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我們
  • 隱私權
  • 服務條款
  • 聯絡我們
  • 講客電臺
  • 國客兒
  • 客傳會
訂閱我們
2023年1月31日星期二
客新聞 HakkaNews
20223hakka"
  • 熱門
  • 焦點
  • 要聞
  • 生活
  • 話題
  • 專欄
  • 專題
  • 國際
  • 新聞學客語
  • 寫客文
  • 客人誌
  • 客童話
  • 客庄
  • 3C
    • 客站
  • 美食
  • 玩樂
  • 客影
  • 藝所
  • 饒平
  • 詔安
  • 烏克蘭
  • 1786平民戰士
  • 向原民學習
沒有結果
View All Result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
  • 服務條款
  • 聯絡我們
  • 講客電臺
  • 國客兒
  • 客傳會
沒有結果
View All Result
客新聞 HakkaNews
沒有結果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焦點
  • 要聞
  • 生活
  • 話題
  • 專欄
  • 專題
  • 國際
  • 新聞學客語
  • 寫客文
  • 客人誌
  • 客童話
  • 客庄
  • 3C
  • 美食
  • 玩樂
  • 客影
  • 藝所
  • 饒平
  • 詔安
  • 烏克蘭
  • 1786平民戰士
  • 向原民學習
首頁 要聞

台灣語言政策「從零分到接近滿分」 學者:下一步讓講客語變得有用

全國客家日

李 台源 by 李 台源
2022 年 12 月 28 日
in 客傳會, 專題, 焦點, 要聞, 講客電臺新聞
閱讀時間: 1 分鐘
A A
台灣語言政策「從零分到接近滿分」 學者:下一步讓講客語變得有用

台灣語言政策不斷開放走向多元,學者稱下一步要讓說客語變得有用。

分享到臉書分享到Twitter分享到Line

【李台源、蘇佑昇、范修語、洪俊傑、宋佩遙/台北報導】客家委員會首度自今年起,將「全國客家日」改在12月28日「還我母語運動」同一天,今日在台北集思交通部會議中心舉辦客家政策論壇,邀請到台灣投入客語社區營造的國立台東大學華語學系張學謙教授,回顧台灣的母語推動過程「從零分變成現在接近滿分」,客語也從禁止的方言變成國家語言,如同還我母語運動主要精神:「還我母語運動係大家都可以參加个活動」,把全國客家日放在12月28日特別有意義。

張學謙教授以「邁向族群主流化的多元台灣」為主題進行專題演講,介紹台灣「母語到國家語言」的過程,他指出,1988年12月28日客家人發起還我母語運動,影響台灣母語運動發展,對於後續各族群爭取語言權力造成很大的改變,如同聯合國1999年將「孟加拉語言運動」的2月1日訂為「國際母語日」一樣,他進一步認為,若將「還我母語運動」的日子當作台灣母語運動日會更合適。

張學謙說,台灣作為一個多元一體的國家,多元族群是我們寶貴的資源,這些資源在過去是被當成「必須消滅的問題」,後來意識慢慢覺醒後,我們把它當作「平平都是人,大家應該享有的權利」。這個進展制度化後,必須爭取法律承認,因此通過《客家基本法》、《國家語言發展法》等等。

張學謙將台灣母語運動歸納成三個階段,包括「錯誤」、「覺醒」以及「修補錯誤」。他引用早期立委穆超的說法:「說方言是落後的人,難登大雅之堂,講國語、用國語寫很好的文字,是中國人的基本條件。」打壓非中國話的其他語言、列為方言,然後消滅這些族群文化。他說,過去台灣不同族群、語言都經歷過這個錯誤、打壓,是台灣人共同的經驗。

