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庄中心/綜合報導】2025苗栗縣通霄鎮白沙屯拱天宮媽祖徒步進香將從5月1日深夜、登轎啟程,廟方今天(22日)表示,報名人數達30萬餘人。由於時序將入夏,醫師提醒香燈腳,要防範推擠、中暑,量力而為。民眾可透過「白沙屯GPS即時定位」App,即時掌握媽祖的行進位置,透過網路直播隨行媽祖進香行程,無論身處何地,都能與白沙屯獨特的徒步進香文化心意共振,感受最純粹、質樸的信仰力量。
白沙屯媽祖徒步往雲林北港朝天宮進香活動,最大特色是每年進香時程及路線不固定。今年經廟方與值年爐主向媽祖婆擲筊請示,預定4月28日放頭旗、5月1日深夜11時25分登轎,準備就緒後,旋即起駕出發,展開一年一度進香之旅。
拱天宮管理委員會主委洪文華表示,今年報名參與的香燈腳,再創歷史新高,首波預備23萬件的背心在報名1週即領取一空,後續緊急追加。截至今天上午,報名人數已達30萬7千餘人,還不包括報名搭乘93台遊覽車人數,距離4月28日報名截止日還有1週,預估屆時報名人數上看32萬人。他說,近幾年「香燈腳」成長之快,有點出乎意料。
洪文華指出,今年媽祖啟程南下36小時須到達北港,是場「急行軍」挑戰,且天氣逐漸炎熱,香燈腳要特別注意自身狀況,防範中暑。
童綜合醫院連續多年動員醫護團隊,全程支援進香活動隨行緊急醫療救護。童綜合醫院副院長吳肇鑫指出,這次報名人數破紀錄,包括拱天宮起駕出發、北港朝天宮及回鑾前一天駐駕通霄慈后宮,是人潮最擁擠3大熱點,為避免推擠受傷、踩踏意外,已與3地區警察局、交通單位規劃動線管制,建立綠色通道。
吳肇鑫提醒,時序進入4、5月,高溫、高濕的天氣,中暑指數偏高,香燈腳務必注意防曬與補充水分。尤其中暑初期,症狀不很明顯,行進間可能只覺得有點頭昏眼花、口乾舌燥,有點走不下去,此時千萬不要硬撐,盡快找到陰涼處坐下。若不會想吐,就趕快補充水分、鹽分;如已有嘔吐現象,就不要再進食,請醫護人員處理評估打點滴。
吳肇鑫說,龐大進香隊伍甚至比沿途行經鄉鎮的人口數還多,為避免突發狀況癱瘓當地119系統,今年醫療團有2台救護車及醫護人員全程隨行,若香燈腳途中有緊急醫療需求,可撥打臂章的專線電話求助。
另外,為響應環境永續,通霄鎮農會與綠色餐飲指南攜手於2025年白沙屯媽祖「粉紅超跑」進香前,推動「無塑進香」行動,呼籲香燈腳自備環保餐具,鼓勵沿路提供飯擔的善心人士採桶裝供應、減少一次性用品,共同落實信仰與環境並行的精神。通霄鎮農會總幹事表示,今年「無塑進香」行動,特別設計「彩虹玉米仙貝飯糰」作為綠色飯擔代表,由通霄鎮農會協同綠色餐飲指南三位主廚──Tupang地坊張皓福、阿霞飯店吳健豪、糧心聚落陳可為聯手製作,採用通霄在地越光米、彩虹玉米製成可食米仙貝作為餐具搭配飯糰,不僅美味,也實踐無塑理念。
綠色餐飲指南表示,預估2025年白沙屯媽祖香燈腳人數將突破50萬人(含93輛遊覽車人數),若能影響其中 20%自備環保餐具,就有10萬人減少使用一次性餐具。每人只要減少用5件以上,可減少50萬件一次性餐具消耗。根據環保署資料,一組一次性紙碗與塑膠湯匙的碳排放約50克CO₂,整個無塑進香將可減少30噸CO₂排放。大約3.75公頃的森林吸收量,相當於5個標準足球場的面積。
自備環保餐具不只是個人行動,也是讓進香文化走向更永續的重要一步。誠摯呼籲所有參與進香信徒,主動攜帶環保餐具,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同時在能力範圍內,盡量以桶裝方式提供食物與飲水,適量準備餐點,避免食物浪費,共同為下一代留下更美好的環境。
為迎接這場年度宗教盛事,通霄鎮公所規劃「媽祖民俗文化系列活動」。5月1日晚間7時,在拱天宮前私人停車場舉辦起駕晚會,邀請多組表演團隊演出恭送媽祖進香;5月10日上午8時,將舉行迎駕文化藝術表演,迎接白沙屯媽祖回鑾。
苗栗縣長鍾東錦、通霄鎮長張可欣、拱天宮主委洪文華、朝天宮副董事長吳炳俊等人,今天共同出席媽祖民俗文化系列活動記者會,為年度進香盛事暖身。台鹽公司與泰山企業也分別捐贈逾百箱礦泉水與飲品,提供香燈腳沿途補給。
鍾東錦說,白沙屯媽祖進香不僅是通霄鎮、苗栗縣的大事,更是台灣重要宗教民俗文化,媽祖慈悲佑民,感動許多人,年輕香燈腳也越來越多,大家都抱著一顆感恩的心,相信媽祖一定會保佑台灣平安。
拱天宮公布2025乙巳年進香日程,白沙屯媽祖燈轎時間為5月1日深夜11時25分,登轎就緒後鑾轎旋即出發;5月3日到北港;5月4日凌晨0時40分進火;5月11日下午3時45分回宮;5月22日開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