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我們
  • 隱私權
  • 服務條款
  • 聯絡我們
  • 講客電臺
  • 國客兒
  • 客傳會
訂閱我們
2023年1月28日星期六
客新聞 HakkaNews
20223hakka"
  • 熱門
  • 焦點
  • 要聞
  • 生活
  • 專欄
  • 專題
  • 國際
  • 新聞學客語
  • 寫客文
  • 客人誌
  • 客童話
  • 客庄
  • 話題
  • 3C
    • 客站
  • 美食
  • 玩樂
  • 客影
  • 藝所
  • 饒平
  • 詔安
  • 烏克蘭
  • 1786平民戰士
  • 向原民學習
沒有結果
View All Result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
  • 服務條款
  • 聯絡我們
  • 講客電臺
  • 國客兒
  • 客傳會
沒有結果
View All Result
客新聞 HakkaNews
沒有結果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焦點
  • 要聞
  • 生活
  • 專欄
  • 專題
  • 國際
  • 新聞學客語
  • 寫客文
  • 客人誌
  • 客童話
  • 客庄
  • 話題
  • 3C
  • 美食
  • 玩樂
  • 客影
  • 藝所
  • 饒平
  • 詔安
  • 烏克蘭
  • 1786平民戰士
  • 向原民學習
首頁 專欄

何來美專欄/重讀《獅潭消息》 回顧山鄉歷史滄桑

客 觀點 by 客 觀點
2022 年 12 月 9 日
in 專欄, 焦點
閱讀時間: 1 分鐘
A A
何來美專欄/重讀《獅潭消息》 回顧山鄉歷史滄桑

1945年黃槑森(前排右一)與獅潭庄役場及農業會職員合影。何來美翻攝

分享到臉書分享到Twitter分享到Line

文/何來美

資深媒體人,曾獲客家新聞獎、兩岸新聞獎,現從事文史寫作。

「獅潭消息:獅潭鄉54學年度及齡兒童,鄉公所已統計完畢,計有獅潭國校學區168名、豐林國校學區164名、永興國校學區57名,共計389名。依各校編制,共應收容7班……。」這是民國54年7月23日由中國廣播公司獅潭特約記者黃槑(ㄇㄟˊ)森撰稿,苗栗廣播電台播報的新聞。

57年後的獅潭,這3校一年級新生總共才17人,學童數有如「雪崩」。民國55年獅潭人口11553人,現只剩4163人。以前生7、8胎是常態,婦女生有3胎,衛生所護士會登門建議裝「樂普」避孕;現政府獎勵生育,新生兒卻少得可憐。

已故獅潭鄉公所人事理員黃槑森(1918—1970),從民國53到59年(1964—1970)在中廣苗栗台兼任特約記者,撰寫「獅潭消息」達27萬餘字,直到去世前3星期才停筆,長子黃瑞銘將他遺作打字,在弟妹、文史工作者張秀雲與鄉親支持下出版《獅潭消息﹣這地方的那些人那些事》,將於16日在獅潭義民廟舉行新書發表。

據文史學家黃卓權考據,獅潭直到清末才由劉穆廷、黃南球組墾號入墾,黃南球墾地在河壩上源,取水困難,要建埤頭;劉穆廷墾地在下游,取水容易,他也妻妾多,致地方有「黃南球好作埤,劉穆廷好討妻」之說。兩人都製腦致富,樟腦業採委外承包,包商稱「腦長」,腦長再雇「腦丁」伐樟焗腦,黃槑森的祖父黃阿各是黃南球的大東勢腦長,太太黃張玉梅是首屆民選鄉長黃文海的養妹。

「獅潭消息:鄉村出才子,卸任鄉長張鼎秀次子張紹焱,獲得獅潭鄉第一位師大碩士學位,榮歸故里…。」這是民國54年8月14日新聞;而黃槑森的四子黃瑞煊民國53年是縣立苗中榜首,民國59年考上台大醫科,也是鄉內第一人,他也撰「獅潭消息」報導愛子,惜那年底他不幸去世。

「獅潭消息:住竹木村海拔一千公尺山上的農友劉玉坤,從廿年前起利用民間迎神大鼓,於每日中午擊鼓報時,從不間斷,因鼓聲響徹雲霄,使一百多戶散居農民,都能按時作息。」這則民國57年新聞,讓人回味五十餘年前山村濃濃的人情味,現山村已成蓮台山佛教聖地,也是新春賞櫻勝地。