張學謙指出,還我母語運動的三大訴求中,有兩項與傳播媒體有關。范修語攝

由於當時意識形態洗腦甚至用處罰的方式推動,包括最近榮獲厄瓜多國際詩人獎的曾貴海醫師便批評,這是要消滅客家話、消滅客家人。張學謙引用調查數據指出,50歲以上的民眾有40%都受過政策處罰,或是被告知不能講客家話;1956年禁止各學校使用方言,違者罰一塊錢並掛狗牌;《廣播電視法》第20條更規定,電臺對國內廣播播音語言應以國語為主,方言應逐年減少。

張學謙依據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政府對語言政策的態度」分為0到5級分,張學謙說:「解嚴前對語言政策的態度,屬於0至3等級,其中在禁止母語的教育權、使用權、傳播權,甚至是屬於第0級。」經過解嚴後民主化的覺醒,經過客家族群在1988年12月28日發起的還我母語運動首度走上街頭,客家人感受到客語正在急遽流失,以及「平平都是人,為什麼我的語言不能在學校講、電視上播放,不僅有限制甚至還要被處罰?」

張學謙說,當時3項訴求包括「全面開放客語電視節目」、「修改《廣電法》20條對方言之限制條款為保障條款」以及「建立多元開放的語言政策」,三大訴求中,有兩項與傳播媒體有關,明確要求要將《廣電法》20條廢除並改為保障條款。

張學謙說,台灣母語運動第三階段是「修補錯誤」,以「語言權力修補語言冤屈造成的語言流失,基於語言為權力和資源進行語言復振。」他引用克里斯托(David Crystal)《語言的死亡》的內容:「提高瀕危語言的族群在支配族群眼裡的法律地位,復興瀕危語言的運動才會有所進展」。

比較還我母語運動後台灣語言政策動機,可以看到過去是語言歧視主義、剝奪母語使用、中國民族主義、獨尊華語,貶低本土語言為方言,轉變成維護弱勢族群語言權利、多元文化主義,重視差異,將差異納入公領域,提升母語為本土語言等。

張學謙也列舉語言多元開放的時間軸,從1993年刪除廣電法方言限制到2019年制定《國家語言發展法》,包括2018年《客家語言基本法》明定客語為國家語言,其實比《國家語言發展法》還早。

「母語成為國家語言時代,意義在於我們過去不當的語言政策導致母語流失,我們復振要有法律保障,這就是國家語言發展法,它提供復振母語所需資源、制度性的支持,客家基本法也一樣,以法律保障客家語言,從過去高、低之分爬升成國家語言,得到國家的承認。」張學謙說。

張學謙說,以現今官方重視客語權利制度保障,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語言政策態度等級評分來說,已經從禁止使用、同化的0級,成長到4至5級之間,在理念上我們已經是第5級,但公領域使用還是不夠,「從0分到現在接近滿分,這就是我們取得的發展。」

不過張學謙也說,由上而下的政策其實還不足夠,必須在「草根上」有所動動,透過家庭、社區、學校復振客語,他引用學者Fennell的說法,必須靠族群自我的力量才能得救,當族群成員有意願阻止語言衰退、爭取制度、取得經費支持,妥善應用並積極行動,語言復振才能夠成功。

包括客委會推行客語社區營造、客語家庭相關作為,都是在草根上面的作為;同時也必須找尋有熱情、能力與行動力的人,共同推行客語復興與傳承,最重要的是要提升大家的意願與動機,需要有熱情的人 。

「所有的運動中,母語運動最簡單,靠一張嘴就好。」張學謙說,母語社區中最重要的是人,需要一個領導人帶領大家往前衝,如同語言復振大師菲什曼(Joshua Fishman )的父親對年輕的菲什曼不斷提問:「你今天為母語做了什麼?」

張學謙用「Masasipadang、共下、做伙復興母語!」這句話為演講作結,Masasipadang是原住民語,「共下、做伙」分別是客語與福佬語,他說聯合國提倡還我母語運動主題就是多元、無國界的想法,台灣就是這樣的國家,國家與族群也沒什麼界線,互相學習絕對做的到的,如同還我母語運動的文宣寫到:「還我母語運動係大家都可以參加个活動」。

