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今天(10日)表示,端午節後COVID-19仍持續上升,但未見大量就診潮,上週門急診就診共7萬182人次,增幅明顯趨緩,研判疫情提早到達高峰、預估流行期將提早結束。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今天表示,國內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上升,6月1日至7日門急診就診共計7萬182人次,僅較前一週上升9.3%,增幅較先前一週大幅減緩,急診就診人次下降。
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指出,民眾在端午節前後明顯增加戴口罩,捷運上半數民眾都有配戴口罩,「見罩率」明顯提升,是讓疫情趨緩的最重要原因。加上端午後,遇到學校期末考與畢業週,推測因畢業、溫書假等使校園、社團活動減少,10歲至19歲族群就診也開始下降。
羅一鈞表示,因疫情高峰較6月底、7月初的提早到達,脫離流行的時間,預估可能從8月9日提早1至2週。
羅一鈞說明,此波高峰7萬人次僅為去年夏季COVID-19疫情高峰13.2萬次的一半左右,對急診等醫療量能的影響明顯減輕。不過以過去經驗顯示,若夏季疫情較低,秋冬可能疫情再起。
疫苗部分,疾管署表示,國內JN.1疫苗累計接種230萬人次,6月2日至8日接種約7.2萬人,再創今年新高,疫苗打氣仍持續,疾管署將持續每週配送疫苗因應民眾接種需求。
目前全國JN.1疫苗接種率9.3%,65歲以上接種率分別為第一劑19.3%、第二劑1.6%,提醒年齡滿6個月以上且尚未接種民眾儘早接種。
另外,明天(11日)開始,65歲以上長者、55至64歲原住民、出生滿6個月以上且有免疫不全以及免疫力低下患者等感染後易發生重症或死亡等3類COVID-19高風險對象,接種第二劑疫苗時間,由現行的6個月,縮短為2個月。
至於快篩部分,羅一鈞表示,因應此波疫情規模可能下修,已經與業者開會討論調節生產量能;不過目前市面上應該供應充足、且有效期限約有2年,民眾如果有需要,可以自行購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