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依璇、章倩萍/高雄報導】「阿淘哥就是台灣的吟遊詩人。」新竹縣新埔鎮新埔國小老師黃溢新說,她今天(27日)特地從新埔南下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只為聆聽陳永淘一段非正式的不插電現場演唱。

陳永淘今天本來是接受「講客廣播電臺」節目邀訪,到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的5G行動廣播錄音車《講客號》上節目,後來決定來個現場不插電的演唱會。

個性率真的陳永淘,一把吉他、一張椅子,坐下來就開始唱歌,他先後唱了〈阿東的歌〉、〈山狗太〉、〈鮮鮮河水〉、〈鷂婆〉、〈打溜崎〉、〈加了蜜〉、〈含笑花 〉、〈風平浪靜〉與〈頭擺个事情〉,還和現場大小朋友親切互動。

陳永淘在市集現場演出,帶來〈山狗太〉等多首客家歌曲。蔡依璇攝
陳永淘在市集現場演出,帶來〈山狗太〉等多首客家歌曲。蔡依璇攝

阿淘哥看到一位小朋友鼻子上貼了膠布,問他怎麼了?小女孩說跌倒受傷,還童言童語的說,鼻子不痛、但是貼膠布的地方和其他地方曬黑的程度不一樣,阿淘哥說「那要貼防曬膠布。」

這位6歲的小女孩高愉宜,還指著阿淘哥的頭髮問:「為什麼你的頭髮會長那樣?」阿淘哥說,因為這樣行動速度會比較快。

另一位小男孩則問阿淘哥,「你有沒有用撥片?」阿淘哥出示空無一物的雙手,我都用手指彈、不用撥片。」

活潑的小聽眾上台分享,表示客語音樂很好聽。蔡依璇攝
活潑的小聽眾上台分享,表示客語音樂很好聽。蔡依璇攝

阿淘哥唱著唱著,突然說開放現場民眾點歌。這驚喜來得太突然,但現場歌迷也是有備而來。出身新竹縣尖石鄉的劉淑娟,立馬用流利的客語,點了一首〈頭擺个事情〉。

劉淑娟從20歲開始喜愛陳永淘的創作與演唱。
劉淑娟從20歲開始喜愛陳永淘的創作與演唱。

阿淘哥真情流露的聊起這首〈頭擺个事情〉。他說他的第一把吉他是朋友送的,拿到的時候,他就把所有他會談的音都彈了一遍。

阿淘哥回憶他的阿公,當時已經90歲,年紀大了、身體不好、也不愛講話,仿佛該遭遇的都遭遇過了,但他記得他小時候,每次放學,阿公都會站在家門口小路上等他,遠遠看到他就和他打招呼。

話聊到這,剛剛問他吉他撥片的小男孩和他揮揮手説再見、說要先去玩一下桌遊。阿淘哥說:「好!等一下再回來,人生不要那麼輕易說再見。我阿公沒有和我說再見就不見了。」

阿淘哥用最溫柔的口吻,說著最傷心的話。

臺灣藝術家、客家語歌曲作曲家及歌手陳永淘。蔡依璇攝
臺灣藝術家、客家語歌曲作曲家及歌手陳永淘。蔡依璇攝

阿淘哥回憶,當年阿公只要喝一口酒,就會開始唱山歌,說到這,阿淘哥情不自禁的唱起客家山歌。他說:「我對不起我祖父。」祖父唱過那麼多山歌、老山歌給他聽,但在祖父人生凋零的時候,他卻唱不出歌給祖父聽。

於是阿淘哥創作了這首〈頭擺个事情〉,是送給祖父的歌曲、也是想刺激祖父對人生再燃起動力的歌。

點歌的劉淑娟說,她20歲時,第一次在家鄉聽到陳永淘這首〈頭擺个事情〉,讓她驚訝不已,怎麼有這樣的客家歌曲,和她從小學的客家山歌不一樣、有別於傳統的平板客家歌,從此成為阿淘哥的粉絲。

劉淑娟如今嫁到高雄左營區,44歲的她,今天帶著女兒來聽阿淘哥這場為時一小時的不插電現場演唱會。

聽完〈頭擺个事情〉,劉淑娟驚嘆,20多年的時間過去,但她覺得阿淘哥的歌聲一如往昔,都沒有變。

類似的歌迷還不只劉淑娟。阿淘哥唱著唱著說他需要來杯咖啡,《客新聞》記者遞上一杯超商咖啡,他說他不喝冰的。過一會兒,只見黃溢新遞上一杯熱咖啡到阿淘哥身邊。

阿淘哥忙介紹,這是遠從新竹新埔來的粉絲。黃溢新說,她是從阿淘哥發行第一張專輯就成為他的鐵粉,她覺得陳永淘就是個「吟遊詩人」,不論唱哪種語言的歌曲,都有獨特的個人風格、她非常喜歡。

今天遠從新埔南下高雄市前鎮區聆聽,陳永淘六月將在高雄衛武營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音樂廳的南部首場演唱會,她更是買了十張票。

陳永淘說,他今年6月20日在高雄衛武營音樂廳的夏至音樂會,像是一場等待了三十年的約定,一次跨越族群的文化交會,更是一場充滿故事與真情的音樂分享。邀請南台灣及各地的朋友們,「在夏至的夜晚,聆聽阿淘哥用歌聲,展開一幅關於土地、記憶與生命的地圖。」

陳永淘首登高雄衛武營開唱 攜手「尼布恩」傳唱夏至的天籟

【李台源/綜合報導】「鳳凰花開,南風吹,樹影下,望大海…」當熟悉的旋律響起,彷彿就能聞到南國夏日的氣息。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