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台源、李宥妍、洪俊傑/桃園報導】民俗信仰建醮的「醮壇」也可以很科幻?桃園龍潭的信仰中心龍元宮,今年建廟200週年,目前四周已搭起五座醮壇,為下週圓醮大典做好準備。其中,台三線上鄰近龍潭大池的「天師壇」,打破醮壇圖案描繪民俗典故的傳統,用現代感十足的動漫筆觸,勾勒對台灣客家的魔幻想像。執行這次「客庄醮壇美學」策展的龍潭青年邱子軒說,「台灣各庄都有非常豐沛的創作能量,希望這個嘗試能鼓勵其他年輕人、藝術家與宮廟合作,用醮壇述說屬於地方故事。」
這座三層、15公尺高的醮壇,遠遠望去看似與其他醮壇無異,不過近看醮壇每一塊飾板、鐘鼓樓都是動漫畫風。晚上點燈後,藍、綠、紫、橘、黃、黑的色塊繽紛交錯,機甲風格人物打扮、搭配傳統醮壇的畫棟雕梁,站在壇前彷彿來到科幻異世界。
壇頂的「張天師」用天空最絢爛的彩虹為發想,手中握的是科幻感十足的光劍,背後有著彩虹光環。仔細看,牌樓上的張天師特別標註客語拼音,左右兩側的鐘鼓樓也序用客家字與拼音寫著「煞猛、打拚」、「硬頸、精神」。
醮壇第二層由左至右是「浪漫台三線」、「靚靚六堆」與「幸福台九線」。浪漫台三線以紫粉色系與東方美人茶發想,人物揹著台三線上的葡萄、草莓與柑橘等物產,背景是茶葉、茶園的線條圖案;靚靚六堆的設計採用紅色系,從歷史上保衛鄉土的無名英雄出發,手上多了保鄉衛土的刀槍與旗幟,背景是六堆的大武山;幸福台九線則是選擇稻米金黃色系,除了傳統的斗笠,人物的手上拿著稻米、身穿原住民圖騰服飾,背後是稻葉與花東縱谷稻田。
醮壇第三層左側寫了「遷徙——聽天由命」、「拓荒——安身立命」,人物用山水藍綠、科幻結合清代移民造型,訴說先民渡過黑水溝打拚的故事;右側寫著「扎根——樂天知命」、「壯闊——同舟共命」,色彩則是藍紫色,人物的面罩上的「叉叉」與手中的鐵絲,暗示早年二二八事件與禁說母語的政策。
每張插圖也隱藏著小巧思,例如台三線人物頭上布巾寫上客家的拼音簡稱「HK」,台九線衣服臂章是「米」字形,另外還有「臺」、「魂」等字樣。
此外,兩側鐘鼓樓,上面畫的是龍潭出生的台灣文學之母鍾肇政,以及台灣民謠之父鄧雨賢,樓內分別寫著「大河浩蕩」與「四月望雨」,連結龍潭地方的文化與故事。
天師壇主委廖經華,不僅是講客廣播電臺主持人,也是桃園市張廖簡宗親會龍潭分會長。他接受《客新聞》訪問時解釋,天師壇的主祀者張天師本名張道陵,是正一道的創始者,也因此主祀神農大帝的龍元宮,在12月2日至6日期間舉辦的「建廟200週年慶成祈安圓醮」,五大醮壇之一的天師壇,循例由張廖簡宗親會籌辦。
龍元宮圓醮的五大醮壇包括:天師壇(張天師)、北帝壇(北極玄天上帝)、先師壇(爐公先師、荷葉先師、巧聖先師)、觀音壇(觀音菩薩)、福德壇(福德正神)與天公壇(玉皇大帝),希望透過建醮祈福,感謝神農大帝保佑地方平安、風調雨順。
廖經華用日本動漫的「結界守護師」來形容張天師,「那種結界可能不是實體結界」,因為在道教科儀祭祀中,張天師有斬妖除魔、趨吉避凶的強大能力,負責處理範圍內所有不好的事物。這次天師壇與桃園市龍潭文風造庄聯盟合作,再加上中央客家委員會的支持,結合地方青年的創意,希望讓新一代的客家人認識宗教文化的同時,也重拾客庄的記憶。
廖經華解釋,龍潭前一次大規模的建醮已是28年前,現今能參考的資料、意見已不多,許多朋友對這件事都是鼓勵與支持,「你就做吧」,包括長輩、年輕朋友給的意見回饋都非常正向,「很酷、沒看過這麼特別的醮壇。」
由於建醮往往只見於新廟落成、廟宇翻新或者重大活動,對於這次前創意十足的建醮,廖經華直言,「上一次建醮我才8歲,我希望28年後的孩子們,會想起他們8歲時的家鄉辦過這件事情,還會想起有個很特別、有卡通、動漫圖案,有很帥的張天師、長得很不一樣的醮壇。」
「或許他們會忘記活動的細節,但他們會記得有一場很棒的活動、特別的醮壇,記得這件事曾經發生在龍潭這個客庄。」廖經華說。
這次客庄醮壇美學創作計畫的策展人邱子軒受訪時提到,建醮是百年傳統,過往很少人觸碰,更沒有大幅改造佈景的案例,「但我們認為這是很好的宣傳載體,可以說龍潭的故事。」他認為這次嘗試後,或許可以起示範作用,因為台灣各庄都有建醮活動,但形式大同小異,希望能藉此鼓勵各鄉鎮的藝術家與年輕人,可以和宮廟合作,用醮壇述說在地的故事。
邱子軒說,這次的美學設計由楊梅客庄出身的青年插畫家黃郁芳操刀,邀請新竹新埔民俗藝術商行師傅劉保志負責硬體搭建。劉保志師傅非常熱情與支持,雙方來回討論可以改造的地方,最終決定保留中間科儀祭祀的空間,利用周遭各層空間,呈現一幅幅生動且富有詩意的台灣本土文化畫卷。
龍潭龍元宮圓醮活動將於11月30日舉辦遶境祈福安座盛典,下午6點舉行天師壇點燈儀式與辦平安晚宴;12月1日龍潭愛樂管弦樂團演出、12月2日景勝戲劇團酬神大戲、12月3日客家音樂演唱會、12月4日招財祈虎之夜、12月6日花火之夜,邀請成真火舞團及阿卡貝拉演出的留聲樂團,最後則以5分鐘的煙火閉幕,相關資訊可於臉書搜尋龍潭龍元宮、神龍鬧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