鎮公所及張氏家廟等景點,最重要的是「坐下來大口吃粄條。」
新埔鎮公所特別推出涵蓋43家粄條名店的「新埔鎮粄食地圖」,古秀妃也在參加活動時,到訪其中一家老店共下食粄條,用行動力挺客家粄條文化,也盼在地居民及遊客都能認識並支持當地粄食業者,享受這項最具代表性的客庄風味。


古秀妃表示,各地米食味緒雖然不一樣,但是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客家人都很友善、熱情又好客,不管在哪裡遇到客家人講客話都非常親切,所以這也是我們共同的記憶。另外,新埔鎮鎮長陳英樓特別感謝客委會支持粄條節,古秀妃回應客委會的角色就是讓客庄鄉鎮及居民有機會接力傳承客家文化,同時滿足鄉親需求、回饋地方、共同成就客庄發展。
新竹縣長楊文科說,粄條是客家重要的美食,新竹縣以新埔最具代表性,粄條是用在來米製作,非常Q彈,加上油蔥、豬肉,是天下數一數二的美味,歡迎大家來新埔吃粄條,一同探索三街六巷九宗祠。
新埔的三街六巷九宗祠。范修語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