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農業部統計從2022年起,每年家貓寵物登記的新增隻數比家犬多,顯示家貓飼主寵物登記意願較高。農業部已完成相關修正並公告,2025年元旦起,強制貓隻寵物登記並植入晶片,2026年起開罰。根據每2年進行1次的家犬貓調查,最新數據2023年的調查顯示,全國家犬148萬隻,家貓為131萬隻。
農業部動物保護司副司長陳中興指出,可能家貓迷路走失的機率比家犬高,2022年起的近3年,每年飼主為家貓進行寵物登記並植入晶片的新增數量約13萬到14萬隻,家犬則僅約8萬到10萬隻,顯示家貓飼主的寵登意願較高。
陳中興說,迎合此趨勢,農業部修正「公告指定犬為應辦理登記之寵物」,並於16日公告,改為「指定犬貓為應辦理登記之寵物」,從2025年1月1日起生效,但是給予1年緩衝期宣導;從2026年1月1日起開罰,若被查到沒有寵登,可處新台幣3千元以上、1萬5千元以下罰鍰。
陳中興說,各地方政府主管機關會給予飼主限期改正機會,限期多久,各有不同,但是限期改正卻不改正,可連續罰到改正為止。
根據《指定犬貓為應辦理登記之寵物》規定,犬隻從1999年年8月5日起須辦理寵物登記並植入晶片,新增貓也要辦理;當犬、貓飼主未依規定辦理寵物登記並植入晶片,依《動物保護法》第31條第1項第8款,將處3千元以上、1萬5千元以下罰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