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Science Media Centre)」表示,國際組織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台(The Intergovernmental Science-Policy Platform on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Services,IPBES)近日發布最新報告,專家分析這是首次國際報告解釋氣候變遷與生物多樣性之間複雜的鏈結,提供全局觀點與治理所需的權衡。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指出,IPBES於17日、18日連續發布兩份最新報告,分別是《氣候變遷下生物多樣性、水、糧食和健康鏈結評估報告(Nexus Assessment Report)》、《實現2050生物多樣性願景所需的轉型變革評估報告Transformative Change Assessment Report)》,首度明確解釋氣候變遷、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與生物多樣性之間的鏈結,並呼籲轉型變革。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助研究員袁美華指出,這次IPBES發布的鏈結報告,是自2011年提出鏈結此一概念以來,國際首次完整評估「氣候變遷、水、糧食、生物多樣性、健康」這5個鏈結要素彼此的關係,並評估71個因應方案,提出10大行動,包括:保護或停止改變完整性很高的生態系;復育自然和半自然生態系;管理人類開發的土地和水域的生態系統;永續消費;減少污染和浪費;整合規劃與治理;管理風險;確保權利和公平;調整融資等。
袁美華強調,鏈結報告指目前沒有任何一種單獨方案,能在任何不同規模和背景下,實現所有鏈結要素的最大利益。報告中的永續生物經濟是一大重點,指出包含森林、土壤、濕地、泥炭地和紅樹林生態系,將會是未來的重點領域。他以自己的研究為例補充,研究的目標是評估竹林治理方案的環境效益,若為減緩氣候變遷一味以碳匯為優先,可能引起水資源、土壤保持、生物多樣性的問題,研究提供決策者參考顧及多個要素的科學評估結果。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副研究員林大利強調,若要實現2050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現在是生物多樣性的緊急狀態。為了解決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流失、糧食安全和水資源下降、衝擊健康和人類福祉的問題,政策制定與決策者、利害關係人、原住民、在地社區、企業與民間團體等不同角色,必須跨領域合作的重要性。林大利表示,這代表各個組織內部與對外合作都必須轉型,做事情的方法需要改變。
林大利說明,2016年一篇《自然(Nature)》期刊研究分析生物多樣性快速流失的原因,而這次IPBES的變革報告也整合評估,指出人類與自然脫節、財富與權力過度集中、缺乏長期思考的觀點和對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想像,是造成生物多樣性快速流失的主因。
至於變革報告提到達成生物多樣性願景所需策略,林大利說明,2030年要達到自然正成長的目標,急需生物多樣性的資料與評估指標,才能了解目前的努力是否成功復育生物多樣性,並改善物種流失的速度和現況。但林大利說,亞洲非常缺乏這類指標,亞洲第一次有國家提出指標是印度2020年發佈國家鳥類報告時,而台灣2023年第一次發佈生物多樣性指標緊跟其後,顯見我們還需要更多資料和生物多樣性指標工具。
報告中也提到為了阻止生物多樣性流失,每個人都有重要的角色,林大利舉例,台灣的個人可以從公民科學做起,而企業則需要生物多樣性指標來評估企業對全球永續的貢獻。林大利分享台灣跨域合作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成功案例,包含與學術界、企業、政府多方合作於田間架設猛禽棲架,有效改善農業生態多樣性,以及參與式保障系統,由農民觀察農田並記錄於公民科學APP「愛自然(iNaturalist)」,與經濟專家、基金會合作。林大利指出,以過往從未想過的模式,與未認識的跨領域專家和人士共同合作,將是今後的核心工作模式。
國立成功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陳一菁認為,這是首度在聯合國框架下,指出氣候變遷與生物多樣性之間複雜的鏈結,提供全局觀點與治理所需的權衡,彌補過去兩大主題分別發展的知識缺口。陳一菁說,過去多是著重氣候變遷衝擊生物多樣性,但現在強調,生物多樣性退化會影響對人類很重要的糧食、水與健康,再反過來加劇氣候變遷。
陳一菁說明,鏈結報告中明確指出若僅考慮單一要素,將造成其他要素互相衝突、不利於整體永續發展,而是要了解權衡取捨的必要,減少決策之間內耗和對立。陳一菁強調,顧及生物多樣性、氣候變遷、水、糧食與健康的最佳解,取決於在地脈絡,鏈結報告提供的因應方案有助於發展在地的整體性評估。
陳一菁強調,台灣的生物多樣性政策一直緊跟全球的發展,其中「國土生態綠網」是全局思考的保育政策。國土生態綠網重點包含增加棲地品質,以及連結受人類活動高度影響的棲地,生物能在連結的棲地間遷移,可直接降低氣候變遷的衝擊,更重要的是,維護生態系健全,也確保糧食、水源與人類健康。這部分不僅呼應國際趨勢,也是超前部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