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來美/苗栗報導】91歲高齡的臺灣文學巨擘李喬,今天(23日)上午獲國立聯合大學頒贈名譽博士學位。他謙虛地說,連他出身貧困山村的一介文人,都可獲得博士學位,大家應更有機會;而聯大除了為國家作育英才,也該對苗栗縣的教育、鄉土人文發展擔起責任。

聯大校長侯帝光頒贈李喬名譽博士,除肯定李喬對臺灣文學、客家文化的貢獻,也是該校慶祝52週年校慶的盛事,李喬大師是客家之光、苗栗之光,聯大能頒博士學位給他,也與有榮焉。

總統資政姚嘉文、蕭新煌,客委會前後三任主委李永得、楊長鎮、古秀妃及多位作家也參與盛會。姚嘉文說,他在獄中就讀過李喬的《醜陋的臺灣人》,非常佩服李喬對台灣人性的分析與批判;而李喬的反抗哲學,處於弱勢被欺負者,也只有反抗才能生存。

李喬獲國立聯合大學頒贈名譽博士學位,他期許聯大能協助帶動苗栗縣的教育、人文發展。何來美攝
聯合大學校長侯帝光頒名譽博士學位證書給李喬。何來美攝

蕭新煌亦肯定李喬創作的多元,是集寫實主義、精神分析、意識流與現代主義於一身的作家,私下跟他閒聊,更發現他很有幽默感,他對台灣社會的批判、人性分析,亦影響深遠。

古秀妃說,李喬筆耕長達七十載,客委會從前主委李永得、楊長鎮一直持續推動《李喬文學集》的編印,多達800萬字,而李喬大師的代表作如《寒夜三部曲》等多本也將翻譯成外文,讓世界更多讀者了解台灣這位傑出的作家。

負責《李喬文學集》主編的台大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黃美娥,簡述了李喬一生奮鬥筆耕不輟的人生。她說,誰能想到生於貧窮番子林的李喬老師,卻是苗栗縣第一位獲得聯大名譽博士者。李喬從出生就面對妹妹死亡、貧窮、父親抗日,人生充滿著悲觀,深深體會到人要生存何其不易?面對貧病饑餓,沒有反抗,如何能面對解決這些痛苦,也孕育他的反抗哲學。

黃美娥說,李喬認為「惡」無法消失,必須反抗,才能生存,反抗哲學,是他寫作的基石,因此李喬是位全方面的作家,有詩、散文、大說、劇本、評論,多達800萬字,其中評論多達三分之一,如《台灣人的劣根性》、《台灣人的醜陋面》,都不客氣的對台灣社會提出批判,希望台灣人能自省;面對中國、世界強權,台灣要如何反抗自處,才能夠生存?因此李老師亦是位思想家、哲學家。

李喬說,他行將就木,做夢也沒想到再獲此殊榮,他一生至少經過10次生死交關都沒死。他從小貧病、饑餓,構成他在悲觀中堅毅奮鬥的生命基調,因此他的文學始終志在反抗,疼惜萬物,跟弱勢者站在一起,且一直寫作不懈,最終理想是認同鄉土,世界一體。

李喬強調,他早期受過日本教育,他的西方哲學思想,來自日文翻譯書籍,他認為未來的人類,勢必往民主國家邁進,因此必須加強鄉土認同,縱使受外力欺凌,也要反抗,不該懦弱,才能生存,屹立不搖。

總統府資政蕭新煌肯定李喬是集寫實主義、精神分析、意譩流與哲學思想於一身的國寶級作家。何來美攝
總統府資政姚嘉文回顧早年在獄中閱讀李喬作品,非常佩服李喬的文化批判力。何來美攝
聯大校長侯帝光致贈「李花滿樹人文香,喬木撐天哲藝響」書法鏡屏給李喬。何來美攝
擔任李喬文學全集主編的黃美娥教授,介紹李喬筆耕70載的心路歷程。何來美攝
聯大頒李喬名譽博士學位是慶祝52週年校慶盛事,來賓合影留念。何來美攝
客家委員會主委古秀妃向李喬獻花,恭賀獲名譽博士學位。何來美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