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鍾孝昇,國小教師、中壢客家人,這下戴中壢(四縣腔)
今年係新冠疫情結束後个第一隻暑假,國門開放以後,大家又做得出國遊尞,𠊎乜利用這擺機會帶等餔娘,去馬來西亞旅行。毋過,這擺出國摎一般个旅行無共樣,除忒參觀幾隻客家景點以外,還過品嚐當地个客家美食摎文化交流。
講著馬來西亞,大家都知這係一隻有當多華人个國家。元朝時代就有華人在這位戴个紀錄。到明朝,鄭和下西洋該央時,識在麻六甲停留當多擺,留下大量个遺蹟,佢兜摎本地人結婚,起屋仔戴,變成當地一隻重要个民族。今這下這兜中國移民摎馬來人降个後代,細倈仔就喊做「峇峇(Baba)」,細妹仔就喊做「娘惹(Nyonya)」。
毋過,係講著華人大量移民馬來西亞,大約係對第二擺鴉片戰爭後開始。因為清朝戰敗,摎英國簽了《北京條約》,分外國商人做得招華人出國做工个權利。對該下開始,英國就招了當多福建、廣東摎海南个華人去到馬來西亞,挖錫礦、種橡膠。今這下華人大約有六百九十萬人,係馬來西亞第二大个族群。
來到馬來西亞頭日,𠊎兜歇在吉隆坡盡有名景點「茨廠街」附近,在旅舍邊脣有一間「仙四師爺宮」,這間廟盡特別个地方,就係佢摎客家先民開發吉隆坡个歷史有關。
仙四師爺宮係吉隆坡第三任甲必丹葉亞來(甲必丹,captain,領袖个意思),為著承蒙仙師爺(甲必丹盛明利)摎四師爺(葉亞來个大將鍾炳來),佢兩儕在馬來西亞內戰過程中,做出个貢獻正來起个。
葉亞來在清朝道光17年出世,係廣東惠州惠陽縣个客家人。佢在咸豐四年,太平天國戰亂該央時,離開家鄉,來到馬來西亞開礦。做事膽大心細又當煞猛个葉亞來,在24歲就擔任雙溪烏戎(芙蓉市个舊名)个甲必丹。因為政績當好,下後,過分英國政府派任做吉隆坡个甲必丹,開礦修路,維持治安,過引進外勞,開山打林,摎吉隆坡開發到當好,故所後人就喊佢「吉隆坡開埠之父」。
這間仙四師爺宮,大殿服祀仙師爺、四師爺,左右兩廳供奉華光大帝、聖帝爺、文昌君等神位。另外,摎台灣个義民廟共樣,仙四師爺廟還有一間勇祠,服祀保衛吉隆坡壯烈犧牲个忠勇烈士,可見共樣係客家人,對這兜保衛鄉里个先民,𠊎兜都有崇敬个心,感謝佢兜對後代子孫个貢獻。
離開紀念客家先民个仙四師爺宮,𠊎兜坐了兩點鐘个火車,來到森美蘭州个首府芙蓉市,這位有一隻由馬來西亞客家文化協會森州分會設立个客家文化博物館,這乜係馬來西亞唯一个客家博物館。
森美蘭客家文化博物館,整理馬來西亞各地捐贈个客家文物,用食个、著个、歇个等項目分類來展出。這兜文物在客家原鄉个基礎頂項,添加了南洋个在地風情,對𠊎兜這來自台灣个客家鄉親來講當熟識,乜試著有一息仔無共樣,分人感覺著十分新色。
除忒展出文物外,博物館還辦理當多活動,來推廣客家文化。像今年初就舉辦了第二屆「二月二,龍擎頭」客家文化節。孔菊華會長講:「逐年舊曆二月初二个『龍擎頭』,又安著春耕節,係中華民族一隻傳統个年節,摎你兜台灣共樣,二月二愛迎龍合做戲。在這日大家會拜龍求雨,請天公保佑今年五穀豐收。」另外,孔大姊還講二月二有一隻風俗,係講在這日剃頭个人,就會當好運,故所協會乜安排了一場義剪活動,透過愛心活動,傳承客家風俗。
雖然招待𠊎兜个孔大姊,佢个客家發音,𠊎還聽毋慣,毋過在異鄉,還做得講客話,正經做得感受著這位客家鄉親个熱情。今年九月,佢兜乜愛來台灣參加世界客家博覽會,希望到時做得有還較多互動个機會,分無共樣个客家文化做得互相交流。
在離開森美蘭客家文化博物館該下,斡頭看著博物館外个一副對聯,寫著「宏揚客家精神,傳承中華文化。」在這隻馬來文化為主个國家,推廣中華文化本來就無恁該,莫講係人數還較少个客家文化了。打幫有這兜痛惜族群文化个客家鄉親,成立協會、博物館,分客家文化在離開原鄉幾下千公里外个異鄉,乜做得落泥生根,開出靚靚个花。
華語
