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中心/綜合報導】今天(4日)是六四事件36週年,北京未能舉辦大型紀念活動,天安門廣場需要提前預約才能進入,街頭盤查變多,維安較平常日更為嚴謹。多個民間團體表示,六四不只是中國歷史悲劇,也是自由世界共同記憶,台灣的自由民主來自台灣人民犧牲與奮鬥,呼籲中國釋放政治良心犯。
台灣民團發聲:銘記歷史 警惕民主危機
反共護台志工聯盟、台灣北社、彭明敏文教基金會、台派聯盟、台灣東突厥斯坦協會、台灣教師聯盟、亞太婦女協會、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香港邊城青年、世代共好協會等民間團體,今天在立法院舉行「銘記六四、聲援中國良心犯、守護民主台灣」記者會。
聯電創辦人、反共護台志工聯盟志工曹興誠說,六四讓大家知道,要極權政府中共,下放權力、允許民主是不可能的,不裂解中共,中國不會有民主;如何裂解中共,就是要在中國各地喚醒中國人的主權意識。中國人應該放棄對中國的幻想,爭取自己的主權,由下而上,由各地方獨立自治,爭回自己的主權。
民進黨立委張雅琳說,1989年6月4日前夕,懷抱民主夢想的中國年輕大學生,帶著笑容走上天安門廣場,卻被坦克及子彈,無情輾碎,再也無法回家,成為不能被提及的歷史、不存在的日子,36年前的六四,可能已經不存在很多人的心中,不能讓六四成為歷史的灰燼,要讓六四成為爭取自由民主的火炬。
北社副社長羅浚晅表示,六四是中國歷史的傷口,更是自由世界共同的傷痛。36年來,中共沒有反省,還擴大打壓異己,關押政治犯,壓制香港自由。六四36週年的這天,除了聲援中國與港澳良心犯,也要呼籲各界正視台灣民主生活體制面臨嚴峻的內部危機。
彭明敏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楊黃美幸表示,台灣在歷經將近40年的戒嚴後,才獲得令世界讚揚的民主,對於孤軍奮鬥的人權鬥士,國內外的聲援是重要的鼓舞,自由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人民奮鬥而來,呼籲中國釋放所有政治良心犯,也希望有一天,北京天安門廣場能像台北的凱達格蘭大道一樣,成為人民表達自由的地方。

北京高壓維穩 網路審查嚴密
《中央社》報導,六四36週年的這天,天安門廣場一如既往的熱鬧,遊人如織。記者實地走訪,從天安門東地鐵站出口、進入天安門廣場,平日不一定需要經過證件與人臉辨識查證,但今天需要一一排隊查驗,出入口擠滿人潮。以往持台胞證都是「人工」看過審查,今天則是需經過查證機器驗證及人臉拍照才能步出地鐵口。
現場保安人員表示,北京天安門廣場需提前一天預約才能進入,天安門城樓在整修當中。在六四事件36週年的這一天,原本就已經戒備森嚴的城市,維安再升級,市區一些路口警力增多,盤查往來的民眾。
市區天橋出現「看橋員」,兩人一組檢視往來的民眾,避免再出現「四通橋橫幅事件」。地下道路口也戒備嚴謹,橫越長安大街的地下道口,就有一排維安人員站崗,有些人穿著武警制服,有些人身一身黑衣,約10人守在地下道口。
中國網路審查系統嚴審關於六四的提問。許多網友在社群平台X分享截圖,詢問中國的AI機器人深度求索(DeepSeek)今天是幾月幾號?DeepSeek多半只會回應:「你好,這個問題我暫時無法回答,讓我們換個話題再聊聊吧。」
在六四的前夕,2日的天安門廣場清晨升旗儀式,一名男子從觀眾區突然翻越隔離柵欄直衝升旗台,隨後遭到多名維安人員撲倒並帶走。



除了中國大陸以外,香港也不能再舉辦悼念活動,台灣將於4日晚間在自由廣場舉行紀念晚會。
賴清德總統:保存真相 拒絕遺忘
另外,總統賴清德今天表示,36年前的6月4日,中國發生舉世注目的天安門事件。在全球民主浪潮下,無數青年學子走上街頭,勇氣與責任感,為人類追求理想的行動,留下深刻的見證。對於人權理念的堅持,是台灣與全球民主社會共享的價值,跨越了不同世代、國族與疆界;每年的六四,台灣社會都基於普世價值,點亮紀念的燭光。
賴清德說,紀念六四天安門事件,不只為了悼念歷史,更是為了延續這段記憶。威權政府,往往對歷史選擇噤聲與遺忘;民主社會,則是選擇保存真相,拒絕遺忘那些為人權理念付出的人及他們懷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