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庄中心/綜合報導】新竹縣政府環保局為解決裸露暫置垃圾問題,在中央協助下,今天(14日)全數清除竹東衛生掩埋場的裸露暫置垃圾。「新竹縣促進民間參與高效能垃圾熱處理設施投資BOO(Build-Operator -Own;興建-營運-擁有)案」已完成單機及系統測試,持續推進全場試運轉,加上他縣市代處理量能,可望加速去除新竹縣暫置垃圾,依中央焚化為主的垃圾處理策略,達成裸露暫置垃圾妥善處理目標。
「 BOO 」是配合國家政策,由民間機構「自備土地及資金來興建、營運」,民間企業也擁有該建設的「所有權」;民間投資機構可以享有政府提供的減免稅、優惠融資等好處。
新竹縣政府環保局指出,竹東鎮衛生掩埋場於1976年10月啟用,1983年被劃入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2006年7月停用封閉。但受到垃圾處理量能問題影響,該場從2009年4月到2016年2月,協助新竹縣內原鄉地區垃圾進場暫置轉運;2016年2月後僅竹東鎮垃圾進場暫置轉運,近年受垃圾代處理量能減少影響,竹東掩埋場內逐漸累積裸露暫置垃圾。


竹東鎮衛生掩埋場場區分為1至4期,設有臨時轉運區域、縱橫向截流溝、集水井、滯洪池、曝氣池等設施。由於竹東鎮衛生掩埋場位於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堆置裸露垃圾,引發環境污染疑慮,新竹縣政府於2024年起陸續調度4萬287公噸量能,處理竹東鎮日常、暫置及考量邊坡安全清除的部分舊垃圾,其中由環保局轉運2萬8347公噸。
新竹縣政府2024年同步積極向中央爭取垃圾代處理量,並由新竹縣政府環境保護局專案發包轉運處理,持續清除,並克服代處理廠設備故障等困難,終於在新竹縣高效能垃圾熱處理設施啟動試運轉後,今天正式將竹東掩埋場內裸露暫置垃圾全數清除完成。竹東鎮垃圾暫置場於去年3月暫置裸露垃圾達1萬862公噸。
此外,新竹縣政府環保局今年(2025)初將整頓工程補助申請案,函送環境部環境管理署,於日前(5月5日)會同竹東鎮公所研商工程設計內容,預計增加施作倉儲式轉運設施,近日修正後,將再次函送變更計畫。整頓工程核定後,將由竹東鎮公所執行,並持續維護及管理竹東掩埋場環境衛生。
新竹縣政府為有效改善暫置垃圾引發的問題,近年陸續在縣內公有掩埋場,推動垃圾超高掩埋工程、增設掩埋場監控和預警系統、消防水砲設施、場區整理整頓工程及北側擋土牆改善工程等。迄今,累計完成3萬餘公噸暫置垃圾打包整理、產製固體再生燃料投入使用端4432公噸、再利用去化2281公噸。
縣內各地裸露暫置垃圾,則是陸續完成湖口鄉、新埔鎮及竹東鎮清除工作;新豐掩埋場覆土工程,將對裸露暫置垃圾進行整頓及覆土,也將增設消防水砲與儲水桶,工程已於今年4月28日開工,可大幅改善裸露垃圾問題。
為解決新竹縣垃圾處理長期困境,新竹縣政府於2020年簽約辦理「新竹縣促進民間參與高效能垃圾熱處理設施投資BOO案」,該設施興建進度達99.67%,於2024年12月26日試運轉,現已完成單機及系統測試,目前持續確認設備安全及運作,今年將正式運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