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台源/綜合報導】57位來自全台的高中、國中與國小教職員,今(21)天參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舉辦的種子師資人才培力回流工作坊,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古秀妃表示,因為有大家參與,才能讓更多後生人學習並接觸客家語言文化,並邀請更多的教師扮演種子教師的角色,讓彼此的經驗學習交流。
古秀妃今日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館校區進修推廣學院,參與「113學年度客語結合十二年國教校訂課程種子師資人才培力回流工作坊」,該工作坊由台師大主辦,邀請各縣市客語教學現場教師交流教學心得,並希望能有更多的老師投入客語教學工作。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於108學年度實施,明訂學校正式課程依性質區分為「部定課程」與「校訂課程」二大類,其中「校訂課程」以彈性學習方式實施。
「客語結合十二年國教校訂課程」實施計畫目的即是希望學校於彈性學習課程,依學生需求並結合客庄特色,發展學生核心素養及客語學習。

「教育現場以專業結合設計客家課程,精神、成果令人敬佩。」古秀妃表示,今年初參加基礎人才培力工作坊,他當時就被分享內容所感動,因此今天繼續參與。古秀妃感謝參與該計畫的所有老師,因為有大家參與,才能讓更多後生人學習並接觸客家語言文化。
古秀妃說,感謝師範大學進修推廣學院院長胡衍南及相關的團隊努力,召集全台教師參與工作坊。除了感謝外,也邀請大家帶更多的教師進來,扮演種子教師的角色,讓彼此的經驗學習交流。
古秀妃更用Holo話分享:「我會老、你會大」,就是要有其他年輕老師接續傳承,將現行已發展出的客語浸潤階段成果,在十二年國教校訂課程裡,繼續再合力推動前行。
今日的工作坊共計有57位來自全台之公私立高級中等學校、國民中學、小學申辦學校校長、主任、組長、現職教師及教支人員等支持,以概念講述、實作體驗及交流分享等方式,再進一步精進教學方法、技巧與跨校交流專業能力,培力學校及區域聯盟具有推動客語校本課程發展推廣人才。
客委會表示,為了培育學校發展客家語言及文化的素養導向課程,客委會長期攜手台師大舉辦種子師資人才培力工作坊,包含基礎工作坊及回流工作坊,彼此跨校交流,聚焦推廣客語相關課程,齊心落實客家語言文化在校園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