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板
認識攝影家葉裁,大概是我跟彭啟原導演開始記錄客庄沒多久的事。
當年為了挖掘客庄的故事,必須從文獻資料爬梳入手,再請教學者專家,最後才是走入田野。對於老照片需求若渴,因為文字的言說根本無法傳遞昔日時空真相,老照片讓影像的追尋得以呈現歷史感,時空變遷可以感受在地居民的文化內涵,什麼是會被留下來的、什麼是終將凋零的,透過新舊影像的對照,常常可以探究出每一個在地蘊含的文化力道。
那時,鄧南光的攝影作品才剛剛在攝影界出土,特別是解嚴之後,本土紀實影像被重新看待,鄧南光的北埔影像讓北埔的社區營造充滿了魅力。
除了鄧南光的老北埔影像之外,葉裁在北埔是一個承先啟後的關鍵人物。特別的是葉裁以白手起家的處境,進入攝影這個高消費領域,更讓人佩服不已。我有幸結識,深深著迷於葉裁如神話般的生命歷程,一有機會,就想推薦葉裁和他的攝影作品。
我也曾在《台灣長史物》節目,把葉裁當成故事主角,跟隨葉裁走過的路,體驗攝影家捕捉畫面的心路歷程。初次把葉裁環遊世界六十四個國家之後,返回台灣、拍攝台灣的故事一一記錄下來。影片拍攝時葉裁還不到六十歲,他表示也許過了六十歲就拍不動了,他準備要開始畫圖了,畫圖是因為攝影終究有其極限,無法完整表達心目中理想的鄉土文化。同時,葉裁也表示,心中有一個夢想,希望能出版一本書,用一百張照片把他記錄到的台灣鄉土完整呈現出來。
沒想到,葉裁的攝影活動並未停在六十歲,而是紮紮實實躍過六十年。如今,葉裁尚未完成他的畫家夢,但是,透過「台灣水」的曾文邦與攝影師沈昭良的精密策劃,希望能達成葉裁記錄台灣風土的夢想。
與葉裁相識三十年,我也反覆閱讀他的攝影作品,不能說沒有疑惑與不解之處,只要有機會就會尋求解惑,每每都能從他的影像中,或從他的解說中閃現穿透影像的魅力。
私以為,葉裁對於「鄉土文化攝影」的問題意識,是他成為伊士曼片庫攝影師的重要契機,也是遊歷列國之後決定返鄉的根本原因。站在鄉土未必然看得到鄉土,身處鄉土之中也不必然懂得鄉土的價值。葉裁的攝影啟蒙並非鄉土本身,而是遠渡重洋的西方傳教士,那來自異鄉的觀點似點亮了燈,引導鄉下小學生開始關注家鄉日常生活,自己天天騎在牛背的日常農事,竟然是洋人們熱衷捕捉的畫面,隨著傳教士的目光拍攝了農人自己都難以察覺的農村光景。
小小葉裁在童年即獲得了珍貴的異鄉之眼,也許可以說,因為這雙眼睛,葉裁就取得了國際片庫攝影師的門票。
伊士曼片庫多年簽約攝影工作,是一次又一次在世界各地旅行,捕捉每一個國家、每一個地方的「鄉土文化」,以攝影圖像陳述各地的風土特色。葉裁的職責,與其說是要表現攝影藝術,不如說是精準拍攝足以說明鄉土文化的圖像。這個歷程,也可說是為了返鄉精確捕捉故鄉台灣鄉土文化的專業訓練。
葉裁六十年的攝影生涯,想必已經用一張一張照片回答了青年葉裁初入攝影時對於鄉土文化攝影的困惑。
《光景:葉裁.攝影創作六十年》攝影集
台北國際書展資訊
日期:2024/2/20 (二) ~ 2/25 (日)
時間:星期二/三/四 10:00 – 18:00、星期五/六 10:00 – 22:00、星期日10:00 – 20:00
地點:台北世貿中心展覽一館
攤位:綜合書區 C 327
支付方式:現金/信用卡/文化幣(消費2點贈1點!)
客傳會官網: https://www.hpcf.tw/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