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烈師 陽明交通大學客家學院教授
【編按】距今236年前,一群桃竹苗地區、不分族群的無名英雄犧牲性命保衛家園,他們的精神受到後代景仰,《客新聞》今年以「平民戰士」專題,告訴大家這事件對於21世紀台灣的意義。
我們對目前現象的理解,基本上必須回溯到台灣族群的歷史。枋寮義民廟的故事從這一年開始——1786年發生了很多很多事情。到底哪些後來會是成為重要的?或是它會變成我們台灣所看到的族群論述的事實?
一、竹塹記憶中的義民歷史
1786年臺灣中部發生了「林爽文事件」,清朝的論述說這是造反、叛變,中國則稱之為農民起義,當然也會有人相信林爽文企圖建立台灣主體意識。這事情發生在1786年,事後就有很多相關的論述,在往後的歷史呈現出來,也創造了不同版本的義民廟史。
我們先談十九世紀末的「樹杞林版」,這個版本的重點在談「陳資雲」。陳資雲有志要平撫這場亂局,然而他卻沒有多少資源,於是找了一些富商鄉紳協助,後來他們果然就做到了。原文如下:
乾隆五十四年,土匪林爽文作亂,雲(陳資雲)遂慨然有平賊之志。但家貧無資,乃與同莊劉朝珍及六張犁莊林先坤同謀舉義,團練鄉民作為義勇。當時劉、林皆巨富,所有行軍需費皆劉、林備出。於是陳、劉、林率帶義勇出與賊戰。無如寡不敵眾,炮火鋒刃之下,義民戰沒數百人,乃退而駐紮六張犁及員山仔各處要害,把守周密,方保內山一帶地方免遭賊害。幸而固守未久,天兵渡臺,一戰破賊,上下義民出而夾擊,賊遂北,克復竹塹城池。上為國家,下衛地方,厥功偉矣!但陳、劉、林諸人,哀恤陣亡之士,殊抱我生眾死之憾;撫哀自問,其何以安慰英靈於九泉之下。計惟遍尋戰沒之骸,拾聚堆積如山,牛車載回,為覓佳城。果然天保祐之、人愛敬之,即有枋寮莊戴元久施出吉地一所,遂擇吉築墳,鑿穴如倉,將該忠骸聚葬於此。此穴極佳,推冠全臺。而又為建廟宇,劉、林又施出田租,歲時祭祀。而平臺統帥福中堂題請褒封,御書「褒忠」兩大字。而陳、劉、林俱欽加五品頂戴榮身。嗟嗟!我粵東義民之名,千載下猶令人齒頰流芳。此義民廟之祀典,較之諸祀典為尤盛也,固宜。
其次是出版於西元1989年的《褒忠義民廟創建兩百週年紀念特刊》及2001年的《義民心鄉土情》,這些講法可以說是義民歷史的標準版本,它很具體的從乾隆51年,也就是1786年開始,交待義民史實,而且把重點放在竹塹圍城這件事情。
林爽文事件時,竹塹城被攻下來,然後竹塹城又被光復。誰光復的呢?客家人光復的。他們光復竹塹城後,又隨軍南下作戰,平定了林爽文之亂。這些犧牲性命的戰士受皇帝「褒忠」聖旨的獎勵,鄉人將屍骸運回,而牛車走到某一個地方就不走了,於是居民問卜,得知義民要求在這裡安葬。其後熱心的鄉民在此營造了墳墓,又建了廟。這樣的故事常被一些鄉土教材所繼承,我找了其中一個鄉土教材,它很生動、鮮明的將義民軍的狀況做一個說明:第一軍是哪裡?第二軍是哪裡?第三軍是哪裡?第四軍是哪裡?然後最後大家怎樣通力合作拯救了竹塹城。相關論述之原文如下:
