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烈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系主任)
客委會成立及運作,可以看成是體制內的客家運動,客委會的許多政策作為,前瞻性甚至實驗性質很高,很多時候是拉著政府的族群政策往前者,甚至一般客家公民未必跟得上,國家語言發展法可以算是一個例子。
《國家語言發展法》保障什麼?
2018客家基本法修正,客委會著手《客家語言發展法》草案,並且展開公民論壇,這促成了《國家語言發展法》於2019年通過。國家語言發展法推動語言傳承、復振及發展等特別保障措施包含:
建置普查機制及資料庫系統。
健全教學資源及研究發展。
強化公共服務資源及營造友善使用環境。
推廣大眾傳播事業及各種形式通訊傳播服務。
其他促進面臨傳承危機之國家語言發展事項。
這具體地表現在設立中央與地方專責單位,定期召開國家語言發展會議與撰述國家語言發展報告,建置國家語言資料庫,研訂標準化之國家語言書寫系,辦理語言認證等。
同時還特別專條規範中央教育主管機關關於國家語言之課程、教材與師資;並且賦予地方政府指定特定語言為地方之通行語。
基本上,發展法對對客語未來的影響是正面的。以人工智慧建置語言翻譯與生成為例,這工作所需要的大型資料庫,在此就有法源依據。
未必美好
把客語的位階提高到國家語言,不再是方言或鄉土語言,但是眾多語言全部發成國家語言時,有點像通貨膨漲的現象,有可能實質地位並未改變。這涉及到不同的語言在臺灣所有語言中,所位居的語言區位的差別。
客語與閩南語在臺灣語言整體生態中,區位是不同的,面臨的傳承危機也是不同的,所需要的資源也是不同的。因此,很難用同一個原則處理閩南語跟客語的傳承;甚至閩南語有可能反過來影響客語的傳承。
以傳統客庄竹北六家的小學為例,外來人口大量湧入後,因為學校師生的客家背景急遽變化,開設客語課程的比例,立即崩盤式下降。這時如果不以特殊的作法及資源挹注,六家的客語教育會在十年內無以為繼。而且,如果這時力推國家語言教學,閩南語之推動有可能比客語更容易,進一步加速客語衰落。
同時,現行國家語言發展法所擬訂的各項措施中,在客家基本法中,都可以找到法源依據,亦即制定國家語言發展法,早已進行相關語言復興之工作。
國家可能不是關鍵
語言復興要做的事情包含家庭、社區、公務機關、學校等,客委會都有對應政策;甚至還有客語宣講員及一代人拈轉客語這樣的極富象徵意涵的行動。公務人員考試已有客家行政類科,語言對其錄取與否也有重大影響;同時,教育體制下,也有客語師資相關辦法。在不苛求的前提下,對於客語復興事務,台灣公部門幾乎可說是無所不用其極了。
然而,這幾年的客語能力調查的結果顯示,情況仍然嚴峻。甚至我在客家地區出出入入,發現幾乎沒有人知道國家語言發展法,也不知道客委會改組了語言發展處。對於客語傳承之事,雖然樂觀其成,但並沒有危機感及病識感。
簡言之,客語傳承危機國家並非關鍵角色,過去的打壓及現在的推動,都不足以立即結構性改變臺灣客語復興之事業。
徒法不足以自行
國家語言發展法對臺灣客語復興有其重要性,但客語仍須面對其他語言的強烈競爭,如果沒有客家社會有自覺且積極地參與,徒法不足以直接扭轉臺灣客語命運。
延伸閱讀:全國法規資料庫《國家語言發展法》
點我線上收聽《客座教授!安烈炫》
《講客廣播電臺》推出全新節目企劃,首次聚集國內3位重量級客家學者張維安、羅烈師與林本炫,共同主持客家知識含金量超高的廣播節目《客座教授!安烈炫》,將嚴肅的族群文化與客家議題,透過輕鬆對談的方式,傳遞給大家,把學術研究和民眾的距離,拉得更近一點。
您還可以透過以下平台隨選收聽: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yLy3bl
Spotify ▶️https://reurl.cc/Dj1VpN
SoundOn ▶️https://reurl.cc/Gj9o2D
KKBOX ▶️https://reurl.cc/Wx5kK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