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我們
  • 隱私權
  • 服務條款
  • 聯絡我們
  • 講客電臺
  • 國客兒
  • 客傳會
訂閱我們
2023年9月23日星期六
客新聞 HakkaNews
202305-hakkaskypic100
  • 藝術季
  • 熱門
  • 焦點
  • 要聞
  • 生活
  • 話題
  • 專欄
  • 專題
  • 國際
    • 土耳其強震
    • 烏克蘭
  • 新聞學客語
  • 寫客文
  • 客人誌
    • 客童話
  • 客庄
  • 專業客
  • 闢謠客
  • 3C
  • 美食
  • 客影
  • 藝所
  • 饒平
  • 詔安
  • 1786平民戰士
  • 向原民學習
沒有結果
看所有最近的文章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
  • 服務條款
  • 聯絡我們
  • 講客電臺
  • 國客兒
  • 客傳會
沒有結果
看所有最近的文章
客新聞 HakkaNews
沒有結果
看所有最近的文章
  • 藝術季
  • 熱門
  • 焦點
  • 要聞
  • 生活
  • 話題
  • 專欄
  • 專題
  • 國際
  • 新聞學客語
  • 寫客文
  • 客人誌
  • 客庄
  • 專業客
  • 闢謠客
  • 3C
  • 美食
  • 客影
  • 藝所
  • 饒平
  • 詔安
  • 1786平民戰士
  • 向原民學習
首頁 專欄

何來美專欄/苗栗西湖九旬張四妹種老欉文旦 4萬斤柚香飄大臺北

客 觀點 by 客 觀點
2023 年 9 月 15 日
in 專欄, 焦點
閱讀時間: 1 分鐘
A A
何來美專欄/苗栗西湖九旬張四妹種老欉文旦 4萬斤柚香飄大臺北
分享到臉書分享到Twitter分享到Line

文/何來美

資深媒體人,曾獲客家新聞獎、兩岸新聞獎,現從事文史寫作。

東京電視台「日本秘境」節目,常報導日本老人(婦)獨居深山,過著與世無爭的隱居生活,令人驚嘆、好奇!住在苗栗縣西湖鄉龍洞村打鐵坑山區的張四妹,93歲高齡仍管理2公頃多的老欉文旦園,年產4萬餘斤,中秋節前雇工忙著採收,兒孫們則負責行銷大臺北,同樣令人佩服、驚奇。

打鐵坑山區或許沒有「日本秘境」偏僻,但張四妹在老伴張金火去年辭世後,就一人獨居山區三合院,繼續管理屋後種植半世紀的老欉文旦園。她家附近的大片山林,以前是清海無上師的靈修道場,如今常大門深鎖,鮮有人煙,附近住戶亦大都搬遷成空戶,每天與她形影不離的是兩隻忠犬小黑、酷老。

張四妹守著偏鄉家園,三個兒子張海秋、張海斌、張海秀則在臺灣最繁華的大臺北地區打拚事業,分在臺北、汐止、土城從事水電、電腦工程有成,張海秋還以無黨籍身分參選臺北市信義區松友里長,已連任3屆。

「來自純樸的苗栗鄉間,傳承自開臺祖對土地的尊敬與感謝,張金火爺爺和張奶奶種植半世紀的老欉文旦,經過不斷呵護,花費無數心血灌溉,滋潤這片土地,細心照護著每棵果樹,努力一輩子的心血,養育了自己,也養育了子孫。樹齡愈大,果實也愈小,卻愈珍貴飽滿豐厚,散發濃郁柚香,肉質細緻多汁,滋味更是自然甜美。」

張四妹與老伴的辛苦,兒孫們看在眼裡,每年中秋節前都回鄉幫忙採收、銷售,在果箱也感性地寫出阿公,阿婆對這塊土地所付出的心血,「養育了自己,也養育了子孫」,而老欉文旦果肉的細緻多汁,未透過西湖鄉農會,單在臺北自銷就搶購一空。

「我從父親、老公的小幫手,現變成兒子的小幫手!」身栽瘦小的張四妹是養父母張瑞和、賴友妹大婦抱來的「細心臼」(童養媳),並與小她6歲的張金火「送作堆」,幫父、幫夫持家任勞任怨,但在子女心目中她卻是個「允文允武」的小巨人。

