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庄中心/綜合報導】教育部統計,偏遠地區學校規模較小、加上難以聘足各種本土語師資,113學年度共有4000多名學生透過「直播共學」形式,打破距離限制,確保學生學母語的權益,教師結合AI(人工智慧)應用,讓課程內容更豐富多樣,盼提升教學成效。

教育部表示,台北市立大學(北市大)從110學年度開始,推動「國中小本土語文直播共學計畫」,同時也培育師資及研發數位教材,解決教學現場師資聘任難題。

本土語 直播共學

113學年度共有4000多名學生透過「直播共學」形式,確保學習母語權益。教育部提供

在2024年下半學期,國民中小學參與直播共學共有246校(國小112校、國中134校)、共671班、4087名學生,授課教師則有87名。

參與教師除了每個月線上共備會議,北市大也透過研習活動,引入人工智慧應用、遊戲融入教學等主題。如讓教師學習AIGC(人工智慧生成內容)應用與操作,藉由AI幫忙,讓教材變得更多元。

北市大也將本土語文部編版教材,轉化為數位格式,並研發為互動式電子書,公開於本土語文直播共學網站,讓全國師生都能應用;例如互動式教案設計了配對遊戲、句型填充,還有口語練習室,方便師生錄製音檔。

數位教材上提供互動式情境遊戲。翻攝自教育部國教署 客語文數位教材網站
數位教材上提供互動式情境遊戲。翻攝自教育部國教署 客語文數位教材網站
近年來學生利用直播共學學母語。圖為新北市汐止區秀峰高中(國中部)客語文四縣腔上課實況。教育部提供
近年來學生利用直播共學學母語。圖為新北市汐止區秀峰高中(國中部)客語文四縣腔上課實況。教育部提供
客語書面教材,現已轉化為數位格式。翻攝自教育部國教署 客語文數位教材網站
客語書面教材,現已轉化為數位格式。翻攝自教育部國教署 客語文數位教材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