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慶中/綜合報導】一項由澳洲主導的長期研究發現,到2050年,世界上最強的洋流系統可能減緩20%,進一步加速南極冰蓋融化和海平面上升。
綜合法新社與《The Guardian》報導,南極繞極環流(Antarctic Circumpolar Current, ACC)是一道在極地東風帶的吹拂下形成、以順時針方向環繞南極洲大陸的洋流,其強度是連接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墨西哥灣流4倍多。研究人員利用位於澳洲國家接入研究基礎設施中心(Access National Research Infrastructure)、澳洲最快的超級電腦和氣候模擬器Gadi,使用氣候模型分析了溫度變化、冰融化和風況對南極繞極流的影響。
根據周二(4日)發表在科學期刊《環境研究通訊》(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的最新報告,全球最強勁洋流的流速,可能因南極冰層融化釋出大量淡水而減緩,這將帶來「嚴重」的氣候影響。

報告共同作者、墨爾本大學副教授蓋恩(Bishakhdatta Gayen)稱此結果「相當令人震驚」,「隨著南極冰川融化,冷淡水流入海洋,這些水會下沉並向赤道方向擴散。淡水的流動,改變海洋密度,這是洋流運動的關鍵驅動因素,進而導致速度變緩。海洋極其複雜,且保持著微妙的平衡。如果當前的這個『引擎』故障,可能會產生嚴重後果,包括氣候變遷加劇,部分地區的氣後極端事件增加,以及由於海洋作為『碳匯』(Carbon sink)的能力下降,再加快全球暖化,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Earth’s strongest ocean current (the Antarctic Circumpolar Current) could slow down by 20% by 2050 in a high emissions future https://t.co/8KoJgu3k2F
— Sea~Aqua~Blue (@Sea_Aqua_Blue) March 4, 2025
報告共同作者、氣候科學家索海爾(Taimoor Sohail)表示,這種減緩將導致惡性循環,使更多的暖水到達南極大陸架,再加速冰融化,進一步削弱洋流。這也將破壞生態系和食物鏈,因為洋流有助於阻止入侵物種(如大量南部海帶)到達這片脆弱的大陸,「透過減少碳排,共同努力限制全球暖化,將減緩南極冰層融化,避免可預期的災害。」
塔斯馬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Tasmania)海洋物理學家多德里奇博士(Edward Doddridge)表示,這項研究意義重大且結果令人驚訝,因為先前的研究認為,海洋變暖,導致南極繞極環流的北端加速。地球上超過90%的額外熱量都儲存在海洋,海洋透過各種方式轉移熱量,影響全球的氣候,因此研究洋流的變化方式,對掌握氣候變遷非常重要。
莫納許大學(Monash University)氣候科學家普里奇(Ariaan Purich)表示,南極洲周圍的海洋已經發生劇烈變化。南極冰蓋和冰架中儲存的淡水,正持續加速融化。自2022年以來,每年夏天,南極大陸周圍的海冰面積都減少到200萬平方公里以下,這是史上未曾出現的現象,「我們需要了解海洋發生什麼事,以及海洋吸收了多少熱量和碳,這樣我們才能更準確預測氣候,並更能適應氣候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