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中心/綜合報導】立法院會今天(9日)三讀表決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勞動節改為全國放假;,國定假日新增小年夜、9月28日孔子誕辰紀念日(教師節)、10月25日台灣光復暨金門古寧頭大捷紀念日、12月25日行憲紀念日等4天。未來春節假期將保證有7天連假起跳,最多可達到10天。
一年新增4天國定假日,勞動節改成全國放假,公教團體、觀光旅遊業大表歡迎,公教團體更認為是遲來的正義,但是工商團體則呼籲,希望政府相關部會提供必要的配套措施,協助企業順利因應。
過去五一勞動節,教師、公務人員不能放假,公教團體抗爭多年。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侯俊良指出,勞動節是象徵世界各國勞動者團結、顯勞動神聖價值的節日,過去因一紙法規命令,讓某些不適用勞基法的受僱者被排除,造成分化,今天區分彼此的高牆終於被推倒了。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理事長林碩杰也表示,過去勞動節「差別式放假」,包括私立幼兒園、保母等都能放假,教師卻不能,導致教師子女無人照顧。如今立法院三讀通過,照顧教育界的基層工作者,希望總統府儘速公布實施。他指出,孔子誕辰紀念日(教師節)不能休假,「尊榮感」被剝奪,立院三讀通過教師節放假,讓全國教師「剛開始覺得有被尊重」。
國內多家觀光旅遊業者,對於新增國定假日也表示樂觀其成,「放假就是利多」,認為這將帶動國內外旅遊買氣,一起把餅做大,為整體觀光產業帶來正面效應。
但工商協進表示,大幅增加國定假日天數,對國內產業,特別是依賴排班、趕工或面臨國際競爭的製造業、服務業及眾多中小企業,勢將增加營運成本增加與生產排程調整挑戰,額外的成本負擔恐削弱企業的競爭力及應變彈性。呼籲政府相關部會提供必要的配套措施,協助企業順利因應。例如,提供租稅優惠或補助方案、加強產業轉型輔導、簡化排班與加班規定的解釋與適用,協助企業更有效率地管理人力資源等,降低對企業營運的衝擊。
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表示,多放5天假,企業的營運成本一定會增加,企業現在應對美國對等關稅、新台幣升值、全球消費不振,今年可能會面臨大幅虧損。建議政府增加「因應美國關稅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補助經費,至少增加1倍,以協助企業度過難關;並建議政府應降低企業的負擔,包括檢討盤點可以調降的進口關稅,尤其是原物料的進口關稅,另調降營所稅以及取消民生用品類貨物稅及印花稅等。
現行《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僅屬行政命令層級,民眾黨立法院黨團、國民黨立委牛煦庭與無黨籍立委高金素梅等立委,提案將實施辦法提升為法律位階。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3月31日初審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草案,針對哪些日期該訂為紀念日及節日,以及是否該放假等,朝野立委仍未達共識,關鍵條文全數保留送朝野協商。朝野黨團歷經4月30日、5月8日兩次黨團協商,仍未有共識,立法院長韓國瑜8日裁示,後續依議事規則處理。
立法院會今天在國民黨團、民眾黨團以人數優勢下,表決三讀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現行國定假日共11天,有關紀念日及節日放假日期,三讀通過條文較現行《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新增4+1天放假日,分別是小年夜、9月28日孔子誕辰紀念日、10月25日台灣光復暨金門古寧頭大捷紀念日、12月25日行憲紀念日等放假一天。而勞動節則從僅勞工放假,改為全國放假。
現行除夕加春節共4天假期,修法後小年夜也放假,如果再加上週六、週日,未來春節假期將保證有7天連假起跳,最多可達到10天。
另外,三讀條文也明定,原住民族歲時祭儀,由現行原民會公告放假1天,改為由原住民依其族別歲時祭儀,擇定3日放假。
三讀條文也較《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增訂3月21日民族平等紀念日、4月7日言論自由日、6月16日原住民族抵抗日、8月1日原住民族日、8月15日終戰紀念日、8月23日八二三紀念日、9月21日國家防災日、10月25日台灣光復暨金門古寧頭大捷紀念日、12月28日全國客家日。
另外,節日的部分也增訂:農曆7月15日中元節、農曆9月9日重陽節、小年夜、1月19日消防節、立春日農民節、3月30日國際醫師節、農曆4月8日佛陀誕辰日、5月12日國際護理師節、5月第2個星期日母親節、6月5日環境日、6月8日國家海洋日、6月15日警察節、7月1日漁民節、8月8日父親節、8月第4個星期日祖父母節、9月9日國民體育日、11月8日海巡節、12月3日身心障礙者日、12月10日人權日、12月18日移民日。
三讀條文也明定,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的實施日期自總統公布日施行。也就是說,今年下半年將新增3天國定假日,分別是9月28日孔子誕辰紀念日、10月25日台灣光復暨金門古寧頭大捷紀念日、12月25日行憲紀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