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我們
  • 隱私權
  • 服務條款
  • 聯絡我們
  • 講客電臺
  • 國客兒
  • 客傳會
訂閱我們
2023年1月27日星期五
客新聞 HakkaNews
20223hakka"
  • 熱門
  • 焦點
  • 要聞
  • 生活
  • 專欄
  • 專題
  • 國際
  • 新聞學客語
  • 寫客文
  • 客人誌
  • 客童話
  • 客庄
  • 話題
  • 3C
    • 客站
  • 美食
  • 玩樂
  • 客影
  • 藝所
  • 饒平
  • 詔安
  • 烏克蘭
  • 1786平民戰士
  • 向原民學習
沒有結果
View All Result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
  • 服務條款
  • 聯絡我們
  • 講客電臺
  • 國客兒
  • 客傳會
沒有結果
View All Result
客新聞 HakkaNews
沒有結果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焦點
  • 要聞
  • 生活
  • 專欄
  • 專題
  • 國際
  • 新聞學客語
  • 寫客文
  • 客人誌
  • 客童話
  • 客庄
  • 話題
  • 3C
  • 美食
  • 玩樂
  • 客影
  • 藝所
  • 饒平
  • 詔安
  • 烏克蘭
  • 1786平民戰士
  • 向原民學習
首頁 專題

【海洋客家】早期牽罟捕魚收入高 一條船可抵耕十甲田

李 台源 by 李 台源
2022 年 3 月 18 日
in 客傳會, 專題
閱讀時間: 1 分鐘
A A
【海洋客家】早期牽罟捕魚收入高 一條船可抵耕十甲田

牽罟捕魚有「偎索分魚」的說法,一起把網拉回來的人就可以一起分享漁獲。范修語攝

分享到臉書分享到Twitter分享到Line

【李台源/桃園報導】新屋客家人口比例接近八成,早期客家移民自社子溪口一帶上岸後,自沿海往內陸開墾。但也因為沿海地區灌溉水資源匱乏,客家移民便透過「石塭(海陸腔:shagˋ vunˊ,指石滬)」、「牽罟(海陸腔:kienˋ guˋ)」等漁業活動補貼家計,並有著獨特的食材「鹹醢(海陸腔:ham goi)」,形成有別於近山丘陵客庄的「海洋客家文化」。在「海螺文化體驗園區」即將開幕之際,《客新聞》來到海客文化所在地笨港灣(今永安區笨港里),由在地文化工作者與耆老帶領下,瞭解客庄先民傳統的「耕海」生活。

對於傳統捕魚工作,新屋區笨港里前里長彭永涼回憶,石塭捕魚和牽罟最興盛的時候大概在1950年代以前,笨港灣那時有十幾條牽罟船,但隨著工業發達,沿岸汙染變多,魚獲量逐漸減少,年輕人也到外地找工作,需要靠天吃飯的傳統漁業因此沒落,「印象中在1970年代以後就完全沒有人在牽罟了」。

「以前漁獲量很多,一條漁船的收入可以比得上耕十甲的田」彭永涼形容當時牽罟興盛的情形時說,他小時候牽罟甚至有漁獲量多到要「放魚」的情形,「需要有人去把網子撐起來,拜託魚趕快走,不然網子拉也拉不回來,我的經驗就有好幾次」,而當時的漁獲除了自己吃,也會有魚販來收。可以想見當時的盛況。

早年笨港地區有十多條牽罟船,現今附近一代則轉型成為觀光漁業。宋佩遙攝

笨港灣牽罟盛況 分組捕魚有默契

彭永涼說,早期牽罟的地點主要是在笨港灣,但笨港灣沙灘最多只能容納三條船同時牽罟,為了公平,當時大家會3到4條船一組,如「九宮格」般的每天輪流。舉例來說,第一組每逢日期尾數是1、4、7的時候可以牽罟,第二組則是2、5、8,第三組3、6、9,當時都以農曆計算,有時只有29天,因此日期尾數逢0則另外安排,或是由船比較少的組別輪流。

今天輪到的哪一組,海岸就是那組的權利,若組有四條船,「我的船最先抬出去,我最先吹起海螺,海螺聲第一個響起的人就今天的第一優先」彭永良強調,各人有各人的海螺信號,海螺聲就是所謂噴嘟(海陸腔:pun du),但不是只有最吹海螺就可以獲得下網優先權,船還要碰到水才算。沒有牽罟時,船都在沙灘上,而一艘船至少要8個人才抬的起來。