「獅潭消息」也報導仙山往南庄蓬萊道路開闢,現兩鄉交界的仙山靈洞宮,是鄉內宗教觀光聖地,2016年初還下了一場瑞雪,吸引賞雪人潮。

黃槑森撰寫一、兩千則「獅潭消息」,記錄忠實,人情味濃,有悲、有喜,民國59年芙安颱風,永興村一家5口有3人遭山洪沖走死亡;鄉民合資興建的獅潭戲院,首演請「大中華歌劇團」團員登台,戲院被擠得水洩不通。

「獅潭消息」不乏趣聞,如:有新郎怕羞,結婚日臨陣脫逃,新娘陪嫁親友非看到新郎不可,新郎弟弟上山找尋,竟體力不支昏迷。更有續弦新郎結婚日胃出血住院開刀,要求婚禮延期,新娘家不肯,新郎只好請胞妹「女扮男裝」代為迎娶。

黃槑森撰「獅潭消息」時,台視已開播,但山鄉電視極少,也乏人訂報,中廣苗栗台每天所播報的新聞,成為地方最主要的消息來源。

黃槑森育有7男3女,個個教育有成,半數移民美國,但仍心繫家鄉,老三黃瑞循最近就往返台、美兩地,為父親遺作出版奔走,以感念英年早逝的父親。

1945年黃槑森(前排右一)與獅潭庄役場及農業會職員合影。何來美翻攝
黃槑森所撰「獅潭消息」原稿筆跡。何來美翻攝
五十餘年前農友劉玉坤擊鼓報時的竹木村山區,現已成蓮台山佛教聖地,也是新春賞櫻勝地。何來美攝
獅潭與南庄交界的仙山靈洞宮已成道教聖地,2016年初下了一場瑞雪。何來美攝
獅潭與南庄交界的仙山靈洞宮已成道教聖地,2016年初下了一場瑞雪。何來美攝
張紹焱榮獲鄉內第一位碩士學位。張紹焱後來擔任苗栗縣政府教育局長、新竹高工、苗栗高商校長等要職。何來美攝
2016年獅潭仙山下雪,積雪很厚,吸引遊客上山賞雪。何來美攝
黃槑森所撰「獅潭消息」曾批評重男輕女,生男兒才做「新丁粄」,且過於浪費,但此習俗流傳至今,今年下元節庄民仍做了二千多個「新丁粄」。何來美攝
江平成、曾雲珍夫婦1955年創中廣苗栗台,到1970年才離開苗栗,對苗栗縣新聞與客家文化傳播貢獻良多,圖為夫婦與3子合影,長子江光大(左一)後也在中央廣播電台從事客語廣播。何來美翻攝
獅潭鄉現是苗栗縣人口最少的山鄉,圖為鄉內最熱鬧的新店社區。何來美攝
已故中廣苗栗台台長江平成發給黃槑森的獅潭特約記者聘書。何來美翻攝
黃槑森於1964至1970年撰寫的「獅潭消息」,已編印成書出版。何來美攝
作者黃槑森。何來美翻攝

相關報導:

何來美專欄/獅潭黃家出才子 後裔名揚到美國

27萬字手寫新聞稿集結成書 客委會主委:詳實記錄獅潭的黃金時代

50年前的人怎麼發地震文? 上千則《獅潭消息》成地方史先驅  

Tags: 獅潭苗栗黃槑森
加入好友
上一篇

【寫客文】客家籍文學家鍾理和先生

下一篇

「台中市民野餐日」將登場 行動圖書車進駐公園

RelatedPosts

三義彩繪階梯重現抿石子原貌 店家嘆「生意一落千丈」
客庄

三義彩繪階梯重現抿石子原貌 店家嘆「生意一落千丈」

2023 年 1 月 4 日
何來美專欄/聯合大學文學步道 紀錄苗栗文風300年
專欄

何來美專欄/聯合大學文學步道 紀錄苗栗文風300年

2022 年 12 月 23 日
話題

無懼寒流8天7夜走完樟之細路! 首位外國「全程行者」齊藤正史

2022 年 12 月 22 日
下一篇
「台中市民野餐日」將登場 行動圖書車進駐公園

「台中市民野餐日」將登場 行動圖書車進駐公園

2022《Shopping Design》BEST 100  《客家關西色彩》獲「年度在地文化新演繹」大獎

2022《Shopping Design》BEST 100 《客家關西色彩》獲「年度在地文化新演繹」大獎

歡迎討論或留言給我們:

1786平民戰士 1786平民戰士 1786平民戰士

☑ 訂閱並追蹤我們的臉書

♨ 熱門新聞

  • 公園或火葬場?  從湖口生命紀念園區看見政府與居民在天平兩端的想望

    公園或火葬場? 從湖口生命紀念園區看見政府與居民在天平兩端的想望

    477 分享數
    分享 191 Tweet 119
  • 大年初六國道持續塞車 公路總局:建議早上北上、下午南下

    5 分享數
    分享 2 Tweet 1
  • 【共下 • 兔gether】關西嚐仙草、六家小市集 新竹必訪景點報你知

    7 分享數
    分享 3 Tweet 2
  • 實測/11萬買特斯拉 EAP 值得嗎?這五種人別猶豫 刷下去!

