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我們
  • 隱私權
  • 服務條款
  • 聯絡我們
  • 講客電臺
  • 國客兒
  • 客傳會
訂閱我們
2023年3月23日星期四
客新聞 HakkaNews
20230206-news
  • 熱門
  • 焦點
  • 要聞
    • 土耳其強震
  • 生活
  • 話題
  • 專欄
  • 專題
  • 國際
    • 烏克蘭
  • 新聞學客語
  • 寫客文
  • 客人誌
  • 客童話
  • 客庄
  • 專業客
  • 3C
    • 客站
  • 美食
  • 玩樂
  • 客影
  • 藝所
  • 饒平
  • 詔安
  • 1786平民戰士
  • 向原民學習
沒有結果
看所有最近的文章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
  • 服務條款
  • 聯絡我們
  • 講客電臺
  • 國客兒
  • 客傳會
沒有結果
看所有最近的文章
客新聞 HakkaNews
沒有結果
看所有最近的文章
  • 熱門
  • 焦點
  • 要聞
  • 生活
  • 話題
  • 專欄
  • 專題
  • 國際
  • 新聞學客語
  • 寫客文
  • 客人誌
  • 客童話
  • 客庄
  • 專業客
  • 3C
  • 美食
  • 玩樂
  • 客影
  • 藝所
  • 饒平
  • 詔安
  • 1786平民戰士
  • 向原民學習
首頁 要聞

紀念228凱道辦音樂節 張玉蟬孫女顏訥哽咽:「剩下是我們的事」

李 台源 by 李 台源
2023 年 2 月 28 日
in 焦點, 要聞, 講客電臺新聞
閱讀時間: 1 分鐘
A A
紀念228凱道辦音樂節 張玉蟬孫女顏訥哽咽:「剩下是我們的事」

共生音樂節邀請作家顏訥分享阿婆張玉蟬與阿太張七郎的故事。翻攝共生音樂節臉書

分享到臉書分享到Twitter分享到Line

【李台源/台北報導】二二八事件76周年,台灣共生青年協會在凱達格蘭大道舉辦「共生音樂節」,不僅用音樂紀念76年前所發生的二二八事件,也透過展覽、市集讓大眾理解台灣這片土地上發生的歷史與議題。其中,作家顏訥現身講述自己身為受難者遺族,如何透過阿婆張玉蟬口述阿太張七郎所經歷的這段歷史,數度哽咽的他更對長期向外界敘說家族故事、且於去年12月28日過世的阿婆喊話:「你的工作結束了,剩下來是我們的事。」

第11屆共生音樂節吸引大批民眾前來凱道紀念二二八事件,許多年輕的參與者透過聆聽音樂、逛市集、看展覽,更有不少家長帶著小朋友一同前來瞭解過往歷史,將凱道上的現場擠得水洩不通。主舞台從傍晚開始,依序由裝咖人、看日早晚、雷擎、大象體操、林生祥X大竹研與巴奈等音樂團體登台演出,也邀請詩人李敏勇、立委林昶佐、議員苗博雅短講,分享自己對二二八事件及轉型正義的看法。

主辦單位以「空白與填空」為主題策展,敘述二二八事件發生的背景、衝突經過、情治機關與加害者、家屬追尋真相的故事以及政府機關在轉型正義的作為,空間不大的展區吸引眾多民眾排隊觀展;展區內「真人圖書館」活動,邀請二二八事件受難者李瑞漢之孫女李慧生、張七郎之曾孫女顏訥、王育霖之子王克雄3位受難者家屬現身說法,讓聽眾從家屬們切身、真實的故事反思紀念這起事件的重要性。

其中,顏訥以華語、客語穿插講述阿太張七郎、阿婆張玉蟬,以及家族經歷的這段悲戚過往時數度哽咽,顏訥說,二二八事件發生當下,阿婆張玉蟬只有19歲,但張玉蟬與張七郎遺孀詹金枝用信仰與自己的堅毅撐了過來。他轉述張玉蟬曾說過的話來形容當時在鳳林公墓發現張七郎、張宗仁、張果仁屍體時的景象,「你們沒有看到,你們看到了會哭。」

