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依璇、李台源/新竹報導】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自2004年成立至今,屆滿20年,今(8)日舉行創院20週年學術研討會。客家學院院長兼人文社會學系教授簡美玲指出,學院不只致力於客家與族群的關鍵議題,更在人文社會、傳播科技專業中著力,盼實踐傳播和人社領域共同交流初衷。
客家委員會主委古秀妃一早前來與會,除了祝福客家學院20週年生日,古秀妃說,希望客家學院和客委會一起成長,一起完成下一個20年,學校扮演跨域角色,「政策需要轉譯成民眾聽得懂的語言,才能在生活中實踐以客家為名的身分,進而投入公共領域。」
今天的研討會議題多元,包括探討學院所在地的新竹現代歷史、文化與社會,族群、文化與傳播;有圓桌論壇,探討族群文化的多元取徑與外來趨勢;邀請中央研究院新科院士柯志明以「清代台灣的人群分類、治理部署與抗爭政治」專題演講,細說清代朱一貴、林爽文等事件背景下的各個族群關係。
「大家對客家傳播的想像是什麼?當客家鄉親希望有全客語字幕,族群媒體究竟是娛樂媒介?還是語言教學頻道?」陽明交大傳播與科技學系副院長魏玓以客家電視台舉例說,他認為當前客家傳播的問題與困境,包括「由上而下」的傳播和不當政治干預、標案形式不利永續經營等,「行銷(客家)是特定商業操作,把它放在傳播的核心要如何運作?」以及客家傳播「夠不夠客家」的兩難。他認為面對客家公共弱勢的結構性限制,即使做出優質的節目,也很難改變根本問題。
魏玓說:「倘若族群就是問題本身,那族群傳播的困境真的有解決的一天嗎?」他認為,也許把「族群」放到一邊,真正從多元文化的角度與社會現實狀況思考,而不要自困於客家傳播的框架,他舉例可以參考澳洲多元文化影視服務模式,「多元文化才是重要的,而不是只仰賴一個族群媒體。」
此外,客家學院所在的新竹是台灣科技重鎮,學者也很關心半導體科技發展對在地社會的影響,尤其竹科圈地擴建,帶來土地倫理、環境水文、建築地景、族群人口、地價物價等問題。研討會與談人、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教授林崇熙指出,台灣花費鉅資補助科技產業,但卻忽視農業;「國民平均所得3萬美元,卻仍保持著3000美元的思維」,他認為台灣沒有用足夠的高度來看待文化資產問題。
「客庄消滅的結果,不只是客家,而是總人口的危機。它直指台灣半導體發展的課題;工業都市帶來的少子、高齡化危機,不會只在新竹發生。」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教授黃紹恆強調,「客家問題就是全台灣的問題」,當客家歷史、人文被抹去,結果就是以「人」集結成的族群,被異化拆解成無法辨識的開發勞動資源之一。
「沒有溫度、文化注入的研究,會出現很多問題。」陽明交大電機工程所終身講座教授簡仁宗說,客家文化學院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希望在理工學院、陽明校區都可以感受到客院的20年來的點滴成長。
除了關心客家族群傳播、客庄被科學園區圈地擴建問題,也有博士候選人爬梳社會對客家人的傳統刻板印象正確性問題。
陽明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博士候選人劉懷仁,爬梳客家宅第、回望歷史,包括國定古蹟桃園李騰芳古宅、新竹縣定古蹟姜阿新洋樓、台中市定古蹟張天機宅。發現他們在生活享受與奢華程度上,有別於大眾對客家勤勞刻苦、節儉小氣的刻板印象。他希望呈現台灣客家地方面貌時,有更多層次與向度,說出更多台灣客家族群不一樣的故事。
陽明交大傳播與科技學系教授李美華,則以AI元宇宙客語整合應用為題,指出AI發展的下一個關鍵在人型機器人、人機協作與人智互動。他以客委會建置語言資料庫、語音資料庫、AI客語主播;講客廣播電台提供AI客語生成功能以及客家電視台的AI主播等案例分析,希望未來能從研究AI客語聊天機器人與社會互動、人智互動的關係,盼能開啟族群傳播的AI元宇宙新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