    262 分享數
    分享 105 Tweet 66
  • 龍潭燈會今點燈 疫情後擴大舉辦「龍寶」迎玉兔

    49 分享數
    分享 20 Tweet 12
  • 【共下 • 兔gether】做甜粄就是大事情 美濃「滿金商行」用年糕說出客家的職人精神

    39 分享數
    分享 16 Tweet 10
  • 2023高雄燈會首度移師蓮池潭 燈光結合環湖廟宇迎新春

    137 分享數
    分享 55 Tweet 34
  • 初四了!高公局預估車流量最大 多處路段恐塞到深夜

    12 分享數
    分享 5 Tweet 3
  • 中斷12年!南橫月底將通車 陳其邁po美照:每一寸都是工程英雄拚來的!

    57 分享數
    分享 25 Tweet 13
  • 金馬影后陳淑芳、隋棠《詐團圓》飆戲 邰智源首用客語扮詐騙高手

    31 分享數
    分享 12 Tweet 8

新聞來一客

客庄

睽違3年復辦!山歌比賽報名太踴躍提前截止 2/10、11竹東客家戲曲公園登場

2023 年 1 月 28 日
白沙屯媽祖進香現場報名 人數已逾8萬人
新聞學客語

白沙屯媽祖進香現場報名 人數已逾8萬人

2023 年 1 月 27 日
加拿大多倫多新年藝術節 「台灣色」染布工藝展迎接兔年
新聞學客語

加拿大多倫多新年藝術節 「台灣色」染布工藝展迎接兔年

2023 年 1 月 27 日
寒流迎春 宜蘭太平山落米雪 歸隻山頭白雪雪仔
新聞學客語

寒流發威今再一波冷空氣 午後愈來愈冷持續到明天

2023 年 1 月 27 日
初四了!高公局預估車流量最大 多處路段恐塞到深夜
新聞學客語

大年初六國道持續塞車 公路總局:建議早上北上、下午南下

2023 年 1 月 27 日
一閃目行過百年个庄頭
藝所

一閃目行過百年个庄頭

2023 年 1 月 27 日

關於我們

財團法人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簡稱客傳會,是中華民國公共媒體機構之一,由客家委員會資助,2019年成立;目的在經營文化傳播媒體事業,並傳承客家文化教育,基金會旗下有經營講客廣播電臺(Hakka Radio),是台灣第一個全國性的客語廣播電台,擁有台灣最多客語節目的音檔,以及最豐富的線上隨選收聽 (AOD),每日播報五節全客語新聞。

客傳會 2022 年新成立的客新聞 (Hakka News),屬於客傳會旗下的客家新聞傳媒平台。透過報導海內外重要新聞、客庄大小事,連結客家,期待更多人共下看見客家的美好。

歡迎在網路上追蹤與訂閱我們

推薦閱讀

六都房貸負擔排行榜!雙北購屋族須花所得5成 桃園6都最低僅須掏3成

六都房貸負擔排行榜!雙北購屋族須花所得5成 桃園6都最低僅須掏3成

2022 年 7 月 6 日
Ileana Espinel Cedeño國際詩歌獎/首位亞洲獲獎人曾貴海 頒獎主席:他是台灣偉大的詩人!

Ileana Espinel Cedeño國際詩歌獎/首位亞洲獲獎人曾貴海 頒獎主席:他是台灣偉大的詩人!

2022 年 11 月 15 日
多家小7 螢幕播裴洛西「滾出台灣!」 業者急修復稱「遭不明來源干擾」

7-11、台鐵看板出現辱罵裴洛西簡體字文字 NCC:使用中國軟體遭駭

2022 年 8 月 4 日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
  • 服務條款
  • 聯絡我們
  • 講客電臺
  • 國客兒
  • 客傳會

Copyright © 2022 客新聞 HakkaNews - 屬於 財團法人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結果
View All Result
  • 客新聞
  • 1786平民戰士
  • 熱門
  • 即時
  • 焦點
  • 要聞
  • 生活
  • 客童話
  • 話題
  • 客庄
  • 專題
  • 藝所
  • 玩樂
  • 美食
  • 一等慶
  • 客站
  • 客影
  • 客人誌
  • 客傳會
  • 隱私權政策
  • 服務條款
  • 關於客新聞 | HakkaNews

Copyright © 2022 客新聞 HakkaNews - 屬於 財團法人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All rights reserved.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Add New Play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