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依璇、洪藝晅、洪俊傑/高雄報導】一場起於反水庫、卻永無止盡的社會運動,30年後感動依舊。適逢美濃愛鄉協進會(Meinung People’s Association)成立30週年,生祥樂隊「種樹與野生」巡迴演唱會今(1)日來到高雄美濃場,在愛鄉協進會紀念餐會前,用音樂唱出對家鄉的愛。
出身美濃的林生祥回到創作起點,他說,從1994年認識美濃愛鄉協進會,一起走過30年頭,要感謝許多社會運動、政治運動和生態保育團體。「30年來發生很多事,還好現在我們一起在這裡。」
生祥樂隊今(1)日在美濃國中體育館開唱,演出〈種樹〉、〈野生〉、〈我的卡肖〉、〈媽媽我們來跳舞〉、〈給美濃的情歌〉等多首歌曲,全場座無虛席,歌迷聽眾聽著音樂一邊揮手、一邊打節拍,也有許多人跟著唱跳,現場氣氛熱絡又溫馨。
此次演唱會融化大家的特別嘉賓是龍肚國小的小學生們,小小身軀們站在台上,嘹亮的合唱聲卻傳遞大大能量。在食農教育耕耘有成的龍肚國小和生祥樂隊一同演唱〈蒔禾歌〉,最後齊聲用客語喊出:「感謝大家,有閒來尞」,全場拍手叫好。
在演唱會的尾聲,大家依依不捨喊著「安可、安可」,生祥樂隊也在觀眾的千呼萬喚之下,演出可愛的〈毛豆之歌〉,唱出美濃、旗山一帶種植綠金「毛豆」的故事。
在生祥樂隊登場前,美濃後生陳俊名的暖場演出也令人驚艷。剛畢業的他,返鄉投入社區工作,參與策劃執行地方藝文活,也持續發表音樂創作。他今天毫無怯場,以招牌穩健台風和青春無敵的微笑,迷倒了台下觀眾,是在地人認可的美濃湖畔好青年。
曾任環境保護署副署長的環境法律師詹順貴,也是生祥樂隊的大粉絲,他表示常常參加社會運動,「聽他們的歌都會熱血沸騰」。他說,聽生祥樂隊的歌已經十幾年,總是可以從中得到不同的感動。他指出,有別一般流行樂,生祥樂隊的創作常結合許多時事議題,從最早的反美濃水庫運動、反後勁五輕到反核等等。
針對美濃愛鄉協進會邁入30週年,詹順貴認為很不簡單,他說「一個協進會可以為在地家鄉持續努力30年,還舉辦一個盛大的週年活動,讓人覺得可以期待下一個30年。」
現場聽眾李夙婷說,關注生祥樂隊已經有3、4年了,平時她常自己一個人聽音樂會,這次是第一次帶著先生和小孩一起聽生祥樂隊的演唱會。對她來說,聽音樂除了音樂性本身之外,也會關注歌曲和地方的連結及對議題的看法。
「音樂本身就具有串聯、連結性」,在高雄的實驗小學任教的李夙婷說,學校跟土地的連結也很多,教育和音樂雖然不同領域,不過大家關注的事情是一樣的。她認為用音樂講述土地、開發和自然環境的故事,「會有感動在裡面,很喜歡。」
「種樹與野生」演唱會,美濃場與在地組織美濃愛鄉協進會共同主辦,回溯專輯《種樹》與《野生》的創作起點美濃,是召喚林生祥與樂團筆手鍾永豐返鄉的源頭。生祥樂隊表示,在愛鄉協進會成立的30個年頭裡,有一群人投入「一場起於反水庫卻永無止盡的社區運動」, 一個個故事從這裡展開,許多生命因而交會、串連,如同縱橫水系的川道上匯聚交織,多年相互疊積孕生的養分,滋長成一棵盤根錯節的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