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慶中/綜合報導】近期全球火山地震頻傳,加上各種非科學性的預言透過社群媒體廣為流傳,引發各地民眾恐慌。專業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一篇最新研究發現,一座已經休眠超過25萬年的火山,近年持續被觀測到地底活動,專家正嚴密關切後續發展。
報告指出,位於南美洲玻利維亞的烏圖倫庫火山(Uturuncu),是座被判定休眠超過25萬年的「殭屍火山」(Zombie Volcano)。但最新研究顯示,這座火山近數十年來,持續出現地震活動並釋放氣體,顯示其並非完全「死寂」,近年更已導致火山周邊地形變形,形成類似「草帽」地貌,火山頂部隆起,周邊地勢下沉。
“Night of the Living Uturuncu” doesn’t exactly roll off the tongue. But research from Cornell Engineering shows this dormant volcano in the southwest corner of Bolivia has more in common with the walking dead than one might think. https://t.co/hDClLrTty5 pic.twitter.com/8etD4IjFB6
— Cornell Engineering (@CornellEng) April 30, 2025
國際科學家團隊透過多項技術,深入研究烏圖倫庫火山地下活動情形,評估其是否構成威脅。研究人員分析1700餘次周邊地震的數據,繪製火山底下岩漿的「管道系統」。由於地震產生的聲波,穿越不同物質時會改變,幫助科學家辨識固態礦物、空腔及液體區域。結合先前地球物理探勘(Geophysical imaging)數據、石化分析及岩石物理模型,顯示火山下方存在一個淺層熱液系統,熱水正緩慢向上遷移至地表。火山口下方,則有一個氣體積聚的儲集層,推動地表以每年約1公分的速度隆起。
好消息是,研究顯示烏圖倫庫火山短期內不太可能爆發,附近居民無需過分擔憂。
美國康乃爾大學地球物理學家普里查德(Matthew Pritchard)表示:「人們常認為不具噴發危機的的火山『無趣』,但烏圖倫庫地下的活動顯示,即使表面看似死寂,底下仍在進行液體與氣體的運動。這些活動可能形成礦物儲藏,對科技發展具有潛在經濟價值,例如銅礦的開採。」
普里查德解釋,流體在熔岩中流動時會攜帶礦物,並在特定地點沉積,這些過程可為礦物勘探提供線索。雖然烏圖倫庫短期內不太可能噴發,但其地下活動為科學家提供了即時觀察地質過程的機會。
研究團隊強調,整合多項學科數據與技術,能揭示看似無活動的火山系統的隱藏動態,有助於更精準評估其威脅等級,並了解火山活動如何在數十萬年間持續存在。報告指出:「整合岩石物理與地球物理數據,有助於解析火山岩漿熱液系統的結構,這對火山災害評估至關重要」。
Uturuncu, el “volcán zombi” que no está muerto del todo: científicos revelan las causas de su inquietante actividad#Ciencias #Ciencia #NoticiasDeCienciashttps://t.co/VY41pnu3NO
— La Vida (@LaVidaOrg) April 29, 2025
這次對烏圖倫庫火山的研究,引發學界對休眠或「殭屍火山」關注,特別是此火山正位於最活躍的「太平洋火環帶」(Pacific Ring of Fire)上。
有專家列出幾座持續受到關注的知名火山近期的狀況,期中備受關注的就是同在太平洋火環帶的日本富士山。富士山雖已數百年未曾噴發,但近年地震活動持續增加,科學家正透過地底顯像技術監測岩漿室動態,強化災害預警。而同樣位於太平洋火環帶的印尼托巴火山(Toba),上次大噴發已是約7.4萬年前,現在也為休眠狀態,近期研究聚焦在其地底熱活動與礦物資源潛力。
烏圖倫庫火山的研究,不僅揭示休眠火山的地下奧秘,也為礦物勘探與災害評估提供新視角。隨著多學科研究的進展,科學家將能更精準預測火山行為,保障人類安全並挖掘地質資源的潛在價值。對於玻利維亞當地,烏圖倫庫的「甦醒,」雖不構成立即威脅,但其地下活動,將持續吸引全球科學家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