王俐容教授探討台灣是否有可能出現一個多語環境?范修語攝

與談的王俐容教授也呼應張學謙的說法,認為「語言就是人權」,與大家討論「台灣是否有可能出現一個多語環境?」她認為多語的環境讓大家自然學習相當重要,若只是幾堂課程,學生自然不會去使用;現今很多學校推動多語課程,如一週一族群,學校的大家一起學習族語、客語;政府也應系統調查、研究,「哪些因素讓大家不好意思說母語?」

王俐容以自身舉例,來自台南的她,18歲到台北讀書,儘管她的母語是福佬語,但她其實不會說,但卻仍被同學笑說講話有閩南腔、台南腔,這是令人相當難過的事「也相信社會上還有許多這種創傷案例」。

她說,在公共空間也可以透過道路或建築名稱呈現多元族群以及語言,讓大家可以重新找回語言,例如當初介壽路改名叫「凱達格蘭大道」就是一個案例;另外,媒體傳播同樣是相當重要的一部分,包括《茶金》與《斯卡羅》等等,若將語言產業化、提升產值,讓講客語也有用處,可以用來工作,將有更大的誘因鼓勵學生學習客語。

全國客家日首度在還我母語日舉辦 楊長鎮:盼組客家國家隊打入主流化

客語AI機器人首亮相 語言數位資料庫讓客語進入元宇宙

客家兒童合唱團天籟演出 現場百人簽署「講客宣言」

Tags: 全國客家日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客家委員會張學謙楊長鎮王俐容
加入好友
上一篇

北捷市府站口跨年設淨空緩衝區 防樓梯上推擠

下一篇

「新冠、流感、支氣管炎」三疾病同時大流行 法國醫生罷工爭取改善待遇

RelatedPosts

陳建仁:閣揆是人生最後公職,服務民眾就是共同信仰
話題

《講客三分鐘新聞》明起增至8節播報 8年輕主播開春上陣

2023 年 1 月 31 日
客委會外譯文學計畫今發表! 精彩客家文學正式與世界文壇連結
新聞學客語

客委會外譯文學計畫今發表! 精彩客家文學正式與世界文壇連結

2023 年 1 月 31 日
周江杰出任客委會副主委 經濟學者李淳接外交部政次
要聞

周江杰出任客委會副主委 經濟學者李淳接外交部政次

2023 年 1 月 30 日
下一篇
「新冠、流感、支氣管炎」三疾病同時大流行 法國醫生罷工爭取改善待遇

「新冠、流感、支氣管炎」三疾病同時大流行 法國醫生罷工爭取改善待遇

俄前總統前衛預言「美爆內戰、馬斯克當選總統」 馬斯克譏:史詩級荒謬!

俄前總統前衛預言「美爆內戰、馬斯克當選總統」 馬斯克譏:史詩級荒謬!

歡迎討論或留言給我們:

