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維安(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榮譽教授)

母語的重要性及其流失

母語指的是一個人在嬰幼兒階段最先學習並使用的語言,通常由父母或主要照顧者傳授,成為個人認識世界與情感表達的首要語言。母語不僅是溝通工具,更是承載社會文化認同與情感記憶的載體。失去母語,往往伴隨社群認同感的瓦解,並對個人的心理舒適感、自我價值感與認知發展造成負面影響。研究指出,使用母語有助於鞏固批判思維與學業成就。

全球約有7000種語言,然而其中約43%處於瀕危狀態。若當前趨勢未能扭轉,專家預測到2100年,可能有50%至90%的語言將面臨滅絕。語言的消失不僅意味著文化、歷史與知識的流失,更使原有語言社群的文化權利與能見度受到侵蝕。

全球客家語流失趨勢

客家語過去曾廣泛分布於中國、東南亞及台灣地區,但隨著城市化、族群流動、跨族通婚增加,以及國家語言在教育與媒體的主導地位,客家語的使用頻率持續下降。在台灣,客家語流失的情況尤其嚴重。

研究指出,台灣客家語的語言傳承經歷三個世代斷裂。1970年代出生者因電視普及而弱化家庭內客家語使用;1980年代出生者因大量移居都市,語言環境斷裂加劇;1990年代以後出生者因跨族通婚比例提高,導致家庭語言傳承功能進一步削弱(王甫昌 & 彭佳玲, 2018)。

根據調查,13歲以下客家族群中僅13%具備客家語能力,13至18歲者更僅有7.2%。此現象顯示代際傳承已呈現斷裂。此外,客家語每年自然流失率約為1.1%,若不加以挽救,客家語在未來數十年內恐面臨存續危機。

社區為基礎振興母語

儘管國家政策為母語振興提供重要的制度支持,但研究指出,單靠政策或校園語言教育,難以有效保持語言的持續使用與代際傳承。Fishman提出「逆轉語言轉移理論」(Reversing Language Shift,RLS),認為語言振興應以家庭與社區內的自然使用場域為優先,而不應僅依賴學校教育。Hinton 則指出,語言島與社區語言的「語言沉浸」(Language Immersion)計畫能有效促進語言活化,在紐西蘭毛利語與夏威夷語之案中,均顯示良好效果。

語言巢(Language Nests)如紐西蘭毛利族或夏威夷原住民所實施的,由長輩以母語照顧幼童,創造全母語環境。社區沉浸式學校則是將地方語言作為學校主要教學語言,讓學生從課堂到校園生活全面使用該語言。家庭與社區沈浸式互動,如家庭母語日、社區母語市集、遊戲班等,讓語言回到生活場域。此類案例均指出,語言的可持續發展必須根源於社區生活脈絡,而非僅停留於教育與政策層面。

社區作為客家語振興的核心場域

對於客家語而言,其存續與振興更需依賴社區的主動參與和營造。透過打造客語友善環境,在地推動客家語成為通行語,以及促進語言在公共場域之自然使用,可強化語言的生活性與社群聯繫。如客家委員會所指出,將客家語融入地方公共生活,營造語言友善環境,能有效提升語言能見度與使用率。

客家語的振興與強化社區辨識與族群文化記憶總是緊密相聯。透過社區導向的語言活化策略,將客家語融入社區節慶、口述歷史、傳統藝術等文化實踐,不僅提升語言使用頻率,更強化族群屬性與自豪感。這類語言與文化整合的振興行動,使語言深耕於社區生活,保障語言與文化共同延續與再生。

各種案例顯示,語言振興成敗的關鍵在於社區內部的主動參與與地方化策略。語言復興不僅需政策促動,更需社群內部的參與與文化自覺。以美國、臺灣及歐洲的多元語言復興計畫為例,均顯示教育機構與社區組織合作對語言活化與文化保存發揮重要作用。

通過家庭與社區生活來活化語言

推動社區型客家語振興,需整合政府、學校與社群合作,發展在地語言計畫、培育教師、建立跨世代交流機制,並鼓勵社區自主語言使用。將客語納入公共服務與地方產業可強化語言活力與文化自覺。教育面應善用地方資源與長者參與,深化語言傳承;家庭層面則需實施語言政策與活動,配合幼教與語言景觀教學,全面提升語言使用頻率與社會地位。

以社區為基礎振興母語,係指語言的活化與延續需回到家庭與社區生活脈絡中推動。此方式強調在地居民的主體參與,透過創造語言友善環境、促進代際對話與實踐日常語用,使母語不僅存於課堂或政策中,而能重返社會生活核心。這類社區導向策略已被證明對語言復振具關鍵作用。

點我線上收聽《客座教授!安烈炫》

《講客廣播電臺》邀請國內3位重量級客家學者張維安、羅烈師與林本炫,共同主持客家知識含金量超高的廣播節目《客座教授!安烈炫》,將嚴肅的族群文化與客家議題,透過輕鬆對談的方式,傳遞給大家,把學術研究和民眾的距離,拉得更近一點。

您還可以透過以下平台隨選收聽: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yLy3bl
Spotify ▶️https://reurl.cc/Dj1VpN
SoundOn ▶️https://reurl.cc/Gj9o2D
KKBOX ▶️https://reurl.cc/Wx5kK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