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來美,資深媒體人,曾獲客家新聞獎、兩岸新聞獎,現從事文史寫作。
作家李喬長期深耕本土文學、評論臺灣政治、社會、文化,成為臺灣文壇巨擘,今年獲國立聯合大學教授聯名推薦頒名譽博士學位,將於11月23日校慶日頒授。聯大校長侯帝光日前率客家學院院長馮祥勇、人文社會學院前、後任院長黃惠禎、盛鎧,到公館「山泉水文學基地」拜會李喬,除表恭賀,也敬邀出席。
李喬是聯大第一位駐校作家,在擔任總統府國策顧問期間,對聯合技術學院升格為聯合大學以及聯大設立客家、人文社會學院貢獻良多;但他謙稱不具獲此殊榮,且年歲已大,無法再為學校、學子作出奉獻。侯帝光則說,李喬是出身苗栗縣的傑出文學家,聯大是縣內第一學府,授予名譽博士實至名歸,也是聯大的光榮。
李喬本名李能祺,1934年生於大湖鄉靜湖村(番子林),受父親李木芳日治時期領導「農民組合運動」被捕入獄,「二二八事件」又差點遭活埋,幸被新竹縣防衛司令劉定國(後擔任苗栗縣第二、三屆縣長)所救影響,深感臺灣人遭外來政權欺壓的苦難,再受存在主義思潮,埋下「反骨」性格,致他的文學世界「始終志在反抗」。
李喬大湖初農畢業考上新竹師範,國民政府剛遷臺,流亡名師很多,讓他紮下深厚文史哲學基礎。畢業後他邊在國小教書,邊準備高考及初、高中老師鑑定考,花費了他近10年歲月,這期間他大量閱讀,包括尼采、淑本華、黑格爾的作品,也開始寫作,26歲發表《酒徒的自述》短篇小說。
「我童年住在深山番子林,與泰雅族友好,那能『漢化』原住民,反被『番化』。父親抗日經常不在家,有二兄二妹,靠母親辛苦扶養,大妹年幼死於肺病,致孤獨、貧窮、死亡、多病、恐懼是我童年的陰影,幸母親無私的愛,讓我心靈沒有受傷,而堅忍的慈愛也化身為大地的母親。」
45歲那年,李喬以年少經歷,融入近代史,完成《寒夜三部曲﹕寒夜、荒村、孤燈》大河小說,《寒夜》述說先民到番子林拓墾,遭土豪劣紳、日本官僚欺凌,主角彭阿強硬頸得「向天借命」;《荒村》劉阿漢領導「農民組合」抗日,幾度入獄,妻子燈妹日夜提心吊膽;《孤燈》則是日治末期兒子明基遠赴南洋戰場,行前剪了頭髮、指甲放入香袋,母子隔海思念。
客籍作家筆下的女性,不論是鍾理和的平妹、鍾肇政的奔妹、李喬的燈妹,幾是妻子或母親的化身,是撐起整個家庭的支柱,堅毅、刻苦;而貫穿《寒夜三部曲》的燈妹,從剋夫的童養媳,入贅抗日隘勇劉阿漢,到晚年掛念遠在南洋戰場的愛子,一生操心、悲苦。
同是本土作家,鍾肇政、黃春明早期作品獲大報聯副主編林海音青睞,成名得早,他則沒那麼幸運,《孤燈》直到鍾肇政擔任民眾日報副刊主編時才獲連載,鍾肇政與齊邦媛也是鼓勵他最多的前輩作家。
李喬先後在大成中學、頭屋初中、苗栗農工任教,48歲就從從教職退休,專事寫作,至今逾1200萬字,長短篇小說、劇本、文化評論皆有,他的《藍彩霞的春天》寫的是社會底層性工作者的無奈,在威權時期與吳濁流的《波茨坦科長》同被列為禁書,理由分是涉及情色、淆亂視聽。
從威權政治時代,李喬就關心反對運動,常為「黨外」候選人助講,雖多數落選,但能宣揚理念,卻樂此不疲。
台大法學院前院長許介鱗是他新竹師範同學,後獲東京大學法學博士,曾是李登輝外交智囊,後來卻批評李登輝助長黑金政台,傾向日本右翼,遭到李喬「十問許介鱗」批評,兩位同學展開臺灣史觀論戰,看法也見仁見智。許介鱗與撰「臺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的魏廷朝,則是義民中學同學,他對第三度出獄的魏廷朝非常照顧,常找日本文化、人權研究的案子給魏廷朝做。
李喬年逾60歲才走運,他主持「文學過家」等多個電視節目,《寒夜》也被公視、客家電視台共拍攝40集的連續劇,廣獲迴響。客委會這幾年也積極將他的作品翻譯成外文,讓世界看見這位傑出的臺灣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