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真一
小兒血液及癌瘤學醫師,服務於美國聖路易大學醫院及Glennon樞機主教兒童醫院,2006年退休擔任名譽教授。關懷台灣歷史及客家文化,曾獲客家委員會「客家貢獻獎」。
《客新聞》於客家語言最有貢獻的羅肇錦博士,獲頒本土語言「終身貢獻獎」那天(2025年二月)報導他得獎的消息:「羅肇錦投身客家50年獲頒終身貢獻獎」。
報導説羅博士投入客語研究工作近50年,曾在2017年,獲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的「客家貢獻終身成就獎」。熱誠研究客家話外,更熱衷於客家語言文化的社會運動,他是1988年「還我母語大遊行」發起人之一。教育部頒「台灣語言的終身奉獻獎」給羅肇錦博士,因爲他是客家文化語言研究的開拓者及領航員,還說「羅肇錦把復振母語當成一輩子的使命與信仰」,全心全力投入研究與推廣,貢獻深遠。
其實對羅教授的貢獻,最早就矚目的是我們創辦的「北美客家台灣語言文化基金」。我們於1988年創辦的「北美客家台灣語言文化獎」(簡稱:客家台灣文化獎),羅教授於1990年獲獎,剛開始前兩屆都是頒給客家文化團體或委員會,羅教授可説是最早三位個人得獎者之一,可見我們的確「慧眼識英雄」,早知道羅博士以後一定會貢獻更多於客家,尤其客家語文。
可是在過去及最近報導羅博士的貢獻,很少人提到他對客家語言的探討中,對客家話源流的大貢獻。這題材好像不被民衆、機構及政府的重視。就如下面的討論,客家人總認定自己是「純漢人、源自中原、望族之後」之説,還是中國及台灣政府及機構提倡的論說。因爲自己曾探討客家台灣人的血緣問題,從生物學數據來看,有完全不同結論,進而想知道最有關的語言學上的看法。下面先簡單從客家台灣人血緣談起,爲何羅博士的客語源流探討,是很有意義及有大貢獻。
客家台灣人的血緣
問客家台灣人的來台祖時,大家會説祖先自長山(唐山),不少人還認爲,客家人是「純」漢人,中原「望」族之後。對「來台祖」尤其尊重崇敬,可是對更早來台前的祖先,爲何總愛稱客家族群為「純」漢、源自「中原」及「望」族出身?
想來是因爲受羅香林先生的《客家研究導論》及陳運棟先生的《客家人》兩本著作的影響。他們的書中討論的學説,客家人是從華北(中原),最少5次遷移到目前的客家人區域的粵東、閩西、贛南及其他地區。羅香林的學說主要依據族譜,沒有參考生物學的數據。順便一提,若看羅香林的書,就會知道,他所以會去探討,靠族譜的數據,提出客家來自華北中原,因爲下面提到,華南同樣是源自南方原住民漢化的廣東人及福建人,愛講客家人是非漢族的「野蠻人」「南蠻」人。
從生物學的數據來看,客家人不是主要來自華北,最主要的祖先本就源自華南,只少部分來自華北。台灣客家人祖先,還有南島語族的台灣原住民。筆者曾在客委會主辦的「2023年全球客家文化會議」,主題《落地生根;客家的全球化及在地化》會議上討論過〈從疾病基因談蠻番、中原及在地化〉,有興趣請上網看,提供疾病的基因以及生物學討論客家台灣人血緣的文獻。生物學上,跟台灣客家人血緣最相近是台灣的Holo(閩南人)族(圖二)。

語言學上有數據,可佐證生物學的結論。首先必須強調,族群不應有優劣、貴賤、高低之分。客家台灣人的祖先,主要源自亞洲南方,還有少數華北漢人及台灣原住民的血源。祖先被稱爲「南蠻」或「番」,祖先不是劣等、賤民或低級,敬祖之心要誠。特別先這樣寫,因爲各類文獻中,族群間的謾駡時,常看到用「蠻」、「番」、「野蠻」等字眼。
客家話、Holo話、廣東話 都是華南原住民語言漢化而來
曾在Scientific American 這本通俗科學知識雜誌上看過,語言學上對族群探討的數據,跟生物學的探討,有很好的類似結論。所以想找對客家話的起源、形成語言源流的研究。最主要想知道跟生物學的數據比較,語言學上的探討的數據如何類似或不同。可惜自己孤落寡聞,早期找不到客家話源流的文獻。
不過看到本較通俗有關中國語言的英文書「The Language of China」,是一位美國的語言學家S. Robert Ramsey所寫的。他討論些客家話的問題,他先説客家人,常被廣東人及福建人,認為不是中國人(not Chinese at all), 說是客家人是非漢人的野蠻人 (non-Han “Barbarian”) ,如「Tai族或苗族(Miao)」。看此書後來的討論,他所謂的Tai族包括:壯-傣族(Zhuang-Dai)、侗水族(Kam-Sui)及黎族(Li)三大支族。
他又説從客家人的族譜及一些歷史證據,是有些數據可說,客家人從華北平原(Northern Plains=「中原?」)而來。接著Dr. Ramsey說「不管他們怎麽説自已種族的來源如何」,客家話跟附近的粵語及閩語一樣,語言學上都是南方中國語言(linguistically Southern Chinese),還特別說: 客家話是在華南產生的(were formed in the South)。
他還説客家話,雖然比粵語及閩語多些北方詞句,但是整體的語言詞彙及構造是南方語言(its vocabulary characteristically ,and its syntactic feature structure too is generally of the Sothern type)。Dr. Ramsey一再强調,客家話,跟附近的粵語、閩語一樣,都是在華南形成的。。
少數的華北漢人遷徙到華南,因軍事及政治上是强勢者,大大地影響華南地區語言文化,華南地區原住民的語言文化漢化,客家語言跟附近的廣東話及福建話一樣,都是當地華南原住民語言漢化而形成。
可是早期在海外找不到客家話源流的文獻,從語言學上探討的資訊,大部分都是上述羅香林及陳運棟等,客家話是來自華北(中原)漢族語言的正「源」。以後知道羅肇錦博士有探討客語的源流的研究。首先在通俗非語言學雜誌如《客家雜誌》,或在語言學會或客家會議中,看到羅博士從語言學上討論不少「畲客關係」。
以前事務多為雜事忙,沒好好看羅博士較深入的學術研究著作,最近看到羅博士得獎消息,承蒙成大台灣文學系的語文學者陳慕真助理教授,以及她的學生林貞佑碩士的幫忙,找到一些羅肇錦博士的著作,對羅博士探討成就更敬佩。
因自己曾探討疾病基因及一些生物學跟客家血緣關係的數據,一直想看語言學上,對客家話的説法如何。可是一直沒機會好好研讀。多謝陳教授及林碩士的幫忙,送來不少文章中,其中兩篇文章:1)〈試論福建廣東客家話的源與變〉(中華民國聲韻協會《聲韻論叢》第十二輯229-246頁;2002/4月,台灣學生書局。2)〈梅縣話是粵化客語說略〉(《國文學誌》第4 期;119-133;2000/12月),很有意義。
雖只看這兩篇而已,沒看羅博士的其他著作,很高興羅博士的探討數據及結語,他的語言學探討,基本上跟上述討論中國語言的英文書一樣。更有意義的是這兩篇文章提供的資訊,跟探討生物學上的數據及結論類似,客家話是從當地原住民的語言漢化而形成,跟生物學的結論類似。
(感謝廖運範、黃永達、謝奇璋、陳慕真、林貞佑先生及女史先審閲並提供更正及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