她謙虛現是兒子的小幫手,實際上果園的管理仍是她在負責,只是除草、施肥、剪枝、噴藥改為雇工而已。

張四妹說,她家屋後的文旦園是她四十餘歲時,與老伴共同栽種管理,早已是老欉樹,得過多次優等獎,命名「金龍農場」,以前夫妻共同管理,前幾年老伴車禍受傷後,改由她管理,但農忙時兒孫們會輪流返鄉幫忙。

張海秋在臺北市最精華的信義區擔任里長,父母栽種的老欉文旦早就在臺北打出名號,每年中秋節前訂單就湧入,有廠商、有政治人物,訂購一、兩千斤,甚至三、四千斤的大有人在,因此靠著過去的口碑,以及他三兄弟在大臺北地區的人脈,就已供應不求。

金龍農場文旦每年採收4萬餘斤,到採收旺季,屋前屋後堆積如山,為方便裝箱運銷,屋前的三合院禾埕還得搭棚架,並雇群工人幫忙,有如在辦喜事,非常熱鬧。

日治時期僅受過6年公學校教育的張四妹,求知慾極強,晴耕雨讀,常作畫、習字,連春節堂聯都是自書自貼,以增添年節喜氣。去年老伴辭世,今年春節她停寫,但辭世對年後,她又貼上「全年順景家興旺,富貴平安福滿堂」的對聯,字跡質樸,愛家之心更溢於言表。

她鼓勵子孫出外闖天下,獨居也不覺孤單,仍種菜自炊,除有忠犬相伴,在三義木雕博物館上班的女兒張明慧每晚也來陪她。

93歲的張四妹老太太與她管理採收的老欉文旦。何來美攝
張四妹管理的金龍農場年產文旦4萬餘斤,採收時三合院禾埕搭棚堆滿文旦。何來美攝
張金火、張四妺種植半世紀的老欉文旦,多次獲優等獎,張金火於去年辭世。張四妹提供
張四妹的長子張海欽是臺北市信義區松友里里長,文旦採收時回鄉幫忙,與老母合影。何來美攝
張四妺位於西湖鄉龍洞村打鐵坑的三合院,住宅前後都是柚子園。何來美攝
柚子採收時,張宅屋內外都堆滿文旦柚。何來美攝
張四妹栽種的老欉文旦打包成箱準備出貨。何來美攝
張四妹養的兩隻忠犬小黑、酷老,跟她形影不離。何來美攝
張四妹在老伴辭世對年後,重寫門聯「全年順景家興旺」,愛家之心溢於言表。何來美攝
張四妹寫的「富貴平安福滿堂」,喜氣洋洋。何來美攝
關鍵字: 中秋中秋節何來美文旦苗栗西湖
捐助客傳會
上一篇

【錯誤】網傳菠菜根每天一杯治療糖尿病?勿輕信偏方傳言!專家詳解

下一篇

印度爆發高致死率「立百病毒」感染 疑經蝙蝠傳播7座村落立即隔離

您可能也感興趣的新聞:

台鐵工會與交通部達成共識 暫緩「中秋不加班」行動
新聞學客語

台鐵工會與交通部達成共識 暫緩「中秋不加班」行動

2023 年 9 月 20 日
中秋將至嚴防非洲豬瘟 防檢署:勿違規輸入,首次違規將罰20萬元
要聞

中秋將至嚴防非洲豬瘟 防檢署:勿違規輸入,首次違規將罰20萬元

2023 年 9 月 18 日
電影《花若盛開》獅潭封街首映 記錄一代人的時代記憶
客庄

電影《花若盛開》獅潭封街首映 記錄一代人的時代記憶

2023 年 9 月 15 日
下一篇
印度爆發高致死率「立百病毒」感染 疑經蝙蝠傳播7座村落立即隔離

印度爆發高致死率「立百病毒」感染 疑經蝙蝠傳播7座村落立即隔離

駐捷克代表處文化組揭牌 以文化遞出代表臺灣的名片

駐捷克代表處文化組揭牌 以文化遞出代表臺灣的名片

#不要怕說出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dyon6cswUo
捐助客傳會 捐助客傳會 捐助客傳會