當第一個下到海上的船擁有選擇下網的權力,看到魚群可以決定要不要下網,如果第一條船看到魚群,但想再等其他於,選擇不下網,順序第二的船才能下網,以此類推。

早期牽罟的地點主要是在笨港灣,綿延不絕的沙灘養育沿海客家居民。宋佩遙攝

偎索分魚 碰到繩子就能分享漁獲

各組人有各自的團體,傳統說的「拈花紅(海陸腔:ngiamˋ faˋ  fung)」則是指契約工與抽成的概念,「有拿花紅,我的海螺響起你就要來」。並非不近人情,遇到輪休時,也可以去協助別組拉網。但如果遇到像現在插秧季節,有魚要牽罟也找不到人,彭永涼說,有時候拉網一邊只有幾個人而已,十幾個人就很多了。通常第一批拉上來的漁獲都歸船主,船主會拿去賣,第二批的則是分給來幫忙的民眾,也因此有「偎索分魚(海陸腔:vaˊ sog bunˋ ng)」的說法,一起把網拉回來的人就可以一起分享漁獲,甚至有碰到繩子就行。

彭永涼也帶我們來到舊「罟寮」,一窺早年牽罟漁網樣貌,他回憶,漁網大概自1970年代沒牽罟後便擺在這了,他後來則是自己到中國訂製的;彭里長也帶我們來到停泊於永安漁港的漁船上,解說牽罟放網拉繩的技巧,以及與現代定置漁網捕魚方式的差異。

彭永涼形容當時牽罟盛況說,「以前漁獲量很多,一條漁船的收入可以比得上耕十甲的田」。范修語攝

對於海上放網的技巧,彭永良指出,新屋外海一帶漲潮時,海流會往新竹方向,滿潮時,大概有一個小時的時間浪會停下來,接著退潮則海流慢慢往北。因此退潮時必須往南放網,讓網可以順著往北的海流拉回來,「如果看網已經跟人平行,岸上的人就要趕快移動,讓網可以順著水流,萬一來不及,網就拉不回來了」。

彭永良說,以前牽罟的繩子是月桃樹莖搓成,海水泡久了容易斷,需要隨時到海中把繩子接起來。但也因為繩子是月桃做成,上面有藤鬚,「聰明的魚」看到繩子在海中晃啊晃,魚便不敢游過繩子,「笨的魚」則直接游過去。他開玩笑說,「只有聰明的魚會被牽到,會在魚網內繞圈圈,最後繩子一靠岸,要跑也跑不掉了」。

彭永涼帶我們來到他的牽罟船上,解說放網技巧。范修語攝
彭里長帶我們來到舊「罟寮」,一窺早年牽罟漁網樣貌。范修語攝
彭里長帶我們來到舊「罟寮」,一窺早年牽罟漁網樣貌。范修語攝
彭里長帶我們來到舊「罟寮」,一窺早年牽罟漁網樣貌。范修語攝
彭里長帶我們來到舊「罟寮」,一窺早年牽罟漁網樣貌。范修語攝
Tags: 噴嘟桃園永安永安海螺文化體驗園區海螺海螺館牽罟石滬笨港
加入好友
上一篇

