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學客語-南投四縣腔
00:00

台灣6大毒蛇咬傷排名出爐 用嘴吸毒、冰敷全NG

【王于郡/南投四縣腔】台灣4月份起氣候逐漸溫暖潮濕,蛇類活動力增加,衛福部疾管署防疫醫師趙珮娟在記者會表示,台灣每年約有1000名以上民眾遭毒蛇咬傷,較常見的毒蛇分別為出血性毒的龜殼花、赤尾鮐(俗稱赤尾青竹絲)與百步蛇;神經性毒的飯匙倩(俗稱眼鏡蛇)與雨傘節,以及兼具出血和神經毒的鎖鏈蛇。不少民眾對於台灣6大毒蛇又怕又好奇,身為獸醫的疾管署檢驗及疫苗研製中心科長鄭雅芬表示,其實毒蛇都非常膽小,在戶外遇到蛇不用驚慌,只要保持1公尺以上的「安全社交距離」,緩步移動就能彼此相安無事,了解每一種毒蛇的特性也有助於避開。

被毒蛇咬傷的治療方式,以注射中和性的抗蛇毒血清為主,疾管署是全國唯一生產供應抗蛇毒血清機構,以歷年統計資料分析,最常使用的是抗龜殼花及赤尾鮐蛇毒血清,抗雨傘節及飯匙倩蛇毒血清位居第2,其次是抗百步蛇毒血清及抗鎖鏈蛇毒血清。

趙珮娟提醒,民眾如不慎被蛇類咬傷,要視為毒蛇咬傷處理、要記毒蛇外觀特徵、要脫飾品,避免肢體腫脹、要包傷口上緣,減緩毒液擴散、要儘速就醫;不割開傷口、不用嘴吸出毒液,避免感染、不冰敷,避免組織壞死、不飲酒或刺激性飲料,避免加速毒液作用。(中央社)

【客文版】

台灣6大毒蛇

台灣對4月份開始,天時會漸漸仔濕熱起來,蛇哥个活動力會增加,衛生福利部疾管署防疫醫師趙珮娟在記者會表示,台灣逐年大約有1000儕以上个鄉親分毒蛇咬著,較輒常看著个毒蛇分別係出血性毒个龜殼花、燥尾𤊶還有百步蛇;神經性毒个飯匙銃同遮仔節,還有出血同神經毒都有个鎖鏈蛇。當多鄉親對台灣6大毒蛇斯想愛認識又會驚,疾管署檢驗同疫苗研製中心科長鄭雅芬表示,其實毒蛇都當無膽,係講在戶外堵著蛇哥毋使驚,淨愛保持1公尺以上个「安全社交距離」,還過定定仔離開佢、行到脣項就做得了,了解每一種毒蛇个特性也做得來盡量避開佢兜。

係講正經無細義分毒蛇咬著了,主要係愛煞煞去注中和性个抗蛇毒血清為主,疾管署係全國唯一生產供應抗蛇毒血清个機構,照往年个統計資料分析,最輒常使用个係抗龜殼花同燥尾𤊶个蛇毒血清,抗遮仔節同飯匙銃个蛇毒血清係排第2,最尾係抗百步蛇同鎖鏈蛇个蛇毒血清。

趙珮娟提醒,係講鄉親無細義分毒蛇咬著,愛記得該尾毒蛇生到仰般、還愛摎手鈪、禁指這兜拿下來,避免分蛇哥咬著个地方腫起來、還愛同傷口較頂高个位所包起來抑䌈起來,來避免蛇毒散忒遽、處理好就愛煞煞送去醫院;還過愛注意,毋好同傷口割開來、毋好想愛用嘴去唶蛇毒出來,避免感染、毋好冰敷,避免該位个組織來凍死、毋好啉酒抑刺激性个涼水,避免加速蛇毒个作用。

 

|網路收聽|

▹講客廣播電臺官網|https://pse.is/R8RU8

▹講客廣播電臺APP|

(Android連結:https://reurl.cc/8GWlXd)

(IOS連結:https://reurl.cc/O1pb59 )

歡迎大家下載講客廣播電臺APP,共下講客Let’s f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