☑ 訂閱並追蹤我們的臉書

加入客新聞好友 加入客新聞好友 加入客新聞好友

♨ 熱門新聞

  • 何來美專欄/傅銀樵見證《臺灣文藝》滄桑史

    何來美專欄/傅銀樵見證《臺灣文藝》滄桑史

    23 分享數
    分享 9 Tweet 6
  • 重現東勢大茅埔古老「取水祭典」 世客博250罐平安水打造絕美水牆

    28 分享數
    分享 11 Tweet 7
  • 慟!蜜月前出勤竟成永別 殉職消防員母泣:無法接受!

    14 分享數
    分享 6 Tweet 4
  • 屏東勇消陳柏翰殉職!前同事不捨po文:他是同事的開心果

    12 分享數
    分享 5 Tweet 3
  • 世界客家研究大會今登場 美國、牙買加等9國學者齊聚對話「客家的在地、全球與多樣」

    11 分享數
    分享 4 Tweet 3
  • 【查證】網傳國家歌劇院罵髒話的音樂會表演影片?相關脈絡與事件查證

    45 分享數
    分享 18 Tweet 11
  • 屏東工廠大爆炸 4 消防員殉職  6人受困、逾百傷

    9 分享數
    分享 4 Tweet 2
  • 搭車不用等!世客博GPS即時動態乘車資訊 接駁車載你輕鬆往返 

    188 分享數
    分享 75 Tweet 47
  • 「世界客家博覽會」今盛大開幕 接駁車接送假日每10分鐘一班

    310 分享數
    分享 124 Tweet 78
  • 湖口新秘境「茶香步道」開放 漫遊茶園「尋堡趣」

    66 分享數
    分享 26 Tweet 17
1786平民戰士 1786平民戰士 1786平民戰士

新聞學客語

大埔腔重鎮推客華雙語教育 臺中東勢區國小校長一同參與
新聞學客語

大埔腔重鎮推客華雙語教育 臺中東勢區國小校長一同參與

2023 年 9 月 22 日
雲林國際偶戲節24日登場 國外表演團隊共襄盛舉
新聞學客語

雲林國際偶戲節24日登場 國外表演團隊共襄盛舉

2023 年 9 月 22 日
民眾尋求心理諮詢 專業團體籲認明證照
新聞學客語

民眾尋求心理諮詢 專業團體籲認明證照

2023 年 9 月 22 日
圖源:中央社
新聞學客語

壽山動物園估10月迎第100萬名遊客 贈機票好禮

2023 年 9 月 22 日
教育部部長潘文忠:不會提前放暑假
新聞學客語

遭指未落實偏鄉專聘教師 教育部:以正式教職優先

2023 年 9 月 22 日
軍事迷小遺憾!最新國產「增程型雄三飛彈」 事涉機密缺席國防展
新聞學客語

軍事迷小遺憾!最新國產「增程型雄三飛彈」 事涉機密缺席國防展

2023 年 9 月 22 日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
關於我們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
講客廣播電臺
客新聞
我們的團隊
旗下媒體與產品
講客廣播電臺
客新聞
​國立客家兒童合唱團
靛花
客聲獎
講客進鄉團
聯絡我們
地址:320 桃園市中壢區青峰路一段49號10樓
電話:0800-011369
信箱:pr@hpcf.tw
贊助我們
贊助頁面
訂閱及下載
Copyright © 2022-2023 客新聞 HakkaNews - 屬於 財團法人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結果
看所有最近的文章
  • 客新聞O
  • 1786平民戰士
  • 熱門
  • 即時
  • 焦點
  • 要聞
  • 生活
  • 客童話
  • 話題
  • 客庄
  • 專題
  • 藝所
  • 美食
  • 一等慶
  • 客影
  • 客人誌
  • 客傳會
  • 隱私權政策
  • 服務條款
  • 關於客新聞 | HakkaNews

Copyright © 2022 客新聞 HakkaNews - 屬於 財團法人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All rights reserved.