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台源、蔡依璇/苗栗報導】客家委員會斥資10億9500萬元、集結全台灣12輛稀有火車頭的「苗栗火車頭園區」今(25)天開幕。客家委員會主委古秀妃表示,希望園區可以成為帶動苗栗觀光的火車頭,讓「客家」及「鐵道文化」成為苗栗新亮點。
火車頭園區距離苗栗火車站後站(西出口)步行2分鐘路程,園區占地面積約1.9公頃,工程最初是行政院前院長蘇貞昌於2019年視察時,發現「苗栗鐵道文物展示館」陳列台灣珍貴火車頭及車廂,且完整保存舊山線蒸汽車頭的「投煤練習場」及各式珍貴文物,因而研議打造完整的觀光園區。
古秀妃特別提到鐵路與客家的關係。客委會過去曾調查,台鐵以前有超過一半的員工是客家人,桃竹苗更是多數,多半都是擔任維護鐵路的基層技術工,這可能也跟客家人早期生活在淺山鐵路地區相關。


客家人與台鐵淵源深厚
「這裡不只是台鐵的火車頭園區,還是苗栗的觀光火車頭。」古秀妃表示,感謝行政院支持、內政部國土署、苗栗縣政府及台鐵公司煞猛打拚,無論是第一代列車的造車師傅、修復技術工、台鐵高層主管及員工,都能發現客家鄉親的身影,產業環境造就出客家台鐵人,顯見火車乘載著當地客家人心中滿滿的記憶。
苗栗鐵道文化園區整合「苗栗鐵路一村」舊宿舍群以及原「苗栗鐵道文物展示館」文物,共分兩部分,包括結合青創、美食、手作、客家文化與互動裝置藝術的「火車頭一村文創聚落」,以及轉車台、列車展示館、投煤體驗館、產創交流館等「主展區」。
「搭台鐵講客語,買票比較快。」台鐵公司總經理馮輝昇開玩笑地說。馮輝昇也是客家人,他今天在園區開幕典禮上,特別用客語致詞了一段。


馮輝昇介紹,苗栗火車頭園區不只是台灣第一,也是亞洲唯一,不只園區可以看到旁邊苗栗車站運轉的火車,也可以看到陳列在園區的老舊火車頭,另外還有模型車、動態展示的轉車盤以及台灣唯一的投媒練習場,都是台灣鐵路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力拚3年百萬人次入園
馮輝昇並喊出,「火車頭園區開幕後,三年內入園人數突破百萬的目標。」但他坦言,園區建置之初,因為舊有空間包含辦公室、火車頭設備,建造過程「就像穿著西裝改西裝,」廠商對園區潛力商機並不樂觀。隨著陸續把特有火車頭移過來,加上轉車盤沉浸式體驗設計及導入客家文化,廠商漸漸發現模式有利基。
馮輝昇認為,苗栗火車頭園區未來可以是台鐵推動鐵道觀光旅遊、搭配各式郵輪列車,並串聯舊山線、台中鐵道文化園區、彰化扇型車庫、集集支線以及日月潭觀光廊帶的重要基地。



苗栗縣長鍾東錦以客語致詞表示,客家人從日本時代就在鐵道付出許多心血,客家人刻苦耐勞的精神,對此也具有象徵意義,期待火車頭園區結合客家文化能夠再創旅遊亮點。他並特別感謝蘇貞昌,認為蘇貞昌對苗栗觀光有很大的幫助,他強調,中央的政策,苗縣府都會全力配合。
客家委員會表示,期盼園區成為區域鐵道旅遊中心,串聯苗栗車站、功維敘隧道、舊山線軌道自行車、台灣客家文化館以及施工中的明德水庫環湖自行車道、客家文學花園等景點,整合為新旅遊廊帶,將客家及鐵道文化呈現給國人及國際旅客,成就苗栗地區觀光旅遊門戶及亮點。
台鐵表示,苗栗火車頭園區定位為寓教於樂的親子同遊園區,正式開幕後,入園暫定收費100元(其中50元可折抵園區消費),並對購買套票的團體旅客,提供搭乘遊園小火車、投煤影音體驗及戶外轉車盤操作等加值服務,希望能讓造訪的各年齡層遊客,在實際操作的遊戲中增進對科學原理以及鐵路運作的理解。
交通資訊:位於苗栗火車站旁,自西站出口步行2分鐘即可抵達
入園費:100元、其中50元可折抵園區消費
苗栗縣民50元半價
身心障礙者免費入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