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佑昇、李台源、范修語、宋佩遙、洪俊傑/台北報導】「用一代人救轉客話」是今年全國客家日的主題,客家委員會今天特別在台北集思交通部會議中心,舉辦「全國客家日-客家政策論壇暨紀念活動」,邀請各界參與討論,也向透露在客委會成立即將邁入21年,未來客家政策走向,將有一個全新面貌,結合中央、縣市、鄉鎮地方三級政府單位,組織整合成「客家政策國家隊」,將客家走入主流化。
楊長鎮在開幕致詞上表示,今年初宣布全國客家日訂在12月28日這天,是紀念1988年這場第一次由台灣客家人走上街頭,爭取講母語客家話的社會運動,特別有意義。而原先全國客家日訂在農曆正月20日的客家節慶「天穿日」,但仍有些客庄沒有這個節慶,因此經過多場全國公民審議的會議,在大部分的共識之下,決定將「全國客家日」訂在「還我母語運動」12月28日同天,而「天穿日」就讓回到各客庄習俗,選擇是否需要舉辦「天穿日」活動。
楊長鎮說到去年是客委會成立20周年,這幾年來一直不斷與時俱進調整客家政策,做必要的轉型,像是2021年初,認為有必要加強客語政策推廣,做了組織上的調整,將原文化教育處擴大為語言發展處,文化藝術部分則與傳播結合為藝文傳播處,楊長鎮說:「所有文化傳播部會中,有專門做語文發展的就只有客委會!」
主委楊長鎮也特別向大家解釋,客家政策當中強調客語能力,但「語言能力」這個概念是個人概念,而「講客語」是人與人溝通過程才會產生,因此如何讓客庄的人、甚至非客家人之間,都能在自然而然用客語溝通,進入社區,透過客家語言政策推動,「在主流中看到客家的東西!」邀請全國民眾一起加速推動客家語言文化,迎接客家邁向主流!
今天的全國客家日客家政策論壇,主軸以客語出發,楊長鎮透露,在客委會進行的「110年全國客家人口暨語言基礎資料調查」資料中發現,客家身分認同的人數提高了,但近5年來客語使用能力卻降低8%,這結果向大家預警,也代表「我們沒有全力以赴達到目標!」
楊長鎮要大家反思,第一:在客庄社區中,要用什麼方式讓客語回到生活中?第二:在客家人移民的城市中,如何用虛擬社群方式提升客語使用度?第三:在整個國家環境中,如何讓客語藝文,變成主流社會大家接受的語言。這都是未來要推動客家語言政策的思考方向。
除了客家語言的推動之外,楊長鎮也特別向國人報告,過去客委會補助全國客庄軟硬體建設,大部分是鄉鎮公所、縣市政府根據自己需求提出來的,然後客委會進行個案審查,而這些客庄建設案件,也有可能會有不同部會補助的資源,因此做出來的東西,因為沒有經過充分協調,造成成果不佳「地方建設亂亂的!」。
因此,客委會從今年開始,提出主題式的硬體計畫「建立客庄的在地地景」,透過中央和地方政府資源整合協調,讓大家透過「韌體建設(軟體加硬體)」進一步認識台灣客家先民,例如:在1895年如何團結反抗日本,「保衛國家」是客家人很早就有的台灣意識,未來幾年這種精神更是重要。
另外,客委會也積極蒐集客庄地方上,過去對於客家、對地方有特殊貢獻有甚麼傑出人物,楊長鎮特別舉例,苗栗大湖的客籍作曲家吳勝智,吳盛智可以說是台灣近代客家音樂的開山祖師。透過把這些客家人物、故事讓下一輩的年輕人知道,是身處民主國家的我們,應該要知道的事情。
最後,楊長鎮說,今天除了是慶祝「全國客家日」的日子,雖令人十分擔憂客家語言文化的發展,不過看到大家仍團結一起為客家語言文化推動盡心盡力,「客家還是很有希望的!」。
對此,楊長鎮也誓言會找尋「對的方向!」不斷檢討客家政策,而明年度中央、縣市、鄉鎮地方,共三級政府單位將透過組織整合型式,組成「客家政策國家隊」,「不再是中央辦中央、地方辦地方!」,希望全國客家行政單位資源能分工合作,讓軟體、硬體都有共同網路的概念。同時,楊長鎮也希望各縣市政府能效仿「客語為通行語成效評核優等4連霸」的苗栗縣政府,在推動客家政策時,是由縣長帶頭推動,這樣客家在社會的地位和能見度將能大幅提升!
歡迎討論或留言給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