今年是新冠疫情結束後的第一個暑假,國門開放以後,大家又可以出國旅遊,我也利用這個機會帶著老婆,去馬來西亞旅行。不過,這次出國和一般的旅行不一樣,除了參觀幾個客家景點以外,還要品嚐當地的客家美食和文化交流。
說到馬來西亞,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個有許多華人的國家。元朝時代就有華人在這裡定居的記載。到明代,鄭和下西洋時,曾多次在麻六甲停留,留下大量的遺蹟,他們與當地人通婚,建屋居住,變成當地一個重要的民族。現在這些中國移民與馬來人生的後代,男孩子就叫做「峇峇(Baba)」,女孩子就叫做「娘惹(Nyonya)」。
不過,若說道華人大量移民馬來西亞,大約是從第二次鴉片戰爭後開始的。因為清朝戰敗,與英國簽署《北京條約》,給予外國商人可以招聘華人出國做工的權利。從那時開始,英國便招募許多福建、廣東與海南的華人到馬來西亞,挖錫礦、種橡膠。目前華人大約有六百九十萬人,是馬來西亞第二大的族群。
來到馬來西亞第一天,我們住在吉隆坡知名景點「茨廠街」附近,在飯店旁有一座「仙四師爺宮」,這間廟最特別之處,就是它與客家先民開發吉隆坡的歷史有關。
仙四師爺宮是吉隆坡第三任甲必丹葉亞來(甲必丹,captain,領袖的意思),為了感謝仙師爺(甲必丹盛明利)及四師爺(葉亞來的大將鍾炳來),他兩人在馬來西亞內戰中,做出的貢獻而建的。
葉亞來生於清朝道光17年,是廣東省惠州惠陽縣的客家人。他在咸豐四年,太平天國戰亂之際,離開家鄉,來到馬來西亞開礦。做事膽大心細,又努力能幹的葉亞來,在24歲時就被任命為雙溪烏戎(芙蓉市的舊地名)的甲必丹。因政績良好,後來,又被英國政府派任為吉隆坡甲必丹,開礦築路,維持治安,又引進外勞,開墾田地,將吉隆坡開發得很好,因此後人稱他為「吉隆坡開埠之父」。
這間仙四師爺宮,大殿奉祀仙師爺、四師爺,左右兩廳又供奉華光大帝、關公、文昌君等神位。另外,跟台灣的義民廟一樣,仙四師爺廟還有一間勇祠,奉祀保衛吉隆坡而壯烈犧牲之忠勇烈士,可見同樣是客家人,對於保衛家鄉的先民,我們都懷著崇敬的心,感恩他們對後代子孫的貢獻。
離開紀念客家先民的仙四師爺宮,我們坐了兩個鐘頭的火車,來到森美蘭州的首府芙蓉市,這裡有一個由馬來西亞客家文化協會森州分會設立的客家文化博物館,這也是馬來西亞唯一的客家博物館。
森美蘭客家文化博物館,整理馬來西亞各地所捐贈的客家文物,用食、衣、住等項目分類來展出。這些器物在客家原鄉的基礎上,添加了南洋的在地風情,對我們這些來自台灣的客家鄉親而言很熟悉,也感受到有一些不一樣,令人感到十分有趣。
除了展出文物外,博物館還辦理許多活動,來推廣客家文化。像今年初就舉辦了第二屆「二月二,龍抬頭」客家文化節。孔菊華會長說:「每年農二月初二的『龍抬頭』又稱春耕節,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和你們台灣一樣,二月二要迎龍又做戲。在這天人們會拜龍祈雨,請老天保佑今年五穀豐收。」另外,孔大姐還說二月二有一個習俗,若是在這一天理髪的人,就會鴻運當頭,所以協會也安排了一場義剪活動,透過愛心活動,傳承客家習俗。
雖然招待我們的孔大姐,他的客家發音,我還聽不習慣,但在異鄉,還可以講客語,真的能感受到這裡客家鄉親的熱情。今年九月,他們也將來台灣參加世界客家博覽會,希望屆時能有更多的互動機會,讓不同的客家文化,能相互交流。
在離開森美蘭客家文化博物館時,回頭看見博物館外的一對門聯,寫著「宏揚客家精神,傳承中華文化。」在這個以馬來文化為主體的國家,推廣中華文化實屬不易,更何況是人數更少的客家文化了。感謝有這一群熱愛族群文化的客家鄉親,成立協會、博物館,讓客家文化即使在離原鄉幾千公里外的異鄉,也能落地生根,開出美麗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