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淳華,客家研究人員,台中市豐原區學老人(大埔腔)
東勢正月半,文化街宮廟會舉辦新丁粄比賽,毋過,客家庄堵著老人家較多,嬰兒緊來緊少,後生人徙到外庄,逐年新丁粄活動愛想辦法解決這兜問題,乜使得看大粄活動在東勢客家庄繼續傳落去。
東勢連續32年人口無增加了,特別係2015年到2020年人口少撇2,139儕人,係台中市五年來人口減少盡多个行政區,人口緊來緊少个原因係老人家過身、後生人徙到外背、無降細人,所以,東勢人口對1999年六萬零儕,現下伸四萬七千零儕,65歲个人口有22.7%,係台中區各區中盡高个。
東勢人口減少對辦新丁粄活動十分不利,毋過,宮廟乜用新个方法來解決這緊來緊少人个問題,分客家庄傳統慶典續核辦落去,包括新孫、新細妹息嫲乜使得做大粄,還過,大粄毋單淨分會員,乜使得做一個恁大个粄分生份人食。

復興宮福安祠分大粄。林淳華翕

泰安宮會員添孫,做大粄。林淳華翕
正月半暗晡个東勢,比過年還鬧熱,街路同細巷弄斯有人在該行,𠊎聽著兩個後生人講話:
「仰脣愛做大粄?」
「添丁,斯係新丁哩!」
新丁粄制度斯係宮廟會員个屋下有新婚、添丁,愛做大粄分會員,親像今年雙福祠,羅家个倈新婚,羅家做27個十斤大粄分會員,下一擺哪位會員屋下有喜事,乜愛做27個大粄。頭擺係新婚、新丁做大粄,毋過,因為宮廟會員大部分做阿公、阿太,這滿降細倈同細妹共款,所以,鯉魚伯公廟个會員添細妹息嫲,乜做大粄分會員,泰安宮个會員添新孫,當然乜做大粄分享歡喜。
今年復興宮福安祠乜改變會員分大粄个方式,一個阿公添孫,在廟前切一個盡大个粄分大家分,有排隊儕斯分得著粄,無限制係會員正有。阿公自家切粄,還準備放粄个紙盒,當有誠意。孫分厥姆揇分大家人看,這係𠊎第一擺在新丁粄活動看著嬰兒,當合節慶个意義,吾等乜當暢分享該屋下个歡喜。恁泥分大粄个方式,同頭擺分共下戴客家庄个會員大粄無共款,頭擺係會員斯有大粄,這滿朋友、外背人、同學斯分得著;頭擺客家莊頭有「包禮愛還」个想法,毋過,大家食一屑屑粄,食著毋會有負擔,恁樣分享方式、毋使還啦。
東勢後生人同嬰兒緊來緊少,毋過,大雪山腳下个客家人還係用生活智慧過節,頭擺大粄比重比來比去个感覺少了,倒轉希望緊來緊多个人共下來看大粄,分新丁粄節慶活動傳承落來。


華語
東勢元宵節,文化街廟宇都會舉辦新丁粄比賽,但是因為客家庄面臨高齡、少子、人口外移,每年新丁粄活動仍想辦法解決這些問題,而得以讓元宵節看紅龜粿,在東勢客家庄繼續辦下去。
東勢人口已經連續32年人口負成長,尤其是2015年到2020年人口減少2,139人,創下臺中市五年來人口減少最多的行政區,人口不斷減少的原因,有老年人口凋零、人口外移、少子化,於是,東勢人口數從1999年的六萬多人,到目前的四萬七千多人,65歲人口達到22.7%,是台中市各區中最高者。
東勢人口因素其實非常不利於辦理新丁粄活動,但是仍會看到各廟宇以創意來解決這些人口不利因素,讓客家庄的傳統慶典繼續辦下去,包括新孫、新曾孫千金都可以做紅龜粿,還有不限於送紅龜粿給會員,可以製作一個超大的紅龜粿分享給陌生人。
正月十五的夜晚,東勢比過年還熱鬧,街上、小巷弄都有人在走動,我聽到年輕人傳來這樣對話:
「為什麼要做大紅龜粿?」
「添丁嘛,就是新丁呀」
新丁粄制度就是該廟會員家中有新婚、添丁則製作紅龜粿和會員們分享,以今年雙福祠為例,羅家兒子新婚則製作27個十斤的紅龜粿分贈給會員,下一次會員家誰家有喜事,照樣做27個。以往都是新婚、添丁做紅龜粿,但是因為廟宇目前會員多為祖父、曾祖父輩,現在講男女平等,於是,鯉魚伯公廟的會員添曾孫千金,也做紅龜粿和會員分享,泰安宮會員家中添新孫,當然也做紅龜粿來分享喜悅。
今年復興宮福安祠還改變會員分紅龜粿方式,一位阿公添孫,在廟前切一個超大的紅龜粿分享給大家,排隊者皆有份,不限會員。阿公親自切紅龜粿,還準備包裝的紙盒,誠意十足,孫子也被媽媽抱在懷裡亮相,這是我在新丁粄節第一次在現場看到新生兒,非常有臨場感,我們也很高興分享他們家的喜悅。這樣打破送紅龜粿是以地緣關係的連結,以前是會員才可分到紅龜粿,現在是朋友、遊客、同學都可以分到;以往農村有「包禮要還」的觀念,但是切一小塊分享,吃起來不會有負擔,這樣分享方式,就是不用還啦!
東勢年輕人和新生兒愈來愈少,但是位於大雪山山腳下的客家人仍以生活智慧過節,以往競爭紅龜粿重量的意味減少了,反而是希望更多人來一起來看紅龜粿,讓新丁粄節慶活動得以永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