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第38屆吳舜文新聞獎今天(5日)頒獎,519件參賽作品中、44件入圍,其中科技、環境議題受到高度關注,深度報導獎文字類及調查報導獎分別由上下游市集及商業周刊獲得,2得獎作品皆關注科技發展下的環境視角,其他如缺工、租屋族等社會議題也獲評審肯定。

本屆吳舜文獎項包含深度報導獎文字類、影音類、融媒體類,還有調查報導獎、國際新聞報導獎、新聞攝影獎、學生新聞報導獎及嚴凱泰先生永續發展新聞報導獎等共8個大獎。頒獎典禮在新店裕隆汽車城圓頂劇場。

深度報導獎文字類由上下游新聞市集「破碎的西海岸 農田.魚塭.光電海」獲得,記者林吉洋透過上下游總編輯楊語芸表示,眾人常說台灣半導體為護國神山,政府運用許多土地資源,難以兼顧環境正義與社會公平,希望透過報導,讓人看見轉型不能以開發為替代;影音類則由華視「缺工直擊 黑戶現形」獲得。

深度報導獎融媒體類,由聯合報「25個台北租屋故事 被剝奪的居住尊嚴」奪獎。新聞攝影獎得主則為報導者攝影記者楊子磊的「國會風暴」。

調查報導獎由商業周刊「手機河與晶圓山 掠奪之島」獲獎,商周ESG總編輯管婺媛表示,台灣是半導體、AI科技發展重地,卻很常忘記這些傲人成績底下,究竟從這片土地上取得哪些資源,環境與經濟發展,不會只有二選一的答案。

國際新聞報導獎由鏡電視「日本能登大震直擊啟示錄」獲得;學生新聞報導獎首獎為國立政治大學「當摯親迷失在記憶迴圈 為失智者再尋一個『家』」,優選得主則包含政大「漫漫創生路,何創何生?」及輔仁大學「紅色警戒:捐血冠軍的缺血困局」。

嚴凱泰先生永續發展新聞報導獎由天下雜誌「綠色生存戰:失落的傳產與偏鄉」獲得。團隊指出,期望透過報導讓人看見,追求科技進步及產業發展時,傳產及住在偏鄉的人,也需要社會關注,向前發展並且不遺落任何人,才是真正追求永續。

評審團召集人蘇蘅表示,今年報名參賽作品共519件,共44件入圍,比去年報名參賽件數多,體現許多新聞工作者仍站在第一線守望社會問題,如天災人禍苦難、霸凌、氣候變遷等重要新聞議題,尤其在數位廣告衝擊、低薪結構等艱困新聞環境下,要感謝現在還願意留在崗位上的新聞人員。

吳舜文新聞獎自1986年成立迄今,已邁入第38年。吳舜文新聞獎助基金會,秉持創辦人吳舜文女士對於新聞專業及社會公益之關懷理念,持續辦理新聞獎頒獎典禮,為國內新聞媒體從業人員,在每年歲末衷心期待、重視的頒獎盛事。

第38屆吳舜文新聞獎5日在新北市新店區舉行頒獎典禮,裕隆董事長嚴陳莉蓮(左1)出席擔任頒獎人。中央社
第38屆吳舜文新聞獎5日在新北市新店區舉行頒獎典禮,裕隆董事長嚴陳莉蓮(左1)出席擔任頒獎人。中央社
第38屆吳舜文新聞獎5日在新北市新店區舉行頒獎典禮。中央社
第38屆吳舜文新聞獎5日在新北市新店區舉行頒獎典禮。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