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俊傑/台北報導】「林班歌」為1960至1980年代,原住民在林班工作時所傳唱的歌謠,沒有固定的格式,歌詞多半以描述著想念家人、愛人和家鄉,也作為調侃、娛樂、自我解嘲的歌曲。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委託學者黃國超、歷時3年進行田調、歌曲採集,今天(12日)在北流卡夫卡發表《有歌一起唱—林班與林班歌》專輯,收錄10首具族群代表、或以族語創作的歌曲、專書及影像紀錄,為台灣林業史留下擲地有「聲」的文化資產。
動人的「林班歌」,唱頌著原住民山林勞動的汗、淚與寂寥,是台灣林業史不可磨滅的一部分。發表會中,邀請專輯中所收錄演唱的排灣族歌手黑妞、太魯閣族歌手伊祭.達道以及布農族樂團東布青樂團,現場演出林班歌曲,共同領略林班勞動者以生命經驗所匯聚而成的樂音。
計畫主持人、靜宜大學副教授黃國超表示,林班歌謠不僅是原住民跨族之間的傳播,同時也透過大眾文化,打進華語音樂歌壇。林班歌在1960年代後,這些曲調、旋律填唱歌詞後,也變成救國團、校園活動的團康歌曲,不見得進過林班,但歌謠的傳唱卻留在生活中。
黃國超說,這次計畫範圍很廣,製作1張專輯、1本專書及30分鐘的紀錄片,從靜態到動態都完整的記錄下來,讓讀者可以完整的了解林班故事。
參與紀錄片拍攝的魯凱族音樂創作人包勝雄提到,自己的舅舅是林班工頭,帶族人進林班工作之後,整個部落的氣氛像煮開水一樣,這份工作的熱度越來越高,每天在牆壁上都會紀錄工資,每個月就會開始期待吃白米、罐頭,這對於當時的社會,是非常大的改變。因為,去林班是唯一可以馬上領現金、又能買足生活用品的工作。
包勝雄說,林班歌的發展,也出現在魯凱族、排灣族結婚典禮時候的圍舞,而這個圍舞保留了林班歌的載體,若沒有圍舞,就沒有傳唱的空間。他感嘆的說,自從將林班歌曲寫成譜以後,那些歌曲就沒再改變、也沒有再被創作,如同被鎖在框架裡唱歌;但林班歌應該是自由、創意的。
台灣光復後,為配合造林政策及社會發展需求,大量勞動者投入山林工作。原住民因熟悉山林,擁有自然資源的傳統智慧,成為林班工作的主力,參與砍草整地、運輸木材及修枝疏伐等作業。在物資匱乏的年代,為圖溫飽,原住民工人遠離了自己的家鄉,長達數月投身山林工作。夜晚時分,大家圍著篝火,聚在一起,用簡單的樂器即興編出歌曲,愜意哼唱,成為辛勞過後疲累與寂寥唯一的出口。
林班歌的歌詞混合了原住民族語、日語及華語,旋律則融合了傳統古謠、日本歌謠及中西流行歌曲,內容多變且豐富。原住民各族群、部落之間也會彼此傳唱,最終形成了獨特的林班歌文化,成為台灣原住民史上不可磨滅的重要篇章。 而這些歌聲、文字及影像紀錄,也豐富了林業文化的多元面向,林班歌所反映出的原住民族林業史觀,在臺灣林業史的發展歷程中,更是不可或缺的動人樂章。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長林華慶表示,林班歌的發展與台灣戰後林業發展密不可分。從林班歌的詞曲中,可以窺見當時原住民在異鄉工作後,受到林業政策衝擊的無奈及感慨,以藉由歌曲排解憂煩。
林華慶說,當今林業署推動與部落共管山林,並希望族人能夠成為「新林業」的核心主力,林班歌傳唱至今,不再有鄉愁、無奈,而是以當家作主的自信與喜悅,而是將這段近乎被遺忘的林班勞動歷史與記憶,藉由歌聲、文字及影像紀錄為臺灣林業史留下擲地有「聲」的文化資產。
《有歌一起唱—林班歌》專輯與專書可至五南書局購買,歌曲亦同步上架至Spotify、apple music、Youtube等串流平台,提供民眾更多元的音樂聆聽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