作家顏訥感慨地向阿婆張玉嬋說,剩下就是我們的事了。翻攝共生音樂節臉書

顏訥說,自己相當慚愧,很晚才開始瞭解發生在自己家中的二二八事件,阿婆張玉蟬沒有和他提過,他自己也沒有問阿婆當初如何挺過來的,都是從訪談與口述歷史瞭解事件經過,「也才開始用政治受難者家屬角度看待歷史,很感謝口述史工作者願意做這些艱難困苦工作。」

顏訥分享,自己第一次看到阿婆在哭,是他與外婆一起錄製客家電視台的二二八系列節目《少了一個之後》,他從錄製現場的螢幕上看到張玉蟬說,「如果有一天我去到天國,會跟爸爸(張七郎)說他這一生沒有對不起張家。」這才讓顏訥發現,「張玉蟬的口吻像一位脆弱的小女孩,或許1947年之後他就停在19歲小女孩的那刻。」

顏訥說,自己多少懷有罪咎感,覺得和阿婆說的不夠多,沒有多聆聽阿婆述說長期的壓抑與委屈,但他也認為,「離災難現場越近,越容易有無法被說明的空白填在那裡,這也是二二八事件的家屬容易發生的事情,自己也在想不去問阿婆家裡發生什麼事情的矛盾在哪裡。」

顏訥說,二二八事件發生後,張家子孫紛紛在阿太詹金枝要求下,離開鳳林的太古巢農園到國外,張玉蟬數度有機會離開,但仍選擇用剩下的生命守護破掉的家園,述說家族的故事。「身為第四代,非常慚愧對這段歷史瞭解的很晚,但總有一些事情可以做、可以挖掘,我要跟外婆說,你的工作結束了,剩下來是我們的事。」

金曲歌手林生祥也在晚間上台演出,他說:「今天是個紀念與悲傷的日子,許多家庭在這天會想起這段傷心的往事」,因此唱起許多與親人有關的歌,林生祥在台上呼籲大家:「有空做一些功課,翻一翻這些歷史,我大學時讀到這段歷史時覺得很震撼,因為教科書都沒有教,這完完全全改變了我對政治的看法,歷史還是很重要的。」

延伸閱讀:【二二八.客家】憶殉道仁醫張七郎 三媳張玉蟬嘆:屈死的

【二二八.客家】憶殉道仁醫張七郎 三媳張玉蟬嘆:屈死的

 

今日下午登場的共生音樂節,許多民眾到凱道一起參與紀念二二八事件。翻攝共生音樂節臉書
共生音樂節以「空白與填空」為主題策展,眾多年輕民眾排隊進場看展。李台源攝
許多音樂團體在共生音樂節接力演出,圖為「大象體操」演出。李台源攝
林生祥呼籲歷史很重要,希望大家能多瞭解二二八這個日子。李台源攝
關鍵字: 二二八事件共生音樂節張七郎張玉蟬顏訥
加入好友
上一篇

