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世宏
畢業於倫敦政經學院,立志不做大官,也不做大事。平日最喜歡做的事是閱讀、思考和寫作。最大的缺點是「好為人師」。目前持續關注傳播政策、平台問責、中國傳媒、新聞業永續發展與數位轉型、和平新聞學(peace journalism)、氣候新聞學(climate journalism)及人工智慧(AI)等研究主題。
AI技術不僅在台灣的客語保存上發揮作用,也逐漸成為全球各地瀕危語言的救星。例如,在加拿大,AI技術被用來記錄和保存原住民語言,這些語言面臨消失的危機。透過AI語音辨識、語音合成技術,更有機會讓年輕世代學習和使用這些母語,從而實現文化傳承 。
IBM Research的研究指出,AI能夠透過收集、分析和生成語言數據,進一步輔助瀕危語言的保存和學習。此一技術的核心在於AI模型可以自動處理大量語料,並透過深度學習進行語音合成,模擬出接近母語使用者的語音品質 。
然而,AI技術的應用並非全然無懈可擊。許多小語種語言社群缺乏必要的技術資源,或許難以更快地在全球AI技術浪潮中受益。這也意味著在技術發展過程中,我們必須關注技術資源的分配公平性,以確保這些瀕危語言及其族群不會淪為新科技的邊緣人 。
因此,儘管AI在語言保存中展現出巨大潛力,但其在應用中的局限性也不容忽視。首先,AI技術的發展有賴於龐大的數據,但像客語這樣的少數族群語言,數據相對稀少。若想建立一個高品質的語音模型,需要大量的語音數據進行訓練,然而,這些數據並非隨手可得。即便是現有的語音資料庫,許多腔調仍未被充分涵蓋,以至於限制了AI應用的廣度和深度 。
其次,AI技術本質上是一種工具,儘管它可以模仿語音、生成文字,但它無法替代人類的情感交流和文化理解。語言的學習不只是詞彙和語法的掌握,更涉及文化內涵和情感的傳遞。正如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智能系統研究所教授廖元甫所指出的,AI無法取代語言教師,因為它缺乏創造力和人性化的教學回饋。
AI技術為語言保存帶來了無限可能,但技術的成功應用仍取決於社群、政策和技術之間的密切合作。未來,隨著AI技術的逐漸成熟,語音辨識和語音合成技術將能夠涵蓋更多語言變體,並提供更高精確度的語音生成,而這對具有多重腔調的語言如客語尤為重要。
此外,多模態AI技術的發展將為語言學習提供更豐富的體驗。例如,虛擬實境(VR)和擴增實境(AR)技術可以與語言學習結合,創造出更具「沉浸式」體驗的語言環境,讓有心學習客語的人得以在模擬的客家莊學習客語,從而更深入地理解語言背後的文化脈絡。
同時,AI技術也可應用於更多的日常生活場景中,增進語言的實用性。例如,智慧生活家居設備和語音助手可以內建客語選項,讓使用者能夠以客語進行日常操作,類似的實際應用方式既能提升語言的生活化程度,也可促進語言的自然傳承 。
AI技術應用符合聯合國的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尤其是優質教育(SDG 4)和減少不平等(SDG 10)。語言的多樣性是全球文化的寶貴資源,透過AI技術保存和傳承這些語言,能夠促進社會的多元性和包容性。未來,AI技術將繼續發展,語言保存的方式也將更加多樣化和精確化。我們期盼,透過科技與文化的結合,瀕危語言的未來不是消逝,而是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