枋寮義民廟的建廟原因,實肇因於乾隆五十一年(一七八六)的林爽文事件,林爽文起事於彰化大里杙(今台中縣大里市),反清而未復明,且部眾多不肖之徒,所過燒殺搶掠,其北路軍王作陷竹塹城,淡水同知程竣死節,林軍為搶奪糧倉地區而進攻客家莊之六張犁(竹北市東平里)與員山仔(竹東鎮員山里)一帶,客家先民奮起護衛鄉土而組織一千三百餘人之義民軍與戰,不但擊敗敵軍,還應竹塹城內泉籍民眾之請,裡應外合,收復竹塹城,並會同泉籍、平埔族義民南下協助官兵平亂,其間有兩百餘名義民殉難,後由領導人林先坤、劉朝珍、王延昌等收集忠骸,以牛車載回,原欲歸葬大窩口(今湖口鄉),車行至枋寮現址,牛停步不進,乃以焚香禱告後,擲筊杯求示於義民爺,義民爺意欲卜葬於此,便在乾隆五十三年(一七八八)捐建義民塚,於枋寮山之「雄牛困地穴」,翌年在塚前建立義民廟,乾隆五十五年(一七九○)冬,本廟竣工完成(據義民廟大事記),乾隆皇帝頒「褒忠」御筆敕旨,故義民廟又名褒忠亭。
乾隆五十一年,林爽文之亂,淡水同知程峻在中港被圍自殺,竹塹巡檢張芝馨,在城內被殺。王作受林爽文封為征北大元帥,坐鎮竹塹城。林爽文為漳州人,竹塹城富紳皆為泉州人(大多為泉州王世傑之後。)受盡勒索,每日獻金獻糧,苦不堪言,乃暗中求助城外庄堡之客家軍。同時清吏壽同春詐降王作,亦與客軍密謀,擇機反攻新竹。新埔部分客家軍,曾入洪門會及天地會,基於林爽文乃天地會首,乃派員與王作談判,但王作姿態甚高,以滅粵為指日可待,且王作軍紀敗壞,殺人掠奪,搶割稻穀,強搶民女,種種不法。客家軍終於五十二年冬,聯軍攻竹塹,轉戰後龍、苗栗,渡大甲溪,戰至彰化,與清將福安康會合。當時客家軍有四路,竹塹泉州閩軍一路,共五大軍。其餘四軍,有鍾瑞生為首之苗栗軍,北上會合同攻竹塹。第二軍由六張犁富紳林先坤率領,近二千人,在金山面一帶,先據堡柵防守,勤練武功,後傾巢而出。第三軍以新埔陳資雲為首,與林先坤配合,陳資雲戰死,可上義民正主神位,其餘林先坤以下,則為施主,可享長生祿位,其為先烈英雄則一也。第四軍由蘇敬彩率領,北攻大嵙崁,以防北部閩人南下助林爽文,故林爽文之亂,至竹塹為止未再北延。
此外,後來有一些傳奇版本,這個版本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說:日本人來了,廟被燒了,但是鄉民後來又重建了。這個版本最被津津樂道的是1937年之後皇民化運動,日本人曾經想要把全台灣的寺廟全部都廢除,並且沒收廟產,但是日本官員所乘坐的火車竟然出軌了,它們接收的官員都坐在火車的前面,一般的旅客是坐在後面,結果火車翻到鳳山溪下面,但是只有前面的列車翻下去,後面沒有翻下去,所以義民爺保護大家。原文如下:
日據時代,台灣處於日本皇民化時期,日本政府有廢除義民廟的念頭,於是日本政府從台北派兵南下至竹北,火車行經鳳山溪最深的地方時,日本人坐的車廂竟從鳳山溪橋上掉落到山下,但後面非日本人坐的車廂依然在橋上且都連結在一起。在當地有權勢的人向日本陳情敘述著義民廟是保鄉衛民的忠義之廟,裡面祭拜的義民軍乃是為保鄉衛民而戰,以「忠」字為義民廟之精神,因此日本人才准予此廟保存下來,度過了廢廟的浩劫。宗教信仰平時不易看見其力量,但在國家有危難時,就會顯現出來。
這些版本彼此之間前前後後,可以編織出一個義民廟史的標準版本。不過,這些故事的真實性如何呢?我們不妨用史料回答這個問題。
歡迎討論或留言給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