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慶中/綜合報導】上世紀80年代以來,「全球化」的浪潮替人類社會帶來巨大的變化。但生物界的全球化,往往帶來的是生態的大規模破壞、新興物種誕生或是物種的滅絕。日本本州千葉縣最近進入「緊急事態」,有超過7萬頭的野生台灣山羌(Muntiacus reevesi micrurus)四處亂竄,闖入田地任意捕食破壞作物,更對當地生態系帶來巨大威脅。
綜合《朝日電視台》與《ABEMATIMES》報導,大約20多年前,有數頭來自台灣的台灣山羌從位於千葉縣勝浦市的休閒農場逃逸,當時並未找回,台灣山羌對當地環境十分適應,在缺乏天敵、食物來源充足的情況下,族群的數量呈現爆炸性成長。根據千葉縣的統計,2012年時野生的台灣山羌數量約為2.79萬頭,但到去年(2022年)已暴增至增加到7.15萬頭,10年間大約增加了2倍。台灣山羌的棲息地不斷擴大,估計已廣泛分佈在千葉縣約一半的地區,甚至普遍出沒人類居住的社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xCxXpLpPQo&t=4s&ab_channel=ANNnewsCH
由於雜食性的台灣山羌動作敏捷,具有強大的跳躍力,能夠輕鬆躍過3公尺高的圍欄,居民難以防範且不易捕捉,加上棲地持續往人類聚集地靠近,包括農田、菜園、花圃內的作物都成了牠的食物,已對居民構成很大干擾,日本政府已指定台灣山羌為對生態系統和農業造成損害的「特定外來物種」,地方政府已經採取包括設置陷阱等措施應對,但台灣山羌比山豬或鹿更加靈活,即使陷入陷阱,也常常能夠逃脫。
當地時間上周五(10日)下午3時許,《朝日電視台》工作人員前往勝浦市時,看到路邊的台灣山羌跳來跳去躍過馬路,在安靜住宅區也發現的小隻的台灣山羌,雖然據說生性謹慎,但即使在鏡頭前,牠們也公然吃草、走來走去。「與人爭道」不是什麼問題,最讓居民煩惱的是在牠可愛的外表下發出的怪異叫聲,尖銳有如哭泣的叫聲常響徹晝夜。
台灣山羌俗稱「吠鹿」,就是因其獨特的尖叫聲與類似小鹿的外型得名。一名夷隅市的居民表示「這叫聲真的令人毛骨悚然,聽起來實在讓人不舒服」。台灣山羌還會啃食居民種植的花草、蔬菜等作物。根據千葉縣的統計,去年因山羌造成的水稻、大白菜等農作物損失,已達到421萬日元(約台幣89.4萬元)。
針對台灣山羌持續作亂的情況,夷隅市決定採取設置陷阱等具體措施。夷隅市狩獵之友協會有害鳥獸消滅隊(猟友会有害鳥獣駆除隊)的樋口陽太表示,現在會使用陷阱捕捉台灣山羌。獵人們每星期上山3次,前往8個設置陷阱的地點,其中包括私人土地內的山區,「台灣山羌會穿過狹窄的地方。我們會在陷阱旁邊放一根木棍,當牠樣越過障礙物然後上躥下跳踩到這個地方時,就有機會抓到牠」。
樋口陽太之前每個月大約可以捕獲5隻台灣山羌,但他發現這個數字正在增加,「牠們在這裡沒有天敵,數量只會持續增加,捕獲的量追不上每年新生的數量。在城鎮周圍就能發現,牠們的數量明顯增加中,也許5、6年後甚至更短,野生群體數量就會超過10萬頭」。
當局統計,2022年,7.15萬頭野生台灣山羌族群中,共捕獲了8864頭麂,由於台灣山羌在出生後6個月就可以懷孕,有時1年內可以產下多隻後代,但現實情況的滅絕工作卻無法跟上。樋口陽太表示:「都市中有很多的貓,我們不能在有貓出沒的地方設置台灣山羌的陷阱。我認為要靠此解決問題是不可能的」。
https://twitter.com/g3gea/status/1722909924890673576
台灣山羌是台灣特有亞種的哺乳類動物,是台灣鹿科動物中體型最小的一種,雄性有不分叉的短角,每年12月時頭角開始生長,隔年六月掉落。台灣山羌眼腺發達,遠看之下彷彿有4隻眼睛,也被稱為「四目鹿」。台灣山羌屬於可食用的野生動物,是臺灣原住民的傳統獵物之一。早年由於棲地受破壞加上過度捕獵,30多年前被列為第三級瀕危動物,但近年來復育成功,自2019年1月9日起,當時的農委會林務局修訂《陸域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將台灣山羌與其餘7種野生動物,由保育類調整為一般類野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