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依璇/綜合報導】在台灣與半導體產業的未來面臨重大挑戰之際,首部以台灣半導體為主題的紀錄片即將上映。曾連續兩屆榮獲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的導演蕭菊貞,投入紀錄片創作30年,此次耗時5年拍攝最新力作《造山者-世紀的賭注(A Chip Odyssey)》,採訪見證台灣半導體產業的重要人物,紀錄下橫跨半世紀,關於台灣安身立命的世紀賭注。電影將於6月13日全台上映。

台灣首部以半導體發展為主題的紀錄片電影《造山者-世紀的賭注》,訪問80餘位見證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關鍵人物和相關參與者、研究者。不只呈現半導體產業如何從無到有,成為推動全球科技發展的關鍵核心,也找出當年背負國家任務重擔的工程師與前輩們,讓觀眾知道他們不為人知的打拚故事。

蕭菊貞導演曾連續二度獲金馬獎。圖取自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蕭菊貞導演

蕭菊貞導演曾連續二度獲金馬獎。圖取自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最新釋出的《造山者-世紀的賭注》電影海報,呼應這部紀錄片的核心主題,描述台灣這座僅占全球陸地面積萬分之二的小島,如何憑藉晶片產業贏得全球依賴與關注,一步步登上世界巔峰的歷程。

片名「造山者」三字由書法名家董陽孜親筆揮毫,筆觸雄渾有力,不僅展現文字之美,更象徵台灣人在局勢動盪中,展現的堅韌意志與永不放棄的精神。蕭菊貞說:「這部電影不是為了仰望大山,而是尋找造山者。」

台灣首部以半導體發展為主題的紀錄片電影。圖取自FB造山者-世紀的賭注 A Chip Odyssey
電影海報

台灣首部以半導體發展為主題的紀錄片電影。圖取自FB造山者-世紀的賭注 A Chip Odyssey

回望拍攝歷程,蕭菊貞坦言,這部紀錄片是他拍攝生涯,首度面對如此讓人不安、卻無法放下的題材。無論是拍攝時,正逢全球半導體產業風起雲湧的競賽、美中貿易戰延伸的科技對抗,到了拍攝後期還有AI運用橫空出世,甚至近期來自國際的壓力。面對瞬息萬變的挑戰,讓他不斷自問:「如果五年前能預知台灣此時將面臨的所有難題,當年我敢拍這個題目嗎?」

面對拍攝過程中,接踵而來的壓力,蕭菊貞總會想起半世紀前,當國家有難時,有一群人憑藉守護家國的決心和勇氣,揹起國旗、扛下任務。在這則晶片傳奇裡,這群工程師們的革命情感和打拚,深深感動了蕭菊貞,也成為這部紀錄片誕生的初衷與動力。因此他總是說服自己不能輕易妥協,「這段歷史不能忘記!它不只是一段關於台灣半導體的故事,更是台灣這座島嶼面對生存,所走過的艱辛路徑。」

電影採訪見證半導體產業的重要人物們。圖取自FB造山者
造山者

電影採訪見證半導體產業的重要人物們。圖取自FB造山者

蕭菊貞特別感謝工研院前院長史欽泰及兩位擁有科技業背景的製片人陳添順、蔣顯斌的參與協助,這部紀錄片才得以完成。蔣顯斌說:「在國際局勢劇烈變化之際,這部片的誕生,正好站在歷史的轉折點。」

「無論是島嶼的邊界和國際政治的邊界,我們都無法逃避。」蕭菊貞表示,必須真實地面對台灣的處境,「電影完成了,但現實中,台灣所面臨的挑戰和危機,沒有止息。此刻,我的心情不只是一位紀錄片導演,更希望透過這一部紀錄片,讓我能盡一份心力,為這努力求生存的島嶼,留下珍貴的故事。」

50年前,台灣半導體從零起步,如今全球已離不開這座科技島國。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2019年在台積電運動會上曾說,「我們是地緣策略家的必爭之地。」2024年,他再說「這五年以來,我們已經是真正的兵家必爭之地。」

台灣首部以半導體發展為主題的紀錄片電影。圖取自FB造山者
台灣首部以半導體發展為主題的紀錄片電影。圖取自FB造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