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教育部推動「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持續升級,由台灣設計研究院執行的「學美.美學」計畫,今天(2日)邀集全台21所參與學校,在松山文創園區舉行成果分享會,參與學校與設計團隊現身說法,分享空間改造的教育理念。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涵蓋「創意舞台」、「支援與關懷」、「開放與在地」、「多元探索」、「教師成長」五大主題,從硬體到教學理念同步革新。

國立台東大學附屬特殊教育學校,打造全台首座專為特教學生設計的室內攀岩場,由建築師林可方與陳宣如設計,靈感來自阿美族神話繪本《樹上的魚:Lokot鳥巢蕨》。校方將原本利用率不高的階梯教室,轉型為探索空間,設置不同難度的攀岩牆與多元攀爬區,幫助特教學生探索自我、強化肢體發展。

高雄市鳳山國中則將社會情緒學習結合表演藝術課程,委託圓圖設計打造以「情緒海浪」為概念的劇場空間。曲線牆面與黑布幕營造出浪花般的舞台效果,並設有紓壓的後台空間,實踐「創意舞台」主題精神。

屏東縣恆春工商活化咖啡實習小屋旁閒置空地,與鳴築景觀及陳宣如合作,以「循環重生」為概念,打造「綠境學堂」,結合生態教育與在地文化。空間內,使用回收銀合歡製成遮陽廊架與可移動家具,讓學生在戶外學習、實作並與社區互動,成為另類的「開放教室」。

教育部部長鄭英耀表示,校園的建築或空間,就像是不會說謊的老師,默默傳遞共同的價值、對社會的批判或反思,透過校園空間改造,可傳達許多共同價值;台灣要培育新世代人才,要有新典範,就從校園空間開始改造。

「學美.美學」計畫從即日起至7月27日,在台灣設計館,舉行年度展覽《學美場景 Action!》,邀請民眾一同見證校園美感的進化。

《學美場景 Action!》
展覽期間|2025.05.27(二) – 07.27(二)
開放時間|10:00-18:00(週一及端午節休館)
展覽地點|台灣設計館 03 展間(松山文創園區)
展覽票價|免費參觀
共同主辦|教育部、台灣設計研究院
策展單位|美感細胞

國立台東大學附屬特殊教育學校打造特教生室內攀岩場,建築師林可方與陳宣如以阿美族神話繪本《樹上的魚:Lokot鳥巢蕨》為設計靈感,讓特教學生能探索自我與強化肢體發展。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
國立台東大學附屬特殊教育學校打造特教生室內攀岩場,建築師林可方與陳宣如以阿美族神話繪本《樹上的魚:Lokot鳥巢蕨》為設計靈感,讓特教學生能探索自我與強化肢體發展。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
台東大學附屬特殊教育學校打造全台首座特教生室內攀岩場,將原本使用率不高的階梯教室,轉化為探索場域,結合不同挑戰強度的攀岩設施和多元攀爬區。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
台東大學附屬特殊教育學校打造全台首座特教生室內攀岩場,將原本使用率不高的階梯教室,轉化為探索場域,結合不同挑戰強度的攀岩設施和多元攀爬區。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
屏東縣恆春工商活化閒置空地,由鳴築景觀與建築師陳宣如設計「綠境學堂」,團隊運用回收銀合歡木料,打造具地方特色的遮陽廊架,成為結合咖啡課程、實習與社區互動的戶外開放小客廳。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
屏東縣恆春工商活化閒置空地,由鳴築景觀與建築師陳宣如設計「綠境學堂」,團隊運用回收銀合歡木料,打造具地方特色的遮陽廊架,成為結合咖啡課程、實習與社區互動的戶外開放小客廳。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