1786平民戰士 1786平民戰士 1786平民戰士

☑ 訂閱並追蹤我們的臉書

♨ 熱門新聞

  • 【苗栗火旁龍】禾豐龍藝三連霸 評審「融合傳統與競技、人龍默契絕佳」

    【苗栗火旁龍】禾豐龍藝三連霸 評審「融合傳統與競技、人龍默契絕佳」

    72 分享數
    分享 29 Tweet 18
  • 【苗栗火旁龍】聯合文觀系女龍珠手驚豔全場 三義龍藝蜘蛛人龍珠創新吸睛

    34 分享數
    分享 14 Tweet 9
  • 《講客三分鐘新聞》明起增至8節播報 8年輕主播開春上陣

    11 分享數
    分享 4 Tweet 3
  • 客家動畫再傳捷報! 《阿太个願望》入選美國牛津電影節

    13 分享數
    分享 5 Tweet 3
  • 一定要去!桃園燈會2月1日富岡開展 特色水域燈區超魔幻

    10 分享數
    分享 4 Tweet 3
  • 用「黃金比例」挑選全宇宙最帥男子 美國隊長、雷神、蝙蝠俠全入榜

    10 分享數
    分享 4 Tweet 3
  • 周江杰出任客委會副主委 經濟學者李淳接外交部政次

    8 分享數
    分享 3 Tweet 2
  • 【苗栗火旁龍】火旁龍25週年炸翻苗栗 週末超震撼炮仗威力等你來體驗

    7 分享數
    分享 3 Tweet 2
  • 內閣完整名單一次看 陳建仁組閣四大原則曝光

    6 分享數
    分享 2 Tweet 2
  • 本週將公布防疫五大新措施、室內口罩鬆綁規範

    4 分享數
    分享 2 Tweet 1

新聞來一客

新臺幣、新台幣、鈔票、現金、6000元
要聞

6000元何時領?陳建仁曝最快要4月 「盼朝野快速通過特別條例」

2023 年 1 月 31 日
超可愛驚奇大發現!火星上有熊五官清晰可見
話題

超可愛驚奇大發現!火星上有熊五官清晰可見

2023 年 1 月 31 日
交通部擬提高裁罰 汽、機車斑馬線不讓行人一律罰3600
生活

交通部擬提高裁罰 汽、機車斑馬線不讓行人一律罰3600

2023 年 1 月 31 日
陳建仁:閣揆是人生最後公職,服務民眾就是共同信仰
話題

《講客三分鐘新聞》明起增至8節播報 8年輕主播開春上陣

2023 年 1 月 31 日
陳建仁:閣揆是人生最後公職,服務民眾就是共同信仰
要聞

陳建仁:閣揆是人生最後公職,服務民眾就是共同信仰

2023 年 1 月 31 日
客委會外譯文學計畫今發表! 精彩客家文學正式與世界文壇連結
新聞學客語

客委會外譯文學計畫今發表! 精彩客家文學正式與世界文壇連結

2023 年 1 月 31 日

關於我們

財團法人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簡稱客傳會,是中華民國公共媒體機構之一,由客家委員會資助,2019年成立;目的在經營文化傳播媒體事業,並傳承客家文化教育,基金會旗下有經營講客廣播電臺(Hakka Radio),是台灣第一個全國性的客語廣播電台,擁有台灣最多客語節目的音檔,以及最豐富的線上隨選收聽 (AOD),每日播報五節全客語新聞。

客傳會 2022 年新成立的客新聞 (Hakka News),屬於客傳會旗下的客家新聞傳媒平台。透過報導海內外重要新聞、客庄大小事,連結客家,期待更多人共下看見客家的美好。

歡迎在網路上追蹤與訂閱我們

推薦閱讀

肢解560具遺體盜賣器官 美國惡劣殯葬業母女判囚20年

肢解560具遺體盜賣器官 美國惡劣殯葬業母女判囚20年

2023 年 1 月 4 日
蘋果無預警推M2版iPad Pro售價漲3000元!iPad 10相機升級漲4000元

蘋果無預警推M2版iPad Pro售價漲3000元!iPad 10相機升級漲4000元

2022 年 10 月 19 日
疫情趨緩 台鐵加開東部幹線新自強號5列次 8/1起恢復全班次運輸

【寫客文】轉屋

2022 年 5 月 16 日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
  • 服務條款
  • 聯絡我們
  • 講客電臺
  • 國客兒
  • 客傳會

Copyright © 2022 客新聞 HakkaNews - 屬於 財團法人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結果
View All Result
  • 客新聞
  • 1786平民戰士
  • 熱門
  • 即時
  • 焦點
  • 要聞
  • 生活
  • 客童話
  • 話題
  • 客庄
  • 專題
  • 藝所
  • 玩樂
  • 美食
  • 一等慶
  • 客站
  • 客影
  • 客人誌
  • 客傳會
  • 隱私權政策
  • 服務條款
  • 關於客新聞 | HakkaNews

Copyright © 2022 客新聞 HakkaNews - 屬於 財團法人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All rights reserved.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Add New Play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