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維安(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榮譽教授)
客話在全球範圍內的式微趨勢,是一個由多種社會文化和經濟因素所造成的現象,以下分別加以說明。全球化進程中,經濟和社會變遷導緻小語種語言使用者減少,客話在某些地區有面臨消失的危險。全球化加速了客家話等較小語言的衰退。隨著經濟和文化的相互聯繫越來越緊密,使用英語、華語和其他主要區域語言的壓力也越來越大。這使得客家話等少數族群語言的使用在國際和當地環境中被邊緣化,導致其重要性下降、社會能見度降低,也減少向年輕一代的傳播。
語言的式微,是一個全球的趨勢,《語言的死亡》(貓頭鷹出版社)這本書值得參考。語言的死亡:表示語言沒有人在說,通常是遺失在代與代之間的接棒過程中
現代化、都市化與商業化
客話在全球範圍內面臨著逐漸式微的挑戰,特別是在現代化、都市化和跨族群通婚的背景下,客話有日漸式微的現象。通常現代化是指社會、經濟和文化等方面的轉型過程,這一過程通常伴隨著工業化、都市化、技術進步以及社會結構的變化。都市化則是指人口從鄉村地區向都市地區移動的過程,以及都市範圍內人口密度和建設規模的增長。都市化通常伴隨著經濟、社會和文化的變遷。如人口集中、地利用變化、經濟活動轉型,都市成為經濟活動的中心,吸引工廠、企業和各種服務業的集中發展。
客話在全球範圍內式微的結構性原因之一是:現代化和都市化的快速進程。隨著人們從農村遷移到都市地區,與商業、教育和公共治理中使用的更主流語言的互動越來越多。在都市環境中,年輕一代更常接觸並傾向於使用這些主要語言(例如華語、英語)來實現經濟和社會流動,逐漸減少客家語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市場語言和官方語言的廣泛使用,使得客話在公共場所和教育系統中的使用空間被極大壓縮。
在許多地區,客家話與更主導的市場語言和官方語言競爭。在專業、教育和公共場合學習和使用客家話的機會減少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導致客家人在學校、工作場所和公共場所等正式和非正式環境中的存在逐漸減少。客庄青年而言,為了發展,得需要進入都會,並需要使用自己不熟悉的語言,代間沒傳承,便會消失(遺失)。即便是在都會客家人之間,(未經反省的)「自然態度」之下也是使用共同語言為多。使用客話交談有時必須提升到「有意的」「反省過」的態度
市場語言的影響,甚至影響到客庄的語言態度:華語或Hoklo話作為市場語言的主導(dominate)性,除了在都會中如此,即便是客庄也常是如此。
跨族群通婚與家庭結構
導致客話衰退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跨族婚姻的增加,特別是在多元文化社會中。在使用多種語言的家庭中,客家話常常被邊緣化。這些家庭中的孩子往往會採用更常用的語言,例如華語、閩南語或英語,這導致客家語在家庭環境中的使用逐漸消失。雖然說在台灣,華語是閩南語和客家語的共同剋星。不過客家家庭(夫妻雙方都是客家的家庭)也經常使用閩南語。
現代家庭結構的小型化和雙薪家庭的增多,導致家庭內語言傳承的環境受到影響,傳統語言傳承變得更加困難。發生在家庭內部的傳統語言傳播方式在現代家庭結構面前正在崩潰。
雖然「家庭」是客家話得以保留的空間(傳棒人如何交給接棒人)。但是。「家庭」作為客話傳承的空間,常受到市場語言、族群通婚的影響,「家庭語言」可能溶解在更大的環境之下,也可以在(有反省的態度之下)獨立於「市場語言」。家庭語言特色的營造,對於客家話的「復甦」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小孩跟祖父母學語言, 已經大大的擾動了語言的代際傳承,特別又因為祖父母急著向孫子輩傳遞自己不熟悉的華語,更令人困擾。
特定地區的語言發展
世界各地人可發現許多與客家話為通行語的地方:傳說中荷屬蘇利南、大溪地、模里西斯、山口洋、馬來西亞的亞庇, 以客家話為通行語,但都有式微的現象。「在日本、新喀裡多尼亞、夏威夷等地,客話逐漸消失,這現象主要集中對語言多樣性的負面影響。客話的式微現象在各地不同,例如,在日本和新喀裡多尼亞等地,由於移民、經濟轉型和其他當地語言的主導地位等因素,該語言正在迅速消失。這反映了更廣泛的全球趨勢,即較小的少數民族語言越來越多地被更通用的語言所取代。
在古晉、在吉隆坡,客家話似乎有漸漸被取代的現象。馬來西亞金寶、古晉、亞庇、浮羅山背、夏威夷、多倫多、蘇利南、牙買加,日本、梅縣皆然。日本、夏威夷、多倫多客家崇正會的會長,不會說客話。在加勒比海地區,客家話消逝殆盡,不過仍有客家認同。
梅縣,作為客家文化的象徵地,梅縣的語言文化保存情況相對較好,不過普通話政策可能也深深地影響到代間客話的傳承。沙巴的客家社群在多元文化環境中努力保持語言傳承,但年輕一代更傾向於使用馬來語或英語,客話的使用頻率減少。
台灣客話在都市化過程中受到挑戰,但透過政府政策支持和文化運動、客話的保護和推廣取得了一定成果。儘管全球趨勢呈現下降趨勢,但一些地區仍在努力保護客話。政府政策和文化運動透過正規教育和文化活動幫助推廣客家文化,取得了某種程度的成功。客家原鄉、台灣客庄都有消失的趨勢,不同的是台灣客家團體有發展、推動客話復甦的覺醒。
語言喪失影響客家文化與族群認同
客家語的衰退不僅是語言問題,更是一個族群、文化問題。隨著客話的消失,與之相關的強烈民族認同感也隨之消失。這種衰落引發了人們對客家文化習俗、故事和傳統長期保存的擔憂。
客話的式微是一個由現代化、都市化、跨族群通婚的全球性問題。儘管一些地區正在努力保護客家話,但總體趨勢表明,全球範圍內說客家話的人數正在穩步減少。語言的喪失對客家人的文化和族群認同有廣泛的影響。
點我線上收聽《客座教授!安烈炫》
您還可以透過以下平台隨選收聽: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yLy3bl
Spotify ▶️https://reurl.cc/Dj1VpN
SoundOn ▶️https://reurl.cc/Gj9o2D
KKBOX ▶️https://reurl.cc/Wx5kK5
延伸閱讀:張維安,2020,〈全球客話發展趨勢之探討〉,頁49-63。收錄於河合洋尚・張維安(編)《客家エスニシティとグローバル現象》(《客家族群與全球現象》),大阪:国立民族学博物館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