台灣業者赴印尼推廣旅遊 高鐵、美食最具吸引力

下一篇

悼念228受難者 陳其邁:歷史做得原諒 做毋得毋記得

RelatedPosts

【寫客文】杜潘芳格對228事件个關懷
寫客文

【寫客文】杜潘芳格對228事件个關懷

2023 年 3 月 18 日
二二八遺族張玉蟬94歲辭世 鳳林教會明辦追思
要聞

二二八遺族張玉蟬94歲辭世 鳳林教會明辦追思

2023 年 1 月 5 日
何來美專欄/馬偕與客家﹕緬懷他走過的苗栗古道
專欄

何來美專欄/馬偕與客家﹕緬懷他走過的苗栗古道

2022 年 5 月 20 日
下一篇
悼念228受難者 陳其邁:歷史做得原諒 做毋得毋記得

悼念228受難者 陳其邁:歷史做得原諒 做毋得毋記得

「對資安構成不能接受的風險」 加拿大公部門設備即起禁用抖音

「對資安構成不能接受的風險」 加拿大公部門設備即起禁用抖音

1786平民戰士 1786平民戰士 1786平民戰士

☑ 訂閱並追蹤我們的臉書

♨ 熱門新聞

  • 全國最早開花! 臺南桐花祭4/9起推2條超夯賞花路線

    全國最早開花! 臺南桐花祭4/9起推2條超夯賞花路線

    27 分享數
    分享 11 Tweet 7
  • 【專業客】人工智慧AI講客靠三箭齊發 從「客語友善環境起步」

    14 分享數
    分享 6 Tweet 4
  • 客人誌/客家啦啦隊女神就愛這一味 靠「它」維持完美身材

    125 分享數
    分享 50 Tweet 31
  • 普發6000元分流登記今開跑 實測3步驟完成登記超順暢

    10 分享數
    分享 4 Tweet 3
  • 一生匠人魂/湖口客庄郵務士戴臣佑 《海角七號》寄出40年前尋人信件

    202 分享數
    分享 81 Tweet 51
  • 秒殺活動!苗栗客家桐花婚禮 本周五開放36對新人限量報名

    5 分享數
    分享 2 Tweet 1
  • 年收百萬台北買房?聯徵中心統計:北市近半數房貸族 年薪不到百萬

    54 分享數
    分享 22 Tweet 14
  • 【數據調查】最愛報「印度神童」排行榜出爐! TVBS奪冠

    83 分享數
    分享 51 Tweet 13
  • 微軟繼OpenAI後再推繪圖平台 AI畫出驚人細節秒當「繪畫大師」

    4 分享數
    分享 2 Tweet 1
  • 【寫客文】晒柿餅係新埔當靚的光景

    4 分享數
    分享 2 Tweet 1

新聞來一客

【寫客文】晒柿餅係新埔當靚的光景
寫客文

【寫客文】水陌桑田變樓房

2023 年 3 月 23 日
新北原民部落大學開課46班 傳授耆老智慧文化
新聞學客語

新北原民部落大學開課46班 傳授耆老智慧文化

2023 年 3 月 22 日
過度開發加上極端氣候 聯合國示警:「全球缺水危機迫在眉睫」
國際

過度開發加上極端氣候 聯合國示警:「全球缺水危機迫在眉睫」

2023 年 3 月 22 日
WBC經典賽/贏了!台灣隊火力全開 11比7擊敗義大利
話題

世界棒球經典賽今落幕 臺灣隊張育成獲選「最佳一壘手」 

2023 年 3 月 22 日
共下坐車.行尞客家
新聞學客語

共下坐車.行尞客家

2023 年 3 月 22 日
菸防法新法實施 展示或販售違法菸品可連續罰
新聞學客語

菸防法新法實施 展示或販售違法菸品可連續罰

2023 年 3 月 22 日

關於我們

財團法人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簡稱客傳會,是中華民國公共媒體機構之一,由客家委員會資助,2019年成立;目的在經營文化傳播媒體事業,並傳承客家文化教育,基金會旗下有經營講客廣播電臺(Hakka Radio),是台灣第一個全國性的客語廣播電臺,擁有台灣最多客語節目的音檔,以及最豐富的線上隨選收聽 (AOD),每日播報八節全客語新聞。

客傳會 2022 年新成立的客新聞 (Hakka News),屬於客傳會旗下的客家新聞傳媒平台。透過報導海內外重要新聞、客庄大小事,連結客家,期待更多人共下看見客家的美好。

歡迎在網路上追蹤與訂閱我們

推薦閱讀

自由車環台賽逾665公里/中華隊馮俊凱領軍 誓言留下冠軍衫!

自由車環台賽逾665公里/中華隊馮俊凱領軍 誓言留下冠軍衫!

2022 年 9 月 30 日
下週汽柴油估降1角 95汽油將跌破32元大關

下週汽柴油估降1角 95汽油將跌破32元大關

2022 年 4 月 29 日
郵局開缺1397名 月領3.88萬起

郵局開缺1397名 月領3.88萬起

2022 年 8 月 24 日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
  • 服務條款
  • 聯絡我們
  • 講客電臺
  • 國客兒
  • 客傳會

Copyright © 2022 客新聞 HakkaNews - 屬於 財團法人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結果
看所有最近的文章
  • 客新聞
  • 1786平民戰士
  • 熱門
  • 即時
  • 焦點
  • 要聞
  • 生活
  • 客童話
  • 話題
  • 客庄
  • 專題
  • 藝所
  • 玩樂
  • 美食
  • 一等慶
  • 客站
  • 客影
  • 客人誌
  • 客傳會
  • 隱私權政策
  • 服務條款
  • 關於客新聞 | HakkaNews

Copyright © 2022 客新聞 HakkaNews - 屬於 財團法人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All rights reserved.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Add New Play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