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外送平台Uber Eats今(9)天首度公開外送人員收入相關數據,報告分析,外送員平均每小時淨收入達新台幣270元,不過,多個外送平台工會隨即駁斥,報告與工作實情完全不符,且未將「時間成本」納入計算,呼籲制定外送產業專法。

UberEats公開一份全球調研公司Mandala針對台灣外送夥伴的調查報告,報告指出,若以「送單期間」計算,UberEats平台上的外送員每小時平均淨收入為270元,較最低工資時薪高出4成以上,另有6成5外送員是兼職。

Uber Eats表示,外送合作人員收入高低,取決於他們選擇是否上線以及在什麼時段、什麼地點送單,與累計送單期間的長短,報告採用「送單期間」衡量每小時收入,計算方式從接受訂單開始,到成功完成外送為止。結果發現,除了平均每小時淨收入新台幣270元以外,收入前25%的外送合作人員平均每小時淨收入為312元,收入後25%平均每小時淨收入仍有224元。

Uber Eats報告稱,外送人員平均時薪270元,工會表示「與實情不符」。圖為台北市內湖區外送員。中央社
Uber Eats報告稱,外送人員平均時薪270元,工會表示「與實情不符」。圖為台北市內湖區外送員。中央社

對於此份報告,全國外送產業工會發布聲明,此調查明顯完全不符合實情,外送平台以此種以偏概全的不實調查,蒙蔽國人對事實的認知,恐進一步戕害外送員權益。

外送工會表示,針對外送員時薪計算,報告並未列入「備勤時間」,備勤時間城鄉差距相當大,非都會區可能數個小時才能接到1單,且因派單後須在20至30秒內接單,否則便會錯過,因此也必須全神專注手機,很難進行其他工作與休息,此一明顯落差在報告中完全忽視。

外送工會也表示,報告中將「基本報酬」與「獎勵費用」混合算出平均收入,完全掩蓋外送平台利用不合理的低車資,強迫外送員必須達成獎勵標準才能讓收入勉強維持,然而獎勵費用若成為收入結構占比非常重的部分,更顯示外送平台刻意剋扣基本報酬的惡劣事實,而且還透過所謂「第三方調查」資料刻意篩選、排除來掩蓋其惡行。

外送工會表示,外送產業目前已經是民生必需產業的一環,不應由國際外送平台挾著巨大資本做這種似是而非的調查來欺瞞大眾、顛倒黑白,呼籲立法院三個主要黨團制定一套可長可久的專法,來健全外送產業,守護所有外送產業的從業人員。

台北市網路平台外送員職業工會也發聲明指出,報告以「送單期間」作為計算基礎,但外送員最主要的時間成本,往往包含「等單」、「找單」、「等餐」、「等客人取餐」等無法獲得報酬的空窗時間,若這些無酬時間未納入時薪計算,低估外送員實際的勞動成本。

工會提到,外送平台聲稱提供彈性工作機會,但現實中卻以趟次獎勵、連續上線等機制綁住外送員,使其無法真正自由選擇上線與否,這與「自由接單、彈性時間」的理念背道而馳,自由不該只是口號,更需制度保障。

外送平台工會駁斥,報告與工作實情完全不符,且未將「時間成本」納入計算,呼籲制定外送產業專法。Uber Eats提供
外送平台工會駁斥,報告與工作實情完全不符,且未將「時間成本」納入計算,呼籲制定外送產業專法。Uber Eats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