終結者阿諾喊話俄士兵「停止戰爭」 自曝父曾為納粹效命「不希望你們也一樣」

下一篇

客庄村史自己寫!客發中心:第二波人才招募起跑

RelatedPosts

影/下雪了!拉拉山飄雪 冰霰雪花交錯遊客驚呼
生活

影/下雪了!拉拉山飄雪 冰霰雪花交錯遊客驚呼

2023 年 1 月 24 日
台灣近5年人口移入排行竹北居冠 前20名地區近半在客庄
焦點

台灣近5年人口移入排行竹北居冠 前20名地區近半在客庄

2023 年 1 月 11 日
花蓮太平洋燈會1/14登場 繽紛點亮南濱公園
新聞學客語

花蓮太平洋燈會1/14登場 繽紛點亮南濱公園

2023 年 1 月 11 日
下一篇
客庄村史自己寫!客發中心:第二波人才招募起跑

客庄村史自己寫!客發中心:第二波人才招募起跑

【海洋客家】「潮」客語你會嗎? 不會你就落伍了

【海洋客家】「潮」客語你會嗎? 不會你就落伍了

1786平民戰士 1786平民戰士 1786平民戰士

☑ 訂閱並追蹤我們的臉書

♨ 熱門新聞

  • 公園或火葬場?  從湖口生命紀念園區看見政府與居民在天平兩端的想望

    公園或火葬場? 從湖口生命紀念園區看見政府與居民在天平兩端的想望

    476 分享數
    分享 190 Tweet 119
  • 【共下 • 兔gether】關西嚐仙草、六家小市集 新竹必訪景點報你知

    6 分享數
    分享 2 Tweet 2
  • 大年初六國道持續塞車 公路總局:建議早上北上、下午南下

    3 分享數
    分享 1 Tweet 1
  • 2023高雄燈會首度移師蓮池潭 燈光結合環湖廟宇迎新春

    136 分享數
    分享 54 Tweet 34
  • 初四了!高公局預估車流量最大 多處路段恐塞到深夜

    11 分享數
    分享 4 Tweet 3
  • 新加坡樟宜機場強力復甦 旅客流量係亞太地區第一名

    2 分享數
    分享 1 Tweet 1
  • 實測/11萬買特斯拉 EAP 值得嗎?這五種人別猶豫 刷下去!

    261 分享數
    分享 104 Tweet 65
  • 前副總統陳建仁接任新閣揆! 總統府27日將正式宣布

    10 分享數
    分享 4 Tweet 3
  • 龍潭燈會今點燈 疫情後擴大舉辦「龍寶」迎玉兔

    48 分享數
    分享 19 Tweet 12
  • 【共下 • 兔gether】做甜粄就是大事情 美濃「滿金商行」用年糕說出客家的職人精神

    38 分享數
    分享 15 Tweet 10

新聞來一客

加拿大多倫多新年藝術節 「台灣色」染布工藝展迎接兔年
新聞學客語

加拿大多倫多新年藝術節 「台灣色」染布工藝展迎接兔年

2023 年 1 月 27 日
初四了!高公局預估車流量最大 多處路段恐塞到深夜
新聞學客語

大年初六國道持續塞車 公路總局:建議早上北上、下午南下

2023 年 1 月 27 日
一閃目行過百年个庄頭
藝所

一閃目行過百年个庄頭

2023 年 1 月 27 日
閃爆了 澤倫斯基生日妻子送暖「你還是我17歲遇到的那個人」
國際

閃爆了 澤倫斯基生日妻子送暖「你還是我17歲遇到的那個人」

2023 年 1 月 27 日
日本夫妻潛水驚見2.5公尺活體大王魷魚
國際

日本夫妻潛水驚見2.5公尺活體大王魷魚

2023 年 1 月 27 日
總統今天將宣布陳建仁接新閣揆 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林右昌掌內政部
要聞

總統今天將宣布陳建仁接新閣揆 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林右昌掌內政部

2023 年 1 月 27 日

關於我們

財團法人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簡稱客傳會,是中華民國公共媒體機構之一,由客家委員會資助,2019年成立;目的在經營文化傳播媒體事業,並傳承客家文化教育,基金會旗下有經營講客廣播電臺(Hakka Radio),是台灣第一個全國性的客語廣播電台,擁有台灣最多客語節目的音檔,以及最豐富的線上隨選收聽 (AOD),每日播報五節全客語新聞。

客傳會 2022 年新成立的客新聞 (Hakka News),屬於客傳會旗下的客家新聞傳媒平台。透過報導海內外重要新聞、客庄大小事,連結客家,期待更多人共下看見客家的美好。

歡迎在網路上追蹤與訂閱我們

推薦閱讀

最新/「0+7」10月13日上路 入境免居隔、改 7 天自主防疫

10/1起持台灣護照遊韓國 免檢測免隔離

2022 年 9 月 30 日
臺東近海地震規模5.2    最大震度4級

臺東近海地震規模5.2    最大震度4級

2022 年 12 月 22 日
中選會籲加「美玉姨」進群組 協助識別選務錯假訊息

中選會籲加「美玉姨」進群組 協助識別選務錯假訊息

2022 年 11 月 23 日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
  • 服務條款
  • 聯絡我們
  • 講客電臺
  • 國客兒
  • 客傳會

Copyright © 2022 客新聞 HakkaNews - 屬於 財團法人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結果
View All Result
  • 客新聞
  • 1786平民戰士
  • 熱門
  • 即時
  • 焦點
  • 要聞
  • 生活
  • 客童話
  • 話題
  • 客庄
  • 專題
  • 藝所
  • 玩樂
  • 美食
  • 一等慶
  • 客站
  • 客影
  • 客人誌
  • 客傳會
  • 隱私權政策
  • 服務條款
  • 關於客新聞 | HakkaNews

Copyright © 2022 客新聞 HakkaNews - 屬於 財團法人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All rights reserved.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Add New Play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